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大員島的巨網(五)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30      字數:2170
  先是島北衛城,後是淡水溪上遊的分叉口雙溪衛城,再是雙溪之一的南勢溪發源地福山衛城,先後都成為鄭恩這個統帥的駐地。

  而剛搬遷島福山衛城的第二個月,福山衛城才剛剛建好成一個合格的木牆衛城,統帥駐地又要搬遷了,這次是蘭陽溪中上遊的蘭陽溪穀。

  這新的統帥駐地就在蘭陽溪穀的南岸,南岸有著蘭陽無數年衝擊出來的平地,新的衛城,棲蘭衛城就坐落於此。

  還是以斷斷續續的木牆加拒馬銜接的衛城之中,鄭恩開始布置下一步作戰計劃。

  身前是最高統帥府的副軍師程源,還有一眾統帥府高級參軍以及一隊隊等待著傳達命令的傳令兵旗總,身後是大員島地形圖。

  鄭恩回頭看著福山城到棲蘭城之間,約莫五十裏的直線距離,相互間卻滿是崎嶇的大山,甚至懸崖峭壁,勉強連同的山路,也是七繞八繞,將雙方間的距離拉到了兩百裏的實際路程。

  如果堅持開山修路的話,倒是能將這兩百裏的路程縮短,可這需要架橋,還是狹長的鐵索橋,有些地方還要鑿山,在沒有烈性炸藥的時下,用黑火藥開山是很無力的。

  鄭恩沉吟了一會,開口道:

  “福山到棲蘭的道路可以稍微修繕一下,但卻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棲蘭連接外界的道路,就走現成的水路——蘭陽溪。”

  “是!”

  一個傳令兵旗總領命而去。

  “通知下去,在棲蘭城邊修建碼頭,以方便船隻停靠,同時傳令下遊入海口蘭陽溪衛,派遣船隻逆流而上,棲蘭衛需要常備船隻,已做應急之用!”

  “是!”

  又兩個傳令兵旗總領命而去。

  當鄭恩又下達了幾個命令之後,再開口問向副軍師程源以及一眾高級參軍們。

  “如今這棲蘭衛駐地雖是新搬,但其實已經是後方,第一線的將士都已經將巨網拉到南部直線五十裏開外了!

  那麽我們下一個駐地定在哪裏呢?”

  臨時看地圖自然是不行的,而早就想到這個問題,並想好了答案的程源起身一個作揖:

  “屬下願意在地圖上指出。”

  “請!”

  鄭恩做了一個請的姿勢,程源再回禮,再走到了地圖前,拿著地圖邊上靠著的指揮棍,指向南部將近直線相隔100裏的一個山穀。

  “這裏可做下一個駐地。”

  說著程源卻沒有停下來,又在更南部連連點過去:

  “這裏是下下個,這是下下下個,這是下下下下……”

  直到程源點到了西南部,荷蘭殖民地的邊界才停了下來。

  這點的第一處,鄭恩看了之後,想了想:

  “那麽這第一處邊上的大山可稱梨山,再將新城即為梨山衛,此地離棲蘭衛的直線距離就有將近100裏,不過這地區正好多山穀、溪流,兩者之間也相對方便修路,預計能將實際路程控製在200裏以內,兩者之間再建幾座所城寨子,梨山衛確實也不失一處好駐地。

  這第二處是一個盆地,已經是大員島的正中央,再設城將名喚南投衛。

  這第三處就是大員島最高峰玉山了,玉山之巔的所城可以繼續保持,但玉山西北山麓、濁水溪的南部支流發源地,將再建玉山衛。

  第四處為高屏溪的支流荖濃溪的中上遊,此地溝壟縱橫,可建深溝衛。

  深溝衛再出去就已經是荷蘭人占據的區域了,因此,深溝衛將是我們收網的地方。

  最後大家還有什麽補充的嗎?哪怕是非駐地相關的事也可提出。”

  鄭恩開口詢問,還真有人站起來說的,這人還正是鄭小六。

  “公子。”

  親昵的稱呼讓在場者無不羨慕,能直接稱呼鄭恩為公子的,如今隻有四位了,就是最初北京的那四位。

  “敢死三營遊擊將軍馬得功又一次的來信,請求調配更多的三眼銃裝備敢死三營。

  馬得功還說敢死營頂在最危險的中心山脈,而如今看來,這大山叢林之中,可以連續發射三發,還能當狼牙棒使的三眼銃最是實用,因此最好人手一杆三眼銃。

  他還說如果三眼銃不夠,可從沿海戰事不多的網區部隊借調。

  同時敢死一二營的鄭德牧將軍、皮特將軍,同樣請求三眼銃支援,連同其他叢林網區的將領,都在請調三眼銃。”

  “哈!”

  鄭恩一聲輕笑:

  “想不到這製作工藝最簡單、最原始的三眼銃在這叢林大山中反而是最受歡迎的!

  呂宋方麵怎麽沒有這項反應?”

  看這架勢,鄭恩在考驗鄭小六,其他人知不知道都不好再回答,其實很多人本身是不知道這方麵的問題的,不是這問題有多難,而是眼界問題。

  不過,鄭小六沒有猶豫,沒有過多的思考,直接回答道:

  “大員島與呂宋雖都是大山叢林,但又有差異,最明顯的是呂宋多暴雨,漫長的雨季幾乎每天都有暴雨,有時一連可以寫一個月,都是常事,暴雨天氣,原始的三眼銃是無法引火的。

  就算沒下暴雨,潮濕的氣候也不利於火繩、火藥的保存。

  大員島也下暴雨,卻比呂宋好的多,且氣候潮濕沒那麽嚴重。

  最起碼在大員島,很多時候三眼銃是可以使用的,而呂宋島大多數時候,無法使用三眼銃,甚至無法使用火繩槍,非得嚕密銃才能使用。”

  很多高級參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連帶著鄭恩都忍不住道:

  “彩!好彩!小六學業不錯,繼續努力,豹小叔,還有要王曉都帶領遠征軍去了泰西,說不準以後你也可以帶領遠征軍開啟英雄遠征之路。

  其他人也一樣,雖然參軍體係多不能領兵,但誰也不能保證當相關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沒有跨行的機會。

  古有諸葛亮掛帥,說不準諸位就是諸葛亮第二,至於害怕成為趙括、馬謖這等紙上談兵之流,也不用怕。

  趙括、馬謖留下紙上談兵之名,不是他們不夠優秀,相反,趙括的理論知識往往讓他的名將父親都歎服,而馬謖往往讓他師父諸葛亮驚歎才華了的。

  紙上談兵不過是實踐的缺乏!爾等如果有趙括、馬謖之紙上之才,那麽我就有方法將你們錘煉成趙奢、諸葛亮這類真正的名將。

  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