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少年趙子龍!(第二更!)
作者:金印紫綬      更新:2022-01-05 15:57      字數:2186
  當朝廷士兵殺入廣宗城的時候,將近數十萬多的黃巾難民四散而逃。

  不少黃巾將校都夾雜在亂民中逃出城去,其中就包括張寶、裴元紹等人。

  但是,索仇部下依舊是四處搜尋,足足斬殺數萬人,俘虜的黃巾賊更是多達十萬之眾!

  索仇則是親自巡視過,黃巾軍素來有拖家帶口的習慣,這其中基本上都是婦孺。

  可是麵對這麽多的難民,索仇不由得犯了難,按照朝廷的命令,這些人可都是死罪。

  再三考量之後,隻得先將這些人看押起來。

  當天下午,徐晃等人卻是在一處偏僻的民房中發現了張角。

  等到索仇急匆匆地趕到,張角早已經舊疾發作,躺在病榻上毫無生氣。

  任憑他是如何的蠱惑世人,到頭來卻連自己都救不了,踏進鬼門關,又與常人有何區別。

  是夜,負責撰寫戰報的文吏奮筆疾書,先是將戰爭經過添油加醋的描繪一番,接著又是對上將軍一頓猛誇。

  上百人的隊伍護送著張角、張梁二人的屍體,一路直奔洛陽。

  隨著張角的病逝,整個天下的起義局勢便會急轉直下,剩下的小打小鬧,根本不能能扛得住朝廷的鎮壓。

  廣宗縣衙之內。

  索仇一身戎裝端坐在正上方,下麵左右兩邊依次排開,分別是偏將、都尉等人。

  按照軍隊裏的規矩,戰時軍中不得飲酒,但是上將軍開口,自然是皆大歡喜。

  而且今日打了如此勝仗,黃巾勢力潰不成軍,當然是可以盡情豪飲,不用顧及。

  一時間,大廳上觥籌交錯,熱鬧非凡。

  酒過三巡,索仇也是架不住眾人勸酒,頭暈眼花。

  雖然這種粗糧釀造的酒水度數較低,但是喝多了一樣管事,整個大廳內都是醉倒一片,也就他還能勉強起身。

  索仇見時間也差不多了,便慢悠悠地起了身。

  “公明,今夜麻煩你安排巡邏之事,城中但凡有軍士乘亂作奸犯科,不論是誰,按軍規處置!”

  為一一個沒有飲酒的徐晃,霍然起身道:“諾!”

  叮囑完事情後,索仇便在親衛的攙扶下,搖搖晃晃地回到了後宅的住處。

  雖說張角等人是農民起義軍,但是縣衙內卻幾乎幹淨的可怕,完全不似反賊住過的地方。

  而且路過長廊的時候,還能聞到陣陣花香,夜如水,月似鉤,酒不醉人自醉也!

  接下來的兩日時間,朝廷大軍便在廣宗附近修整。

  隨後朝廷傳來命令,索仇便繼續領兵北上清繳黃巾餘孽。

  期間,由於是路過冀州,所以索仇特意回憶了一下河北的猛將名士。

  最後讓徐晃親自去尋人,一份長長的名單上,排在最上方的便是常山趙雲,字子龍。

  剩下的則是高覽、張郃、顏良、文醜、審配、田豐···

  大軍開拔,北上冀州。

  ······

  七日之後,向來平安無事的常山王國,這一天卻是從南邊飛奔而來十八匹駿馬。

  隻見這十八騎皆是披甲戴掛,甚至連戰馬都裹在黑黝黝的盔甲下麵。

  一路上幾乎暢通無阻,所過之處,行人唯恐避讓不及。

  “律律律!”

  十八匹鐵騎齊齊停在府衙前麵,為首之人掀開麵罩,正是奔波多日的徐晃。

  雖然一路上風塵仆仆,但是徐晃卻沒有絲毫怨言,臨行前剛剛升為別部司馬,秩比千石,這一切都是上將軍所賜!

  進入府衙之後,徐晃當即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與來意,文吏一聽對方是北校禁軍,當然是誠惶誠恐。

  其實,小地方的府衙基本上都是當地的士族所掌管,雖然漢朝有舉孝廉選拔官員的製度,但是卻沒有絲毫作用。

  士族永遠是士族,哪怕大漢朝滅亡了,他們這些士族依舊能夠傳承下去。

  徐晃卻是直接拿出腰佩,開門節見山道:“吾乃是別部司馬徐公明,奉上將軍之命,前來尋一位當世豪傑,此人名為趙雲,字子龍!”

  寂靜無聲!

  在場的小吏與縣令皆是目瞪口呆!

  別部司馬!

  上將軍!!

  金印紫綬,掌管天下討賊兵馬,位列九卿之上的上將軍啊!

  這是什麽概念?

  漢朝自開創以來,從未設立過上將軍之職!

  在場的縣令、縣尉以及文吏等人,甚至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古人不遠行,窩在這小小的縣城裏,他們甚至不敢想象,上將軍是多大的官!

  漢朝無事時基本上不會設立將軍之職,如今黃巾叛亂,這才會設立上將軍之職,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不為過!

  十八名騎士見到這些人的表情後,頓時驕傲地挺起了胸膛,他們為自己是上將軍的部下而感到自豪!

  徐晃也是微微一笑,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讓人欲罷不能!

  “還請諸位大人速速引路,上將軍之軍令,不得有半點耽擱!”

  徐晃的聲音宛如鍾雷,頓時驚醒了錯愕的眾人,縣令更是連忙點頭。

  “趙雲乃是我們這裏出名的少年豪傑,鄉勇吏兵多跟隨其抵禦黃巾襲擾,功不可沒,下官這就帶大人前往!”

  縣令與縣尉等人點頭哈腰,生怕惹怒了這些從軍營來的大官們!

  一行人又是馬不停蹄趕往城外的軍營,隻見校場之上一名少年兒郎持槍屹立,身邊正圍著七八個鄉勇大漢。

  隻見少年郎長八尺,姿顏雄偉,麵無懼色,厲喝之下,一杆亮銀槍在其手上左挑右刺,舞得密不透風。

  不一會的功夫,這七八人皆是舉手投降。

  反觀那少年兀自傲然而立,遊刃有餘!

  此番場景,卻是看得徐晃讚歎不已,怪不得上將軍會特意叮囑自己前來尋找此人。

  “好好好!果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人中龍鳳啊!”

  這一嗓子,卻是引起了校場上眾人的注意。

  趙雲見縣令等人正朝著自己招手,喜悅之色溢於言表,不由得上前拱手道:“在下乃是常山趙子龍,不知這位將軍所謂何事?”

  徐晃朝著身邊的縣令點了點頭示意他替自己解釋。

  縣令立馬喜笑顏開道:“子龍啊,天大的喜事!恭喜恭喜!上將軍親自派人前來尋你,你要去軍中做大官了啊!我早就說過子龍不是池中之物,今日果然應驗,我真定又要出將軍了啊!”

  趙雲一聽此話也是震驚不已,上將軍,那該是多威風的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