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黃金航線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31      字數:2088
  “哼!”

  沈廷揚一聲冷哼之後什麽也沒說,說來從南明朱三太子繼承大位,建立光武朝以來,相比較崇禎朝,朝廷的稅收是更加收不上了,也沒有自耕農給它收稅了。

  賦稅擔當自耕農,要麽被各種攤派而破產,變賣了田產,要麽將好好的店產靠到了免稅的鄉紳名下,土地兼並到了頂點,並也是特權免稅階級內部的吞並了。

  明朝政策,除了田稅,其它稅收都低的可憐,就理論上最大的收稅處——商稅,實際上隻有三十稅一,而商人還不繳納,因為商號都掛在舉人、進士乃至秀才這些有功名之身的人名下,這些有功名之人就是不用交稅的特權階級。

  農業大國卻收不上田稅,商稅還收不上,曆朝曆代的官方壟斷產業如開礦,卻也成了地方的了,還不交稅,為了將開礦權收為國有,最終鬧得沸沸揚揚舉國抵製,最終皇帝敗下陣來。

  鹽也是士紳把控。

  如此南明朝廷根本就沒有收入,而開支卻不在少數,勳貴、滿朝文武、軍隊、皇家用度、地方用度等等。

  要不是鄭家一力承擔,南明朝廷早就因為無法化解的財政危機,而名存實亡了。

  為何無法化解,因為大部分忠臣和幾乎所有的奸臣,都是不會放棄自己免稅特權的,口頭上擁護朝廷,實際上給朝廷做官可以,但將自家的錢獻給朝廷,就是不可以的了。

  這也是朝廷明知道鄭家尾大不掉,卻一直沒有跟鄭家翻臉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更多的其它原因。

  奸臣不交稅,忠臣也不交稅,是南明的現狀,不過凡事有例外,沈廷揚就是例外。

  自崇禎朝開始,沈廷揚的沙船幫就一直免費給朝廷做事,甚至倒貼,最重要的是沈廷揚堅持如此,始終如一。

  鄭恩不願再供應朝廷的財政開銷,這是早晚的事,能保留餘麵,逐步減少供應,給南明朝廷,或者說把控朝廷的士紳們一個反應的時間,已經是很仁慈了。

  所以明事理的沈廷揚隻是用一聲冷哼回應,同時他肩膀上的擔子也重了,鄭家不再供應朝廷財政開銷,這擔子隻會落到他沈廷揚這樣不僅願意給朝廷出力、還願意給朝廷出錢的少數人身上。

  而就沈廷揚所知,願意給朝廷做官的很多,願意給朝廷出力的也不少,但願意又出錢又出力的,崇禎朝已經證明了——還真沒幾個。

  崇禎一朝,朱由檢不止一次請求百官捐獻,補充空虛的國庫,最終不過是一個個鬧劇、一個個笑話而已,每次收的錢加起來還沒有皇後變賣嫁妝首飾來的多。

  最終幾千萬兩真金白銀、價值幾萬萬的不動產,先是入李自成的順朝之手,又讓鄭恩截取了真金白銀,讓滿洲韃子截取了不動產,再最後連神京一起,全部落入了鄭恩之手。

  所以沈廷揚這即願出力又願出錢的極少部分,擔子很重。

  沈廷揚再看鄭恩,隻覺無盡的膈應,不願再多留一刻,就要告辭離去,鄭恩卻道:

  “老泰山,別著急,如果隻是這事,我也不會讓您親自過來,朝廷財政我也不是完全不管,大明對華夏有再造之恩,要不是大明朝廷驅逐蒙古韃子,也不會再現漢家天下。

  或許你我還如蒙元一般,是四等南,並且連取名的資格都沒有,叫什麽二七、三九、一四什麽的。

  我給您支兩條路,兩條可以解決朝廷財政的路。”

  這下沈廷揚也不急著走了,耐人尋味的看著鄭恩。

  “第一條,就是如秦國公吳三桂、晉國公薑瓖一樣,與順天軍簽訂互通貿易協議,用人口換錢糧軍械乃至雇傭兵等一應物資。”

  剛說第一條,沈廷揚就又想告辭了,朝廷如果跟與順天軍狼狽為奸的軍閥一般,還有何顏麵。

  不過想著還有第二條,實在急需路子的沈廷揚又耐著性子聽了下去。

  “第二條就是下西洋!”

  一聽下西洋,沈廷揚就是眼前一亮,不過很快黯然下來,西洋的海路可不好走,當初領先世界的寶船技術,也已經失傳了。

  不過沈廷揚知道這點,他也知道鄭恩肯定更了解這點,果然:

  “如三寶太監一般下西洋,且超越三寶太監,可直達泰西。

  這是一條黃金航線,比您之前的北洋貿易,乃至鄭家的東洋貿易的利潤還大,當然也更危險。

  就看老泰山和朝廷百官願不願意如此去做了。

  至於如何走這條黃金航線,那就不用老泰山擔心了,從南京到泰西,這一路上都有順天軍的海外領地可以作為補給點,哪怕隻是老泰山麾下的福船、廣船,皆可借助這些補給點通行到泰西。

  當然,廣船更適合遠洋一些,順天軍也願出售西洋蓋倫船給朝廷,同時遠提供相應的操作蓋倫船的水手,且不收錢,提供人口來交換即可。

  這領航員也願雇傭給朝廷,一位領航員主用,兩位備用,一支船隊三位領航員即可,一年的傭金隻需要百戶漢家兒郎,每戶必須有一位男丁。

  同時順天軍正在開發美洲航線,介時也願與朝廷共享……”

  鄭恩的指路讓沈廷揚看到了方向,他麾下光沙船幫的老海狗就有萬餘,這些年因為有順天軍供給軍資,麾下人馬也擴張到了三萬,要不是朝廷信不過他這種與鄭恩是翁婿的存在,他早就死在多爾袞屠城揚州時的揚州了。

  曹友義、黃得功、劉肇基最終走向軍閥之路,也跟與鄭恩是翁婿關係有關,當然更多的還是武人根本融不進被文人把控的南明的圈子的關係。

  如今鄭恩提供西洋貿易之路,麾下有著三萬將士,介時再找還忠於朝廷或者想沽名釣譽的朝廷官員士紳拚拚湊湊,再有江南蘇杭的絲綢、景德鎮的瓷器,又有鄭恩的支持。

  下西洋說不準真能解決朝廷財政問題。

  想到這,沈廷揚下定決心,哪怕舍得一身剮敢,助朝廷度過這次財政危機。

  最後,鄭恩才看向一直處於看戲的十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