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二年八月初(457.458章在免費章節183章之後)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30      字數:2199
  這第一批的國子監生畢業考試,畢業率可以說高的出奇,六千餘考生,畢業率達到了53%,就是超過了三千七八百的考生通過了畢業考核。

  再算上被取消考試資格的兩千五百餘、占38%的鬧事者,也就是說,實際上真正在考試的考生是原來的62%,不到四千人,也就是說,不到四千人在真正的考試,卻有三千七八百順利通過考試完成畢業,換算起來,真正的淘汰率隻有5%。

  可想而知,通過畢業考試的幾率有多高!幾乎是不交白卷就能通過,而一旦從國子監畢業,等待他們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官職或者吏職了。

  這怎麽看,官吏之身都來的有些太簡單、幸福來的有些太突然了。

  不過實際上最難的不是這考試的內容,而是當時那麽多鬧事者在鬧事,而你依舊堅持原則,沒有站出來盲從的反對侯府製定的規矩,最後還選擇了順從,老老實實的作答。

  對於如今地方基層官吏緊缺的順天侯府來說,這個態度,這個順從,是最重要的。

  還有一點就是,考入國子監的門檻,可沒有這麽低,不然也不會衍生那麽多的專科大學院、附屬高級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國子監畢業生理論上,都是統一授從九品官職,或者沒達到官員分數線但達到了吏員分數線,或者本身就是報考的吏員,這些統一授吏員的最底級小吏,又稱副使。

  小吏副使不入品流,卻是編製之內,相當於後世的事務官、公務員之類的,再往上升是大吏倉大使,同樣不入流,再往上升是典吏,理論上到了吏員的頂點了,同樣不入流,而實際上典吏還能升到吏目,吏目卻是從九品的官了,因此也不能算吏員。

  升到吏目才從九品,和一畢業就授從九品的同僚,怎麽看都有巨大的區別,實際上呢,吏員是很少調動的,且可以在戶籍本地任職,一為吏員,遲早都會是當地豪強。

  而吏員之下,還有大量臨時工,如不入編製的衙役、衙差等,從九品的官,麾下就不一定有這些臨時工了。

  當然,順天侯府未來也會改革這種為了防止官員在一方做大,而弊端叢叢的流官製度,最起碼在標準官話全麵推行並落實之後,是這樣的,至於廢除流官製度。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二十一世紀都是如此,這十七世紀就能廢了?

  理論上,官員錄取榜的榜首與榜尾,都是授從九品,但還是列出了名次,這第一名正是鄭恩親自批閱的徐孚遠。

  同時徐孚遠的試卷也被公布了出來,算術試卷滿分以外,《論華夏大地》《論世界各國》《論伐清與殖民》三篇論文,也流傳了開來,其中就此成名的是《徐孚遠注:論華夏大地》

  內容大致是:

  四瀆∶黃河、濟水、淮河、長江。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

  五鎮∶東鎮沂山、西鎮吳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中鎮霍山。

  四瀆五嶽五鎮是為華夏九州,華夏九州生活著華夏民族。

  那麽是先有華夏九州,還是先有華夏民族呢?

  古有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東夷有九種,聖人門徒子罕曰:一玄菟、二樂浪、三高驪、四滿飾、五鳧更、六索家、七東屠、八倭人、九天鄙。

  《後漢書·東夷傳》雲: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除東夷之外,又有八狄、七戎、六蠻。

  華夏民族正是於九夷、八狄、七戎、六蠻環繞之中,何以成就華夏九州?豈不知九州大地多東夷、南蠻、西戎、北狄,者乎?

  學生不才,愚人之見,自認為是先有華夏民族,是華夏民族的血與汗,造就了華夏九州大地……

  ……

  之後,徐孚遠對於華夏民族的血與汗,換來的華夏九州,做出了詳細的解釋,書寫的是熱血沸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華夏九州不是上下的饋贈,而是華夏民族流血流汗,通過征服東夷、南蠻、西戎、北狄,而得來的。

  九州非天降,實為華人血汗也!

  徐孚遠文章的重點在於,突出了華夏民族的努力,突出了這份努力所包含的血與汗,而打破了常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打破了常規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等勸人向善、勸人做個好好先生的主流思想。

  不是勸人向善不好,也不是好好先生不好,而是別忘了做善人的前提,做好好先生的前提條件。

  如若周圍全是蠻橫無理、隻知道叢林法則的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那你要給這些正在刷鍋準備烹了你吃肉的野蠻人做善事嗎?

  比如,你要刷鍋烹飪我,我給你提議自己很愛幹淨,你可以直接清蒸,或者說,自己邋邋遢遢,你可以多洗幾遍,再多放些辣椒爆炒,掩蓋住身上的酸味。

  順便再幫忙劈劈柴火,堅持做大善人做好好先生的原則?!

  徐孚遠指出的就是,對於東夷、南蠻、西戎、北狄,我們是征服者,對於華夏民族內部,我們才是大善人、好好先生。

  而鄭恩就是看中了這些,才毅然決然的將馮澄世遞上來的狀元候選人,包括自己的堂兄弟、大小舅子在內,給淘汰掉,而選中了徐孚遠。

  徐孚遠並不知道自己會有高中“狀元”的一天,雖然沒有獲得高官,依舊是從九品之職,但是贏的了與侯爺共進晚餐的榮譽,同樣這個從九品的實職,是晚餐過後,侯爺再三斟酌,再任命的。

  而其他同畢業,授從九品官職者,就沒有如此待遇了,連實職都是根據考試內容的偏向而決定的。

  明光武二年八月初,西曆1646年,首批國子監畢業生,共1201位從九品官,3612位小吏副使,在經過一個月的集中崗前培訓之後,重走漢唐古風之一——腰間佩劍,開始走馬上任。

  “狀元”徐孚遠,則是換上了從九品官服,腰間佩戴寶劍,來到了軍師府,為第一副軍師馮澄世之貼身隨從官員。

  馮澄世,等同於順天侯府丞相也!丞相的貼身隨從官員同是從九品,但與從九品國子監典籍、從九品侯府長史司典儀所副儀正、從九品巡檢司副巡檢,能與之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