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作者:青青吟      更新:2022-01-05 14:48      字數:3156
  霧鴻林場的另一位同事柴進從天津學習完成返回林場,一進辦公室,看見丁哲就喊:“丁哲,你一人在?”

  丁哲一抬頭看見柴進走了進來:“誒,你回來了,場長去局裏了,天津怎麽樣?”

  柴進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口,從行李裏拿出天津特產大麻花:“天津那是大呀,好漂亮,車水馬龍,是我們江陽完全無法比擬的。這是天津特產大麻花,嚐嚐。”柴進將大麻花遞給丁哲,“另外,還有那裏的狗不理包子,太好吃了。”

  丁哲把大麻花掰了一截,嚐了一下:“麻花好吃,謝謝!你這次學習了什麽新知識?”

  “這次學習啊,從涵養水源,到水土保持;從森林在環境汙染防治方麵的重要作用,到森林野生生物的保護,那是增長了不少見識。”

  丁哲笑著說:“你可以呀,學習了這一次,就一套一套的理論啦,改天等我們幾個都到齊了,你好好給我們上一下課,讓我們也學習一下。哈哈。”

  柴進拿出學習時候的筆記本,說:“這是我學習的筆記,你們拿去看看,下次有學習機會時,你也去學學,真的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丁哲接過筆記本,趕緊翻開看:“好嘞,謝謝!認真的學習一下,下次一定爭取去。”

  陳彪來到材料堆放處,看見搬運人員正在裝車,陳彪連忙走上去,打起拱手,說:“辛苦你們了!”

  搬運人員回應:“陳場長,不客氣。”

  這時司機閻思光走過來,說:“陳叔,上車吧,馬上就要裝好了。”

  閻思光,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子,1米7幾的個子,國字臉,不胖不瘦,是家中的老大,小麵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退休頂職的年輕人,他的父親原來也是霧鴻林場的老員工,家就住在霧鴻林場附近的聚居區,也算是大山裏長大的孩子了,所以和陳彪也比較熟悉。

  “誒,好的,我看著他們把材料裝完就上來。”陳彪說,閻思光轉身坐上了駕駛室。

  陳彪認真地看著搬運人員將材料一樣樣搬到車上,有時候他還搭把手,心裏是真高興啊,這次終於可以解決危房的問題了,唯一不足的是工錢方麵年初請人預估過,局裏給的400元工錢確實還是有一點缺口的。

  材料全部裝好完畢後,陳彪轉身往貨車前排座位上爬去。

  “裝好了,可以出發了。”地麵上的搬運人員對著閻思光喊道。

  閻思光回答道:“好嘞。”

  車子開動了,陳彪和閻思光向著霧鴻林場出發。

  陳彪和閻思光在車上交談起來。閻思光說:“陳叔,好久沒看到您了,您可是我們林業局的老人了。”

  “哈哈,是啊,我和你父親同事二十多年,現在又和你同事了,我可是看著你長大的。你小時候經常到林場來看你爸爸,我們還給你做木頭手槍、長槍、彈弓,你可喜歡啦,還嚷著要和我們比劃呢。”

  “是啊,現在想想,那時候玩得很開心、很快樂。我記得您還給我做了一個滑板車,那滑板車現在還在我家咧。”

  “是嘛?時間真是太快了,轉眼,我們的思光都成駕駛員啦,思光,你爸現在退休在家怎麽樣啦?”

  “按我爸的話說,退休了,在家渾身不自在。陳叔,您有時間的時候也去我家坐坐,我爸說想念著和您下棋呢。”

  陳彪笑著說:“是嘛?他想下棋?好啊,改天我一定去。他現在清閑了,還不自在啦?哈哈,這個老閻啊。”

  “是呀,他現在老說還是在林場上班的時候舒坦,那時候總有一股子幹勁,而且是使不完的勁。”

  陳彪的腦海裏浮現出當年艱苦建設的情景,欣慰的說:“是呀,我們那時候條件多艱苦,可沒有一個人說苦,髒活累活都爭幹,那革命的熱情,所向無敵,沒有困難可以難倒我們。”

  一路上,路過村莊,路過樹林,路過水渠,金燦燦的稻田隨風搖曳,陳彪和閻思光一路聊著,轉眼車子就開到了林場管理處的院子裏。陳彪下車,對著辦公室那邊喊去:“丁哲,快出來,材料運來了。”

  丁哲聽到喊聲,從辦公室裏跑出來,看到陳彪和閻思光正在拿下車廂擋板,丁哲趕緊朝貨車跑來說:“場長,您腰不好,我來。”

  柴進也跟著丁哲跑來:“場長,您回來了。”

  “誒,回來了。”場長回應著。

  他們四個人都來到貨車的車廂前,閻思光和柴進爬到車上,將木料,瓦片一樣一樣往車下遞,陳彪和丁哲在車下接著。

  陳彪對著丁哲說:“我們先把材料就近放著,等下再來清理。”

  丁哲回應著:“好。”

  不一會兒,閻思光在車廂裏喊著:“陳叔,全部下完了。”轉身,他和柴進跳下車來。

  陳彪答著:“好嘞。”

  很快,車上的材料全部搬了下來,林場管理處的前坪裏攤了一地的材料。

  閻思光拍了拍身上的飛塵說:“陳叔,貨卸完了,我就先回局裏了。”

  陳彪走到閻思光的麵前,說:“進屋喝點水再走吧。”

  閻思光一邊往車上走去,一邊說:“不了,陳叔,我這就走了,要趕回局裏去,還有一趟貨要運呢,下回來。”

  “好的,那就實在是太辛苦你啦!”陳彪揮手送走閻思光。

  陳彪送走閻思光,來到丁哲和柴進麵前,用手指著說:“我們把木材放在那裏,瓦片放到這邊,其他的材料放到庫房裏。”

  丁哲回道:“好嘞,場長,您腰不好,您就指揮,我們來搬。”

  陳彪說:“不礙事,我搬輕點的,好吧。”

  三人就一起抬著材料有序的放置,不一會兒,地上的建築材料就全部分類堆好了。

  看著堆放好的材料,他們心裏是高興的,拍著身上的塵土,走進辦公室。陳彪的心裏是一半高興,一半憂愁:“這次我們翻修宿舍,材料局裏給了,剛才我們也已經堆好了。工錢,局裏卻隻給我們400元,按照我們上次請人來做的預估算,工錢還差100元呢,怎麽辦喲?”

  柴進拿著杯子來到茶水桌,邊倒茶,邊說:“丁哲,你爸爸原來是泥木匠出生的,十裏八鄉,遠近聞名,是否可以請你爸爸給我們想一想辦法?把我們的這個資金缺口減少一點。”

  陳彪也在旁附和著:“是啊,丁哲,看看你爸爸是否有什麽辦法,辦我們解決一點困難,縮小缺口?”

  “場長,好的,現在柴進回來了,那我明天就回去問一下我爸爸,請他一定想辦法。”

  “要是這樣,就太好了。”陳彪臉上露出喜色。

  丁家灣鎮由丁塘村、上前村、下前村、萬廟村、茶苑村、薑家村,這六個村委會組成,江陽市附屬的一個小鎮。丁家灣鎮有一個主要集市聚集區,在丁塘村的老街上,丁塘村集市區有二百來戶人家。集市區裏有一家購買小型食品、香煙、日用品的雜貨鋪,一家麵條小吃鋪,一個理發店,大型趕集時都來這裏,可熱鬧了,所以人們都把這裏叫做鎮上,其他的地方仍叫村。

  丁家灣鎮除薑家村外,其餘的五個村都是由曆史上的丁村開枝散葉拓展而來的,所以丁姓在這裏是大姓,祖祖輩輩在這裏生活、勞作了幾百年。

  鎮上這時候也就一條街,人們習慣叫它老街,這是一條解放前修建的兩層樓木板房的小街,很像電影裏抗戰片的場景,小街很窄,兩邊房子台階下的路麵由麻石鋪成,隻比現在的一輛小汽車寬一點,木板房外部的顏色,以及麻石板的光滑可以看得出年代的久遠。這兩排房子,一排背靠著一條小河,一排背靠著各家的自留地,在自留地外麵就是一條連接各村的大路,大路的另一側就是廣闊的農田。背靠著自留地這一排房子的尾部,要比背靠小河的那一排房子長七戶人家,長出的那七戶人家前門對著河的那塊區域,是一塊大空地,便於趕集時有更多的場地。

  一大早,丁哲帶著一大包大山裏的特產幹竹筍搭上長途客運車,往丁塘村趕。丁哲有三個多月沒回家了,此時他還真有點想家了,想他媽做的飯菜。丁塘村離霧鴻林場大約七、八十公裏,路邊的樹一直往後跑著,很快兩個多小時過去了。

  “丁塘村到了,有到丁塘村的,請帶好行李下車了。”售票員喊著。

  車停在了丁家灣鎮鎮政府門口的車站牌處,打開車門,丁哲從車上下來,向著鎮政府裏麵望去,他在想,要是能在這裏直接看到父親丁單桂就好了。

  “丁哲哥,回來了。”丁如意從老街方向向鎮政府走來,看到丁哲,馬上打招呼。

  丁如意,就住在丁哲家的對麵,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長得蠻精神的,也有禮貌。

  丁哲轉頭,看見丁如意:“如意,放假了,去哪?”

  丁如意得意的望著丁哲說:“我們老師要我去學校幫一下忙呢。”

  丁如意走近了丁哲,丁哲摸了摸丁如意的頭說:“好,那你快去。”然後,丁哲朝自己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