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作者:素衫清韻      更新:2022-02-15 23:38      字數:3201
  胡惠英嘶了一聲,也顧不得罵他了:“你看看你看,趕緊的,不行了你就到床上去捂一會兒去,身上捂暖和了再說。”

  “我餓了,吃了飯再說。”

  “不然你就去拿件厚衣裳穿上,這一場秋雨一場寒。入秋之後,太陽曬著不覺著,一下雨,說冷就冷了。你自己身體自己沒個數嗎?你都多大了?一天到晚叫人操不完的心。”

  “沒事,我現在不是好多了?”

  “好多了的很,你這個一到秋涼的時候就不能好,往年冬天是咋過的?忘了?”

  高明遠從屋裏出來道:“行了行了,吃飯了。有你在這抱怨他不如趕緊叫他去吃點熱乎的,肚子裏麵熱了身上不就熱了?他這麽大了,你天天叨叨,他都皮了,能聽的進去才怪了。”

  高青陽小聲嗶嗶:“可不就是。再說明天就不用去了好吧!”

  高明遠看了他一眼,高青陽伸手摸了摸鼻子轉身進了屋,找了一件厚衣裳裹上。

  確實有點冷,鼻子還有點堵,這個身體實在是讓他硬氣不起來。

  厚衣裳穿上,鞋子也換了,這才不哆嗦了。

  他這才出屋,胡惠英丟了一塊幹淨的布過來:“趕緊把頭上水擦一擦,擦了好吃飯,一天到晚的一點數都沒有。”

  高青陽接過來,隨意的揉了揉。

  中午飯,是加了南瓜,苕葉子,和鮮苞穀的粥。再剁上半碗青辣椒碎碎,加點鹽醃了,就是最好的下飯菜。

  辣椒帶著鮮香的辣,粥帶著鮮香的甜,在這個缺糧的季節真的是無法比擬的美味。

  熱氣騰騰的喝下肚,渾身一下子就暖和起來了。

  手上的飯還沒吃完,高青陽就看見他婆婆李秀蘭端著個碗去了他幺大高明成家裏。

  他愣了一下,悄悄的喊了高青紅一聲:“婆這是啥情況?吃個飯還要往幺大他們家跑。”

  李秀蘭兩個兒媳婦,性格都好強的很,頭一年因為殺年豬分肉的事情起了矛盾鬧的不愉快,到這會兒見了麵都不說話。老兩口子跟著老大家過,正常情況下都不會往隔壁去,起碼不會當著胡惠英的麵往高明成家裏去。

  今天這是哪一出,吃飯都坐不住,還得端碗竄個門。

  高青紅低聲道:“幺娘又懷上了,婆心熱的不行了,恨不得把兩隻眼睛都貼在人家肚子上。”

  上了年紀的人都喜歡娃兒,不管家裏有多窮有多難,總覺得娃兒越多越好。娃兒多了家裏才興旺,娃兒少了家裏人少了感覺就衰敗凋零了,就會被別人欺負。

  胡惠英生了高青陽之後,這麽些年都沒動靜,李秀蘭不是沒有意見,隻不過有高明遠壓著,有意見也不敢當著麵說。

  這會兒老二媳婦懷上了,她就再也不管了,不管老大媳婦還是老二媳婦,那生下來的都是她的孫子,她都稀罕著。

  她甚至是故意的讓胡惠英看著,女人還是要會生娃才行,能生娃的女人才金貴,那不能生娃兒的女人跟不能下蛋的母雞有啥區別?

  高青陽愣了一下:“前兩天不是說對門周正全他娘懷上了,幺娘咋也有了,這懷娃還紮堆呢?”

  他是記得他幺娘後來又生了兩個,但是大概時間他忘記了。兩個還都是男娃兒,一個長的怪好,但是還有一個不會說話,這是他僅有的記憶。

  至於他們家,就他跟高青紅姐弟倆。後來他娘又懷了一個但是都三十多快四十的人了,廢了半條命生下來卻是個死的。

  那會兒他已經不在家裏了,還是後來為數不多的一次探親才知道的,要不是他幺娘這陣懷上了,他根本就沒記起來這一茬。

  高青紅道:“幺娘家這已經是第四個了,我們家就我們兩個,婆婆跟爺爺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你看嘛,一天都要往隔壁去好幾趟。這才剛剛開始呢,娘還能壓得住,這後麵時間還長著嘞。”

  有時候不吵不鬧比吵吵鬧鬧更膈應人。胡惠英不想生嗎?她也想多生幾個,但是懷不上她有啥辦法?

  她今年也是三十來歲的人了,整日的操勞,哪怕她跟自家男人感情還不錯,那檔子事情也沒少幹,但是沒動靜她有啥辦法。

  她又不是不會生,要是不會生,高青紅姐弟倆從哪來的?

  高青陽今年都十三了,十三年了,她早就已經把這個事情看淡了。但是這會兒看著家裏老兩口那樣子還是無端的來氣。端著碗坐在灶房門口頭都沒抬,看都懶得往那邊看一眼。

  她是隻生了兩個,但是兩個娃兒隻要懂事,處的好,以後日子能過好,在她看來比啥都強。啥東西也得講究個質量,光看數量起個啥作用。是嫌家裏大,還是嫌門口寬,怕地方占布不嚴實?

  高青陽悄悄的看了她一眼,收回目光跟高青紅繼續在那嘀咕:“沒事,這過日子又不是看娃兒的多少,那有的娃兒子生的再多,以後老了該受罪還得受罪,日子越過還越過不起來。”

  高青紅點頭:“就是。”

  說完,看著遠處霧蒙蒙的雨幕歎了口氣:“娘要現在也懷上了就好了,不管是弟弟還是妹妹,我都還能給帶著。”

  她都十六了,有好些人上門給她介紹婆家了,她自己也清楚,最多在家裏也就隻能呆個兩三年。

  現在要是有個弟弟妹妹她還能幫著帶,回頭她要是出門了,就沒法給幫忙了。

  但是這種事情要看緣分的,不是說想想就能有的。

  吃完飯,雨還是沒能停,但是也不可能一直在家裏呆著,大人孩子都得去庫那邊剝苞穀。不趕緊把活幹出來,這天一晴就又得去地裏收秋苞穀了。

  阿茶也跟著過去了。

  棚子下邊都是人,三三兩兩得隨意坐著,邊忙活邊閑諞,熱鬧得不得了。

  周成發跟高明遠他們幾個幹部坐在一起,手上忙著,嘴裏也不閑著,再說翻房子的事情。

  “今年忙得差不多了倉庫這邊是不是要把房上的草換一換了?”

  “看情況,天要是好的話這個稻穀草一點都不能浪費了,全部都得背回來。倉庫這邊這棚子上麵的草都得換一遍,我們這隊上也沒有會燒瓦的瓦匠,隻能搭草棚子,這草啊,早該換了。”

  “那就看老天爺了,希望這場雨下了,好好的停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是真的不需要雨,這後麵收稻穀的時候要是再這麽下,別說稻穀草了,稻穀都是個問題。”那東西可不比苞穀,收回來隻要剝出來,斤頭算出來就能分下去,社員弄回去自己晾曬。剩下的先掛倉庫裏麵慢慢的風幹。

  稻穀不行,臨江這邊是丘陵地帶,尤其是 冷水溝這邊田少的可憐,也就是沿著各個河溝兩邊有一點田,除了公購糧,剩下的分到社員手裏沒有多少。

  所以這個都得在這邊晾曬。

  沒有好天氣,穀子上麵那個火焰包年年都多的不行了,出來的穀子都是黑黢黢的簡直沒法看。

  隊上的出納胡文生問:“今年這個口糧要咋個給弄?”

  周成發道:“先看看再說,要是雨一直不停,那就把早苞穀大概先約個斤頭分下去,各家弄回各家的,自己想咋整都行,倉庫這邊是真的倒不開。”

  “要是下兩天就停了,那就暫時不動,天一晴就去掰秋苞穀,弄回來剝完了斤頭弄出來了,儲備糧和公購糧扣完之後再算算咋分吧!”

  高明成道:“秋苞穀感覺還有點早。”

  “都這陣了,早也就是早那麽三兩天,該收漿的其實都收漿了。再說你看著天,霧氣重的很,暫時這一兩天我估計都難晴起來。晴起來要再曬上一個半個太陽,就差不多了。時間也到了,趁著天氣好得趕緊整,糧食弄回來曬幹了進倉才叫收了,不然都是白搭。”

  這邊男人說著地裏得事情,那邊高雪琴跟胡惠英她們一些婦女就在那說家裏的事情。

  說了大人說娃兒,雞毛蒜皮的事情特別多。

  最後不可避免的就說到了口糧的事情上來。

  “今年不曉得啥時候秋糧才能分下來,感覺都快熬不下去了,褲腰帶勒的再緊也紮不住腸子,該餓還是會餓。”

  “就看老天爺爭氣不爭氣了,這場雨下了趕緊停,出上幾個大太陽把秋苞穀收回來,曬上幾個太陽,晾點水氣趕緊分下來。屋裏的糧早就見底了,都是靠著自留地裏麵那點南瓜還有熱天挖的那點洋芋撐著。那些東西吃完了,冬天又咋整?反正一年到頭都在種都在收,一年到頭都沒吃過一頓飽飯,也不知道哪輩子才能叫人敞開肚子的吃一回。”

  說完之後,高雪琴問胡惠英:“咋沒看見你們老二媳婦?”

  胡惠英往李秀蘭那邊看了一眼,嗤了一聲:“懷上了,在屋裏呢!青陽他婆說雨太大了,路又不好走,滑一跤可不得了,沒讓過來。”自己帶著高青峰他們兄妹三個來了,連坐都是坐一起的。

  陳春芳在邊上耳朵尖的倒是聽見了,冷笑了兩聲:“倒是看不出來你們老二媳婦怪精貴,這都生了三個第四個了吧,還跟懷頭胎的小媳婦似的出門怕絆跤。這人走路誰也不能保證就不滑倒,總不能一直臥床地都不沾吧?”

  胡惠英看了她一眼:“那有啥辦法,人家命好,遇到好男人老人婆了,羨慕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