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環東海(十一)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32      字數:2175
  若開並不是華夏帝國附庸國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若開王國的宗主國是近在咫尺的東籲王國,縣官不如現管啊!

  之後東籲王國被滅了,華夏帝國也沒有主動派使前來詔安,而這種成為它國附庸國的事情,又不是什麽光彩的事,若開王國哪裏願意主動請求歸附。

  這一拖,華夏帝國和其分封國附庸國又與之相安無事,久而久之就讓人潛意識的選擇性忘記這不光彩的事,甚至背地裏還聯係過當初還是海盜軍團大大王的傑夫,又與莫臥兒帝國孟加拉總督私下勾結,久而久之就更不願意好好的獨立國家不做而做附庸國了。

  倒不是歸附華夏本土皇朝不好,南洋諸國本就有歸附華夏中央帝國的傳統,主要還是不同於曆朝中原帝國。

  華夏帝國如今可不是當初的曆朝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中原帝國,隻要四周國家願意歸附,願意成全曆代中原帝國的萬國來朝,這朝貢之品基本意思意思一下,帶點土特產就成了。

  《華夏帝國附庸國條令》明確規劃了朝貢製度,且無比的完善,已經做到了根據附庸國國力的不同、各項資源的不同,規定不同的朝貢方式與貢品。

  之前曆朝曆代中原帝國的意思意思一下的貢品製度,已經一去不複返,附庸國在正常情況下光貢品就已經相當於國家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而很多時候附庸國因為內部腐敗或者外部敵人的原因,而處於不正常情況下,如此按正常每年十分之一的財政收入作為貢品,這些附庸國根本做不到。

  那麽割地、成規模的跟漢家兒郎和親、有息分期付款、給予華夏帝國某些行業的專營壟斷權、出讓礦脈、出讓各類資源開采權等等,將是附庸國作為不能足額上貢的其它補救之法。

  用後世的話就是說,這已經跟晚清的半殖民半封建狀態沒有多大的區別了,他們又不是少數殖民多數的異族,哪裏願意做什麽“量本國物力結華夏帝國歡心”的事來。

  所以這也是若開王國一直到現在還在掙紮求全,不願附屬華夏帝國的根本原因。

  想到這些,若開國王是氣結又不得不為本國而爭取一線生機:

  “漢斯!還請轉告你的大公,別忘了他是怎麽在恒河下遊立足的!

  沒有孤王!沒有若開王國,哪有你們越國!小心孤王將這些都抖出去!”

  當初相信“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這個表象的,就還有他若開國王,是他和莫臥兒孟加拉總督,一起將傑夫的海盜軍團迎接過來紮根,目的就是為了共同抵抗不斷擴張的華夏帝國。

  哪知道“一直與華夏帝國作對,一直是華夏帝國頭號大敵”的傑夫海盜軍團,竟然不顧相互間有著“共同敵人”,先是配合,後再轉抓住機會突然反咬一口,再向“死敵”華夏帝國請求歸附,重要的是華夏帝國竟然還同意了。

  要知道,當初就是華夏帝國集中兵力在南洋圍剿海盜,才給了順國空擋,讓順國肆虐了明國控製的江南,又讓西國、順國得以劫持百姓逃入緬甸,讓原本繁華人口稠密的江南十室九空。

  這可是動搖了華夏帝國根基的“大敵”,華夏帝國竟然就這麽簡簡單單就放過了?!?

  所以,以挑出傑夫海盜軍團的“吃裏扒外”作為威脅,說不準還真有揭華夏帝國傷疤,給華夏帝國一個出兵理由的意思。

  不過漢斯卻是無動於衷,臉上嘲諷的意味更濃。

  “華夏帝國陛下寬宏大量,哪裏會不相信這些不過是我們忍辱負重之舉,這個你不用操心!

  再說這若開分一半給華夏帝國,什麽事情不都解決了?還有什麽矛盾化解不了的呢?”

  “分一半!”

  若開國王已經開始臉色從憤怒的紅,轉向驚懼的白了,慘白慘白好似錫紙。

  不過回頭一看這慷慨赴死的一文一武一太監,還有五百將士,想著之前怎麽勸也不能勸退他們的種種,國王又繼續道:

  “你們就不怕莫臥兒帝國會趁虛攻入你們越國境內嗎?唇亡齒寒也好,難得報複的機會也罷!

  你越國十萬大軍入侵,越國本土還能剩下多少守軍?莫臥兒帝國大軍有上百萬,隨便調撥一兩萬,就可以趁虛橫掃越國全境。

  如此你越國必將國力大損!越國亡國也不遠了!

  越國不過是新興小國,還能不怕龐大的莫臥兒帝國嗎?”

  說到最後,若開國王已經是在嘶吼了,旁邊的三位大臣交換著眼神,還是一旁的文官跟他們翻譯之後,他們才露出了希望曙光的神色。

  能不死,還能成全忠君之名,誰又嫌命長呢?

  漢斯這下嘲諷的眼神沒有了,言語也停止了,好似真的怕莫臥兒帝國抄後路似的。

  而實際上,以莫臥兒帝國的尿性,還真不可能會放棄這趁虛而入的機會,不過漢斯真的怕了嗎?反正城上的守軍是這麽認為的,若開國王也是這樣傳播下去,因為這不多的守軍也需要希望。

  就在若開都城守軍重新燃起希望的時候,漢斯垂頭不語的時候,越國前軍陣列出現了新動靜。

  前軍正對城門樓的一處,列隊再前的將士開始往左右兩邊騰出位置,軍中代表越國大公的君主龍紋旗開始慢慢前進。

  “叮叮當當~”

  君主龍紋旗下的主人還沒現身,密集的鐵甲葉片摩擦聲已經傳到了城頭之上,相隔幾百步,竟然能聽到精準的鐵甲摩擦聲,可見鐵甲甲士何其之多。

  一直沒有現身的越國大公鄭傑夫,就是在層層鐵甲甲士的開道下,策馬而出。

  鄭傑夫一身華夏陸師元帥製式金甲,外套黃底繡蛟龍袍,因為是白人,雖說比不上漢人高大,但金甲蛟龍袍所代表的華夏崇高身份,還有那久居上位不怒而威的氣勢,已經隔著上千步傳染到了城頭之上。

  “嗬。”

  鄭傑夫出麵發出的第一個音符竟然是冷笑,手一揮,十萬大軍發起了全麵進攻。

  看著城頭上若開國王還有守軍們難以置信的表情,鄭傑夫走到一旁沉默的漢斯身邊,小聲的道:

  “我們要想在孟加拉紮根,那麽就需要莫臥兒軍隊再幫忙清洗一遍,畢竟莫臥兒軍隊的紀律性是值得嘲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