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中看不中用
作者:素衫清韻      更新:2022-02-15 23:38      字數:3239
  到了八月初,等了許久的雨終於下了下來。

  來勢洶洶的,打在屋頂上劈裏啪啦的,很快就就在屋頂匯成了一股,嘩嘩嘩的淌了下來。

  阿茶歡喜的不行了,弄個小板凳放在簷坎上,坐在上麵,兩隻腳伸出去接房簷水,水把她的腳丫子和腿衝的幹幹淨淨的,腳板泡的都發脹了她還在那裏玩。

  下雨天沒法出門,周漢青就坐在堂屋門墩上納鞋底子。

  他這麽大歲數了,一個大男人做這些活卻毫無違和感。他媳婦去的早,兒子是他自己養大的,如今兒子去了,孫女還得他養。

  針線活什麽的,他做的不比那些婦女差,就是眼神不太好了,時不時的就得喊阿茶給他穿針。

  夏天能穿草鞋,秋天也能湊合,但是到了十月份草鞋就再穿不了了。

  納鞋底子是個費工夫的活,一雙鞋要好長時間,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好的,所以得閑就得做起來。

  這鞋是給阿茶做的,她腳就那麽一點大,做起來還是快的。

  周漢青手上有勁,錐鞋底子倒是麻溜的很。

  鞋底子他弄的不厚,下麵不知道從哪弄的一塊皮子跟布底子上在一起,然後再加鞋麵。

  阿茶那丫頭他是知道的,哪都能竄去。布鞋底子最怕的就是濕的地方,路麵稍微潮一點鞋子就是潮的,濕了之後多久都幹不了,腳在裏麵天天泡著就沒有一個暖和的時候。加一層皮子耐磨不說,還耐潮。

  阿茶在門口折騰夠了,身上也濕的差不多了,湊過去蹲在他邊上看了看:“爺爺,我的鞋還能穿。”

  她有雙布鞋,還是頭年做的,做的時候就稍微做大了點,平時她也舍不得穿,今年穿著還很合適。

  周漢青:“你那個是棉鞋,留冬天冷了穿,這個單鞋給你開學的時候上學了穿。去學校上學就不能打光腳了,叫人笑話。”

  說著,看了看阿茶身上亂糟糟的衣服和亂糟糟的頭發,歎了一口氣。

  缺的東西還有點多,最起碼的,還得一對頭繩。

  衣裳也沒有一件好的,天暖和的時候還好,不講究,隻要能遮住肉就行,天冷就不行了。

  棉花票和布票他都還有,但是不多,他琢磨著今年冬天要不要給阿茶重新做棉衣棉褲,他攢著棉花原本打算重新去打一床被子的。

  阿茶今年都八歲了,越來越大了,再跟他住就不合適,被子打好了就給分出去,她爹那屋一直空著呢!

  天旱久了,雨一下起來就收不住,劈裏啪啦的下了兩天都還沒晴利索,停倒是停了一會兒,但是山上雲吞霧繞的看起來怕是晴不起來。

  雨點子一停,阿茶就不願意在家裏呆了,拿著籃子就往外跑。周漢青在後麵喊她:“你上哪?可不能去下麵河裏,漲水了,衝跑了就麻煩了。”

  阿茶應了一聲:“我不去河裏!”她上山。

  這會兒雨剛停,露水大的要命,出門走不了多遠渾身就能濕透,但是她渾然不覺。

  一個月沒下雨,前段時間撿菌子都不好撿,幾乎沒啥收獲。這連續下了兩天,樹林裏麵肯定能撿上一茬了,不跑快些就成了別人的了。這會兒家裏已經沒糧了,不跑快些就得餓肚子。

  日子太難了,阿茶就算年紀小不懂事也是知道飽餓的,為了盡可能的不餓肚子,但凡是能吃的她都不會放過。

  正如她想的那樣,兩天的大雨,樹林裏麵一下子就煥發了生機,菌子隨處可見。

  帶出去的籃子還沒走多遠就滿了,她提著下山倒家門口的筐子裏又跑個第二趟,這一回就不是她一個人了,周正全他們都上了山,就連隊上那些沒事幹的婦女也上山了。

  等山上刨的差不多阿茶就不去了,趁著沮水河裏麵的水褪下去去河邊撿小魚。

  這回高青陽也在,不知道他從哪弄的魚鉤,弄了根細長的竹竿,幫著尼龍線,拿了一小盒子蚯蚓,提著個桶坐在洄水灣那邊。

  早上,才剛剛亮沒一會兒,阿茶來的已經夠早的了,過來就看見他了,他邊上的搪瓷盆裏麵已經有一條一指來長的白條了。

  阿茶湊過去跟他打招呼:“高青陽,你好早哦!”

  高青陽轉臉看著她:“你也早啊!”

  阿茶嘿嘿笑,提著籃子揮了揮小爪子:“我去忙了!”

  說完,蹦蹦跳跳的就跑了。

  高青陽看著她笑了笑收回了目光,剛好魚鉤被什麽咬住了,手裏的魚竿輕輕往下沉了一下,他收斂了心神把目光投進了麵前還有些渾濁的河水裏麵。

  沒一會兒功夫,河邊上的小孩子就多了,冷水溝生產隊的,柳樹灣生產隊的,李家坎生產隊都在這邊,阿茶都知道水退了會有魚別人自然也知道,三個生產隊的小孩子,可想而知有多熱鬧。

  漲水的的時候河邊上能有多少魚,不過就是湊熱鬧。阿茶也沒想到能撿多少,隻是仗著來的早撿到了幾條白條和鯽魚,她的目的是石頭下麵的螃蟹,這東西一身的殼,但是肚子裏麵和打鉗子裏麵多少有點肉,回去熬湯之後煮野菜很香,沒有油水的時候這個湯真的是再好不過了。

  她是不挑的,等太陽往上升了一截,河邊上的人散的差不多的時候她的籃子裏已經有了好些東西,爬來爬去試著越獄的螃蟹,安安靜靜的死魚,螺絲,貝殼。

  高青陽收了魚竿,他暫時還不能在烈日下曝曬,到這會兒已經是極限。

  不過他收獲倒是不小,搪瓷盆裏麵已經有大大小小十來條魚了。

  洄水灣裏麵的魚不少,沒人想起來釣魚。一天到晚的幹不完的活,餓著肚子誰能有這個閑情逸致。

  像阿茶那種沒事就在河壩裏麵竄的小孩子也很少來大河壩,來了也不敢往深潭跟前湊。

  阿茶提著籃子往他跟前跑,看著他盆子裏麵的戰利品哇了一聲,眼睛瞪的圓溜溜的,嘴巴張了半天:“你好厲害,釣了這麽多魚。”

  十來條,有大有小,最大的有筷子那麽長的鰱魚。

  高青陽把最大的兩條撈出來丟到她籃子裏。

  阿茶嚇了一跳,忙不迭的伸手去抓,想要還給他:“高青陽,你釣的魚給我幹啥?”

  “我們不是朋友嗎?上次你送了我小兔子,今天我送你兩條魚。”

  阿茶愣了一下:“這樣嗎?”

  “對啊,就是這樣。朋友要有來有往。你送了我東西我接受了,那我送你東西你也可以接受。”

  “那,謝謝啦!”

  高青陽爽朗的笑出聲:“不用客氣!”

  阿茶接了魚,目光落在他手上的魚竿上麵:“這是什麽線啊?”

  “尼龍線。”

  “你怎麽釣魚的啊?怎麽會掉上來這麽多呢?”還都是大魚。

  高青陽收了魚線看了她一眼:“想不想學?想學改天教你。”

  阿茶眼睛一亮:“真的啊,學學學,我要學。”

  “行,學,今天太陽大了,改天我們再來。”

  兩個人說說笑笑的一起往回走,邊走阿茶邊問他:“你身體好了沒有啊?”

  “快好了!”他每天在鍛煉,現在打拳已經沒那麽累了。

  “那等你完全好了我們就又可以一起上山了。等入秋了山上好多好多吃的東西。”

  “好!”

  到下麵地頭,兩個人就分開了,阿茶要閑熱,要玩水,所以要順著河溝往上走,高青陽順著田坎拿著竹竿端著盆子回去。

  這會兒不忙了,高青紅接的有割草的活,早上早早的出門去了這會兒還沒回來。胡惠英也上了山,能吃的東西盡量往家裏劃拉。

  家裏就老太太李秀蘭在家裏。

  看著他回來喊了他一聲:“哎呀,咋捱到這會兒,回頭腦殼又要疼了。”

  高青陽把盆子放到簷坎上,到陰涼地來道:“不會,這幾天已經好多了。”

  李秀蘭看了一眼他的盆子:“哎呀,這麽厲害,這都是你釣的?剖了有一碗了,能燒幾碗湯了。”

  高青陽笑道:“等下就去剖,中午我們喝魚湯。”

  老太太樂嗬嗬的:“行,中午我們喝魚湯。”

  高明遠兄弟兩個,他是老大,李秀蘭老兩口子都跟他過。

  老二高明成,跟他們挨在一起的,雖不如他出息,卻也是個識字會算賬的,是生產隊的會計,有一個兒子兩個閨女。

  大的那個叫高青峰,跟高青陽同歲,今年十二。最小的高青青才七歲。

  老太太孫子孫女五個,最喜歡的就是高青陽。

  高青陽從小身體不好,大多數都是老太太照顧,加上他乖巧,聰明,學習好,就越發的招人喜歡,反正他幹啥老太太都覺得好,完美無缺挑不出半點錯。

  高青峰這會兒剛剛交了豬草回來,就聽見老太太在那誇高青陽,不服氣的冷哼了一聲,中氣十足的大喊一聲:“婆婆,我回來了!”

  李秀蘭轉臉道:“回來了呀!今天早上割了幾趟?”

  高青峰道:“兩趟。”回答的時候別提有多自豪了。別小看這兩趟,一筐子草一個工分,早上兩趟就是兩個工分,下午至少還能來一趟,一天三個工分,那這一個月就是九十個工分。按著正常的工分價格,他這一個月就有塊把錢了。

  高青陽能幹啥?就是一中看不中用的豆渣,一戳就散架,他都不知道他婆婆一天到晚的稀罕個啥?

  學習好了不起?學習再好也得吃飯,真的是。

  本故事純屬虛構,以感情線為主,請大家不要自行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