第五十二章 好壞沒有界限
作者:素衫清韻      更新:2022-02-15 23:38      字數:3102
  第二天吃過中午飯,學生還沒去上學,周成發就去了大隊。

  除了他,臨江大隊下麵的生產隊隊長陸陸續續都到了。

  等人都到齊了,高明遠坐在會議室才問他們:“都跟隊上的社員通知到了吧?”

  “都通知了,但是沒有哪家能積極響應的,都挺排斥。排斥也沒有辦法,人來了我們就得接收。對於我們來說,他們是來幫助我們搞生產得,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來咱們這接受勞動洗禮進行思想改造再教育的。這是任務,必須得完成。”

  周成發沒吭聲,他覺得這個任務挺難,他寧願多開幾畝荒地也不想搞這個。

  高明遠道:“人來了肯定得先安置下來。至於後麵,到時候你們再開會調節,實在不行就趁著這陣子不算忙給搞兩間房子起來,哪個隊上都不缺木頭,田裏麵得稻穀草今年曬得也不錯,剛好能用上。團結起來力量大,一個隊的人修兩間房安置幾個人應該還是沒啥問題的吧?就是給這些人弄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又不是修啥高樓大廈。”

  他最近太忙,之前也沒想過這個,還是昨天晚上歇下之後他媳婦這麽說的。說是安排知青進社員家根本就不合適,時間長了問題多的很,巴拉巴拉的說了一大堆。

  高明遠知道她是啥意思,是在給自己表態,她不樂意,不接待。但是不否認她說的也是有道理的,城裏人跟他們那肯定是不一樣的。不是有那麽一句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地方集中安置那肯定是再合適不過了。

  他這話一說,倒是得到了在場一眾生產隊長的認可。

  “這到也是個辦法,但是這今天人都到了,也沒有早做準備,那到了之後還是得暫時安排到社員家裏去的,不能連最基本得吃住問題都不給人解決,大老遠得來我們這也是很不容易的。”

  “就是這麽說,城裏多好,咋想不開要到我們這山恰恰裏來。”

  “不是說了支援我們搞生產搞建設?”

  “哎呀!說是那麽說。我雖然不識幾個字我也曉得有句話叫幹啥的務啥。那文化人那就是拿筆杆子的,我們這些大老粗這手才是捏鋤把的。你叫我去捏筆杆子,那個輕巧,問題我也捏不住啊!你叫人家拿筆杆子的人來捏鋤把,他們能捏的住?”

  “簡直就是胡搞!”

  高明遠咳嗽兩聲:“可不能亂說。這是上麵的指示。到時候大家一起努力一起進步。你們教他們拿鋤頭,他們教你們拿筆,這不是挺好?你們這個思想覺悟可得提起來,不然回頭咋給社員做工作?”

  議論得差不多了,就動身往公社走。

  九江公社離臨江大隊不近,走路,他們這群男人也算是利索,那也得要差不多一個鍾頭才能行。

  等學生陸陸續續的來學校,大隊部的會議室已經關門了。

  下午還沒放學,大院子裏麵就熱鬧起來,烏泱泱的一群人圍在大隊部辦公室那裏。

  阿茶他們一群小崽子也不敢亂蹦了,老遠,怯生生的看著那一堆人。

  大部分都還很年輕,年級最小的十七,最大的二十二三。當然也有很特殊的,頭發花白,四五十歲的。這是極少數,跟那群滿眼好奇的年輕人不一樣,他們像鵪鶉一樣靠牆站著,像極了犯錯誤的小學生,動都不敢動。

  鬧哄哄的,各種夾帶著地方特色的普通話。

  李海生道:“他們就是城裏來的那些文化人啊?”

  “知識青年!”

  “知識青年不就是文化人?你看也不都是青年,還有年紀大的嘞,不叫文化人叫知識老年?”

  一群孩子嘰嘰咕咕,跟看什麽西洋景似的。那些城裏人長的真好看,收拾的真精神,身上穿的真好看,都是他們從來都沒見過的。

  上課鈴不合時宜的響起來,一群孩子飛快的往教室裏麵跑,進教室之前還在那遺憾的回頭看。

  等學生都進了教室,高明遠這才拿著名單出來,名單是公社給的,這一群人,C分不同還得不同對待,要怎麽個分下去這還不好整。

  所以就是老辦法,抓鬮。

  周成發的運氣說不上好,但是也說不上不好。反正他得帶回去八個,其中有五個都是男同誌,三個女同誌。

  這五個裏麵,有兩個情況比較特殊,要另外安置。給的指示就是要讓到最艱苦得地方好好的接受改造接受教育,好好反省,每個月還得做一次思想報告。

  他一路上都在想這個問題,他們隊上最艱苦最能磨礪人的地方?

  豬圈裏?這哪是磨礪別人,這簡直就是在磨礪他好不好?

  隊上這些事情自有大人操心,阿茶他們頂多就是看個熱鬧。

  到了放學的時候,一路走一路還在跟高青陽討論這個事情。

  阿茶頭天沒去開會,這些事情周漢青也不可能專門給她講。

  “這些人都是從哪裏來的啊?”

  “從很遠的地方。”

  “到我們這裏來幹什麽?”

  高青陽看著她,步子刻意放慢,綴在所有人後麵道:“到我們這裏來勞動改造!”

  他對城裏人沒什麽偏見,對知識份子更沒有,哪裏都有好人哪裏也都有壞人。知青有貪生怕死想著不勞而獲的,有心胸狹隘心狠手辣的,但是也有品德高尚樂於助人能跟社員打成一片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

  就他們隊上,也不缺那嘴臉醜陋心思肮髒的。

  人的善惡,跟出身,跟地域,跟文化沒有半毛錢關係。

  但是跟他自家人有關,跟阿茶有關,那他就不得不用一些手段了。

  阿茶頓住步子眨了眨眼睛:“勞動改 造?他們犯事啦?”

  當然不是,不過是因為現如今革命運動大熱,城裏那些中高等學校暫時關閉不再招收,大批的知識分子沒地方安置等各種問題才會有這樣的指示。

  備戰,備荒,為人民。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大有可為的。

  幹部,知識分子,城鎮居民到農村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參加社會主義建設。

  大批的熱血青年響應國家號召踴躍響應。當然,也有一部分情況特殊。

  久居城市,對農村一無所知的年輕人懷著一腔熱血紛紛帶著行囊,懷揣著這樣一張讓人熱血沸騰的“批準書”和對農村生活的向往離家到各個偏遠的地方去。

  等到了地方,現實給這些人當頭一棒。知道了農村的苦農村的難,有認命打算紮根在此腳踏實地好好幹的,也有想盡辦法折騰的。自己沒被改造成功,反而倒是把身上一身惡俗帶了過來,害人不淺。

  總之,別人怎樣高青陽管不了,他就是個普通人,力量有限,他能做的就是讓自家跟阿茶遠離這些人。

  “沒犯事,就是不上學了就得到咱們這來鍛煉一段時間。”他盡量說的簡單一些,讓阿茶能聽明白:“就跟我們四年級五年級每周要上的勞動課一樣,勞動也是要學習要鍛煉的。”

  阿茶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哦,明白了。那學完了他們就走了對吧?”

  “應該是。不過阿茶你要注意一點,不要跟他們走太近。都不熟,也不知道人好還是壞,一定要注意一些。”

  阿茶道:“我跟一個隊的都走不近,跟他們咋可能走近?放心好了,影響不到我。”說完問高青陽:“你上回說的要教我做陷阱的,咱們啥時候去?”

  高青陽道:“不是說了十以內的加減法都能口算出來了就去嗎?會算了嗎?”

  阿茶點頭:“會了!”

  “那我考考你啊!”

  兩個人邊走邊說話,越落越遠。

  等把背上的筐子裝滿去教了任務,高青陽到家,不可避免的看見家裏多出來的人,剛剛到來的宋成。

  宋成今年十九,帶著一副眼鏡,看著斯斯文文的,周身滿是文化人的斯文儒雅,但是高青陽清楚,這就是個未達目的不擇手段的。

  要不是人是他爹高明遠張口留下的,高青陽甚至懷疑他到家裏來搭夥都是提前謀劃好的。

  畢竟他們家在隊上比起好些貧農情況已經算是很不錯了。後來勾的他姐姐芳心暗許,成了高家的女婿,一躍成了所有來這邊的知青裏麵日子最好過的。有他爹娘在跟前看著,兩人感情倒是很不錯,先後幾年生了三個孩子。結果高考一恢複,哄著家裏人去參加考試回了城,一去就再沒了音訊。

  他姐姐一個人拖著三個孩子,在隊上受盡白眼,受盡生活的磋磨,就這麽苦了一生。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和他一起的還有個女知青,叫王燕,這倒是跟上輩子不一樣了。上輩子叫王燕的女知青和一個姓張的男知青一起住阿茶家裏的。

  高青陽看著門上兩個在幫著搓苞穀的人愣了愣,搜尋了一圈都沒見到他爹的身影。

  宋成和王燕想招呼他,卻不知道該咋開口。

  就這個時候,胡惠英從豬圈那邊過來了。那臉色,不要太明顯,一臉的不高興不歡迎不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