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萬禮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30      字數:2091
  萬禮,福建漳州府平和縣琯溪人,母早亡,幼年時被臨近的詔安縣二都官陂富商張子可收為養子,乳名張耍,又名張禮。

  張禮少年時熱心習武,喜歡打抱不平,得罪了不少富貴人家,因此被張子可趕出家門,開始了闖蕩江湖的生涯,江湖生活,讓張禮的武藝得到了實踐磨煉,還因此打出了一番名頭,麾下結交了不少狐朋狗友,如果一直如此的。

  還是張禮沒有改姓萬的他的故事,隻能說是一個平民惡霸、地痞頭目的故事。

  但張並不是甘於平凡的人,崇禎期間,吏治腐敗,鄉紳肆虐,災害頻仍,民不聊生,不少地方燃起流民造反的烽火,他張禮也不甘人後,夥同好友共十八人,斬雞頭燒黃紙結拜兄弟,還是同姓兄弟。

  十八人同改姓萬,寓意“萬人同心”,並拉起了反旗,他張禮也成了萬禮,或者說萬老大。

  十八人在犁壁石大山中立寨,從地痞頭目升到了山寨山大王,十八人的大王,之後山寨進一步擴大,四處懲辦鄉紳,劫富濟貧,又幫助貧民百姓抗稅,通過十多年的努力劫富濟貧,發展到了兩千多人,並長期劫掠更加富庶的廣東。

  成了名副其實的山大王。

  前些日子順朝汝國公劉宗敏領軍攻入兩廣,常年劫掠廣東的萬禮,毅然決然的舉寨奔襲響應,翻越了福建與廣東之間的南嶺,殺入廣東境內,投靠了劉宗敏。

  劉宗敏被招回京,萬禮隨之回京。

  這也是劉宗敏會維護他的原因,因為他就是萬禮的引薦人,且這一路上廝殺過來,萬禮深通流裹挾壯軍之法,一路攻伐,一路裹挾,麾下亦有五千人馬。

  如此還是一位時下的最低級的將軍,威武將軍,確實是屈才了,順軍剛剛入主北京時的威武將軍還差不多。

  那時候順軍還是天兵,李自成還是天下共主,麾下文武高官還未泛濫,如今,順軍的高官已經泛濫了。

  封親王的就有李過,當初封侯的如今都封了公,如劉宗敏這個汝國公,侯伯子男更是泛濫,將軍也是泛濫成災,為了體現頂級將領的不同,還在本是最高權將軍之上,加了大將軍之位。

  劉宗敏、李過都是大將軍。

  所以萬禮這個威武將軍之位真不高,能參加朝會也是因為李過帶去了大量有實權的將軍的原因,他這種麾下有五千人馬的四品威武將軍,比朝堂上很多三品果毅將軍麾下的人馬都多,甚至比得上二品的製將軍麾下人馬。

  順朝高官泛濫可見一斑。

  有了李自成與劉宗敏壓陣,隻是威武將軍的萬禮,得以放開的發言。

  萬禮又是行了一禮才發言,讓李自成整個人都覺得暖洋洋的:

  “陛下,鄭家軍有王秀奇一人取潼關,末將不才,願一人前往鄭家軍軍中,一人勸退鄭家50萬大軍。”

  “嘶~”

  朝官們倒吸涼氣都吸的麻木了,怪事年年有,今天特別多,什麽時候順軍朝堂有這麽多能人異士了?

  因為太過震驚,以至於諷刺的人都忘記了諷刺萬禮,以證明自己不是無能。

  朝堂百官都如此,李自成與劉宗敏自然好不到哪兒去,震驚良久之後,劉宗敏最先反應過來,開口就是嗬斥:

  “萬禮!不得胡言亂語。”

  嗬斥完,一項不將李自成當回事的他,難得的向李自成低頭,不陰不陽的行禮:

  “闖……陛下,萬禮粗胚貨,沒有見識,陛下您不要見怪,還請原諒他口出狂言,這年輕人就是……”

  劉宗敏這擺明了維護他萬禮,萬禮如果還看不出來那就是眼瞎了,不過萬禮是真有把握啊,看著還在為自己說好話的劉宗敏,不由開口道:

  “汝國公,汝國公,我真可以。”

  “咳咳~”

  還在給萬禮口出狂言而求情的劉宗敏,劇烈咳嗽幾聲,一會看看自信滿滿的萬禮,一會看看眼睛已經開始亂轉的李自成,隻是歎息一聲。

  “唉!”

  劉宗敏如此,李自成倒是更開心了,不過喜怒不形於色的李自成,眼珠子再轉,心生了一石三鳥之計。

  “萬將軍為國為民為朕,朕甚是感激,大順多一些萬將軍一樣的將領,也就不會有如今的困局了,一人退50萬大軍,不管結果如何,光這份勇氣,就是這滿朝文武中大多數,所不能比的……”

  李自成誇獎的話,不要錢的噠噠噠說個不停,一旁再熟悉李自成不過的劉宗敏欲言又止,再次歎息。

  “……

  萬愛卿,朕現在就提升你為果毅將軍,封萬壽男爵,授兵政府侍郎,認命你為使鄭家軍副使……”

  副使?這下滿朝文武又疑惑了,怎麽會是副使,萬禮為副使,還有人能當上正使了?

  李自成沒有讓大家疑惑太久,隻聽他痛心疾首的接著道:

  “哪怕是果毅將軍、兵政府侍郎、男爵,去出使50萬大軍的鄭家軍,說服力依舊不足,論說服力,非我們大順舉足輕重的人物不可啊!

  這樣朕親自為正使。”

  皇帝為正使,這不是鬧嗎?果然,一直在數手指頭已經是左丞相的宋獻策不幹了。

  “陛下,陛下不可啊!您萬金之軀,真命天子,怎麽能為使呢?”

  左丞相宋獻策一帶頭,朝堂百官也跟著出言阻止。

  “陛下!萬萬不可啊!”

  李自成看滿朝文武還算識趣,不由暗暗點頭,話說誰敢不阻止試試,介時記住你是誰再秋後算賬,有你好受的。

  至於出使,不過是說說而已,恩,是因為滿朝文武在阻止。

  “唉!朕看來是不能違逆百官之言了,也罷也罷,既然朕不能出使,而又要出動一位大順舉足輕重的人物,那麽就讓亳親王去吧!

  來人,傳令亳親王停止進攻南明,速速換快馬趕回襄京。”

  “陛下不可啊!”

  “陛下,亳親王遠在江西,鄭家軍卻就在襄京邊上,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陛下……”

  好吧,李過也不能回,“實在沒有人選”的李自成不由看向了劉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