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議和吳三桂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30      字數:2086
  渭南縣城最大的大宅院花園,擺著豐盛的宴席,各個桌子都堆滿了山珍海味,可現場的氣氛卻很凝重。

  正在花園表演的歌姬,暫且算歌姬吧,畢竟身著歌姬的衣服,還有那一臉懵逼加經常,如同瘋魔亂舞一樣,左搖右擺的樣子,應該是在表演舞蹈。

  看著這黑不溜秋,骨瘦如柴,又矮又齙牙的“歌姬”,臉色已經成了豬肝色的吳三桂,咬著牙問道:

  “王將軍,這第十八支歌姬團,可還入目,這可是連城中的燒火丫頭都拉過來了,再要的話,就隻能派已為人婦的女人上場了。”

  王秀奇點點頭,看著那些齙牙黑妹還有著入迷:

  “嗯,平西伯,您這第十八歌姬團,確實美麗咳咳,確實年輕,不知平西伯可否割愛?”

  “可以!!!來人給我再組建一支歌姬團。”

  吳三桂咬牙切齒的道。

  這時候他的護衛卻回到:

  “可,王爺,小的,小的,已經無法在城中找到百位未出閣的少女了。”

  “那就找已出閣的!”

  吳三桂簡直就是暴跳如雷,一旁仿佛局外人的王秀奇,卻勸道:

  “已出閣就要慎重了,還能生孩子的寡婦可以,但夫君尚在,且夫家是漢家兒郎的,就算了。”

  “沒聽到王將軍的話嗎?再去找!按照王將軍的要求去找了!”

  吳三桂發出了雷霆一般的咆哮,下人連忙領命而去,再回頭,吳三桂拿出了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舔著臉道:

  “王將軍,這次再湊出一個百人歌姬團,應該要耗時更久,再等下去,菜都涼了,我們邊吃邊等。”

  “好好好!”

  本是山珍海味,如今到嘴裏卻如同嚼蠟,吳三桂還勉強陪著吃了幾口,麾下二位文武之首,還有兒子吳應熊,更是筷子都沒動過。

  王秀奇倒是吃的津津有味,吃的是沒心沒肺,直到吃幹抹淨之後,下人還沒湊夠百人規模的歌舞團,暫時算歌舞團吧,吳三桂也等不下去了。

  起身舉起酒杯,舔著黑臉道:

  “王將軍,一路舟車勞頓,我本王敬你一杯。”

  王秀奇起身,麵帶自然的微笑,回敬著酒,看的一旁的吳應熊想抽凳子,將他王秀奇砸死在這裏,不過看著他裸露在外,滿是老繭的雙手,還有那寬大儒服也遮擋不住的強壯身體,深知打不過的吳應熊,選擇放棄抽凳子。

  一杯燒酒一口悶,完事吳三桂再道:

  “王將軍可酒足飯飽?”

  王秀奇答:

  “已酒足飯飽。”

  吳三桂又問:

  “如此,可否道明來意?”

  王秀奇又答:

  “已道明來意!”

  “嘭~”

  一旁武將之首、吳三桂的大哥吳三鳳,手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之上,早已通紅的眼睛瞪著王秀奇:

  “別太放肆!”

  一旁文官之首王永吉也是說到:

  “王將軍,我是前關寧總督王永吉,聽我一句勸,我們王爺已經對你百般照顧了,就不要再刻意刁難!”

  一旁的吳應熊卻是看著吳三桂,隻是用哀求的語氣喊道:“父王!”

  而吳應熊眼中的殺氣,怎麽也掩蓋不了。

  現場氣氛變得劍拔弩張,而王秀奇卻是笑容依舊,仿佛吳三桂是泥塑的,仿佛周圍的吳三桂軍甲士是泥塑的,微笑的開口道:

  “平西伯,本將說的是事實。

  這次本將的到來,就是為我家侯爺帶來了,要求平西伯幫忙給鄭家軍將士們多物色一些對象。

  一個男子配一妻二妾,妻懷孕了,還有妾可以繼續繁衍後代,大妾懷孕了,還有二妾可以繼續繁衍後代。

  如此,本就富庶的鄭家軍將士,具備好好教育並供養孩子就學的條件,因為長期訓練,身體也好,繁衍的後代也會身體更好。

  如此也好為華夏民族,多繁衍一些能文能武的高質量接班人。”

  王秀奇如此說了之後,吳三桂他們沒辦法發火了,特別是吳三桂,擺明了一副“你早說嘛”的表情。

  他們不發火了,又說到了正事,王秀奇於是繼續道:

  “為鄭家軍將士物色合適的對象,為妻妾不多的鄭家軍將士做媒。

  這是其一。

  好處是,每做成一程親事,回贈千斤糧草或百斤肉食或等價值的軍械等物資,作為做媒錢。

  為順天侯府轄區,提供勞力。

  這是其二。

  好處是,一個漢家勞力,回贈介紹費兩千斤糧草或兩百斤肉食或等價軍械等物資,一個異族勞力,根據族群的不同,回贈介紹費五千斤到一萬不等的糧草或五百斤到一千斤不等的肉食或等價軍械等物資。

  其中,一個滿洲勞力,不論生死,都以最高規格萬斤糧草或千斤肉食或等價軍械等物資,作為回贈。

  請平西伯寫一封親筆信,給你曾經的將領夏國相,讓他奉命留在鄭家軍軍中。

  這是其三。”

  不論生死,給的獎勵還都一樣,那麽自然是死的方便一些了,一個頭顱再硝製一下,比押解一個人好多了,何況硝製的頭顱是不用吃飯的。

  等王秀奇道明之後,吳三桂告罪一聲,就開始跟武將之首大哥吳三鳳、文官之首曾經的關寧總督王永吉,還有視為繼承者的吳應熊,交換起了眼色。

  最終,吳三鳳與王永吉都是點頭,於是吳應熊也跟著點頭。

  吳三鳳、吳三桂、吳三輔一門三兄弟,其中三人的父親吳襄,帶著吳三鳳、吳三輔及其家人,於北京為官置業。

  順軍入主北京之後,他們都成了俘虜,也成了要挾吳三桂投順的籌碼,最後順軍敗於“一片石”,秋後算賬,將這些吳家人都處死了,隻有吳三鳳獨自一人逃了出來。

  因此也成了吳三桂軍中,武將之首,好在吳三桂他的子孫,跟在身邊,不然也要被處死了。

  王永吉本就有一支大軍,又鼎力支持他吳三桂,如此成為文官之首,也是自然。

  而二人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三人交換眼神過後,吳三桂又好好思索了前後,最終換上了獻媚的嘴臉:

  “如此甚好!非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