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環東海(五)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32      字數:2061
  如果說公交船的開通,拉近了環東海沿海地區的距離的話,那麽漢家兒郎龐大的人口基數還有漢家兒郎對於傳宗接代的執迷,就是環東海之大華夏帝國的根基。

  中美洲都司巴拿馬城,人聲鼎沸,車流與人流熙熙攘攘,路兩邊店鋪林立又有序,珠寶街、美食街、服裝街、兵器街、人力資源街、民團街等等,各類街道應有盡有,是歐美國家城市所不可項背的。

  嗯,如今的歐美,也隻有歐洲國家以及歐洲國家在美洲的殖民地,而其本身在時下就不能跟華夏相提並論。

  繁華的巴拿馬城,從港口到城中,房屋商鋪連成一片,在港口與城池的外圍還有著各大附屬鄉鎮村莊,猶如華夏本土的省城。

  附屬鄉鎮村莊的存在就是供應巴拿馬城的市場,因為巴拿馬港口是國際中轉大港,光市場所需要的瓜果蔬菜都是巨量的,如此巴拿馬城周邊土地幾乎沒有種水稻、麥子、玉米、紅薯、土豆等主食的。

  嗯,從明光武元年到華夏十六年,從西曆1645年到如今1668年,二十三年時間,已經代表著整整一代人的交替,加之美洲人已經多數認同並以華夏後裔自居。

  因此,番麥不再叫番麥,而是玉米,番薯不再叫番薯而是紅薯,洋芋不再是洋芋而是土豆,等等稱呼都發生了轉變。

  也就是說巴拿馬城周邊的土地不種主食,卻也沒有荒蕪,甚至說每一寸土都加以利用,農田所種之物全是各類蔬菜,一個個琉璃瓦大棚代表著巴拿馬城周邊的農民已經掌握了反季節作物的大棚種植。

  如此多的蔬菜供應巴拿馬市民的同時,也供應著市場需求極大的港口,供應停靠港口的、絡繹不絕的遠洋船隻。

  而主食自有更偏遠的城鎮農莊供應,連水果都是如此,各類肉食就更別說了,為了不影響市容,淩晨在城外屠宰場宰殺完畢的牲畜甚至一部分家禽,都是成車成車的往城中肉檔拉。

  每日裏通往巴拿馬城的官道上,成群的牛羊豬被驅趕著往城外屠宰場而去,因牲畜行走無序又容易生變故以防傷及他人亦或者阻礙交通。

  甚至有一條專門的輔路供這些牲畜趕往巴拿馬城外屠宰場,反正這牲畜行走的輔路不比大道,開辟也簡單,一條還算平整的道路遇河有橋即可,最多再鋪一層砂石,反正這路嘛,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走的牲畜多了也是同理。

  民以食為天,但巴拿馬的城民已經不止是停留在吃食了,它還是一個貿易中心,中美洲富藏的白銀主要匯聚地在此,隨之是世界上最龐大的銀器銀飾品作坊、工廠群也坐落在此,如此銀器、銀飾品乃至銀錠,是巴拿馬城的主要進出貿易拳頭產品之一。

  每月從巴拿馬城進出海港的銀器、銀飾品、銀錠價值都在上百萬華夏龍元。

  華夏龍元為華夏國旗古龍紋為正麵,又刻有“壹元”及鑄造日期及工匠名,背麵刻有傳統樣式的“華夏通寶”,又有花紋包邊,傳統天圓地方中空式,簡稱銀元又稱龍元。

  一枚銀元為七錢十厘,當白銀半兩,半兩即八錢,等於每枚銀元賺取六厘,再除去人工、鑄幣損耗,因為是批量生產所以也賺取五厘有餘。

  隨著華夏越來越強盛,地盤越來越大,經濟發展越來越快,每年鑄造的銀元就有不下千萬元,如此每年鑄幣就賺錢純利潤是近四十萬兩白銀。

  當然這是華夏方麵,巴拿馬城每月價值百萬銀元的銀器銀飾銀錠進出,給巴拿馬城也帶來了巨大的稅收,華夏的商稅可不比前明朝的三十稅一還收不到。

  華夏帝國的商稅分的極細,像利潤高的銀飾品,稅要加重一等,又屬於奢侈品行列,稅又要加重一等,雙重並下不下十稅一,且逃稅幾乎不可能,逃稅者的懲罰也是極重,逃稅百元判刑一到三年,逃稅千元判刑三到十年,逃稅萬元判刑十到三十年,逃稅十萬元判刑三十到一百年了。

  華夏帝國漢籍公民沒有死刑,軍人除外,當然除非是戰場上被直接軍法從事,不然軍人也很少判死刑。

  而人的壽命暫時還有限,所以,逃稅超過十萬元,就不是判一百年到三百年了,而是判三族人口均攤有期徒刑一百到三百年,這三族以內人口多的還好,三十人均攤三百年也就是一人十年,還有重出江湖的一天,要是三族加起來才兩個人或者一個,均攤三百年之後還超過了百年,那麽就要九族一起分擔了。

  哪怕是十萬元零一文錢,都是判一百年到三百年。

  且服刑之地都是荒蠻之地,如澳洲內陸深處、美洲中部與西方殖民地交界處、神洲北部冰原、神洲中部沙漠等等。

  而且有一點,並不是人死了刑徒就完全沒有了,六十歲之前人死了那麽個人刑徒隨之而去,六十歲以後人死了屬於正常生老病死,那麽剩下的刑徒將傳承給兒子,兒子是第一繼承人,之後是女兒,之後是三族以內的成員,之後是九族以內的成員,九族以內都沒有人活在世上,那麽不要緊,古人早發明了十族,十族以內都是刑徒的繼承人。

  這也是華夏帝國的主流法律流程。

  所以逃稅是不可能逃稅的,而光銀製品這一項就可以像膀臂一樣,撐起巴拿馬城的繁華了,可巴拿馬城並不是隻有銀製品這一隻獨臂。

  已經發展到美洲第一的軍工業,就坐落在巴拿馬,巴拿馬有著全美洲最龐大的軍工作坊、工廠群,每天大量火炮、火槍、甲胄乃至冷兵器,從巴拿馬的軍工作坊群、軍工廠群生產而出,再走陸路直道運自巴拿馬北部的科隆衛城,於科隆衛城碼頭裝船。

  科隆衛城與巴拿馬都司城相隔不過一百五裏,又有水泥鋪蓋的直道相通,成年人走路一天時間都夠了,更何況有馬車、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