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士官營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30      字數:2081
  “這十萬新晉正兵的軍官乃至伍長,三分之二都是老牌正兵出身了,如此以來,這個老牌正兵也得以升遷,拿到了固定不變的土地外,更高的軍餉及權力。

  怨言也就沒有了。

  至於七大帥麾下的軍官,以及地方武裝的頭目,多出來的,可以破格保送軍官營深造,畢業之後再重新任職。”

  鄭恩又詢問道:

  “副軍師,你再算算從天津出海之前的所有老牌正兵,還有多少未升為軍官,其中伍長又有多少?”

  商議的就是這方麵的問題,馮澄世自然是早有準備的,其連筆記都不用看,張口就道:

  “還有六萬餘,其中不在軍官之列的伍長三萬餘,這其中有很多伍長是多設置一位。

  如燕雲騎軍營、複仇營、護衛營三個老牌精銳營,一隊十二人除一正二副的隊總以外,又設了兩個伍長,剩下七位才是普通將士。”

  六萬最老牌的正兵為未升為軍官,其中一般是不在軍官編製的伍長,且多是一個隊十二人,五個當官的,安個名頭提升俸祿的伍長。

  怎麽處理呢?

  鄭恩沉思了起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最初的追隨者就是新晉追隨者們的榜樣,他們的待遇越好,越證明鄭恩自己不會虧待有功勞者,同時不會虧待有苦勞者。

  苦勞者的獎勵,就是最普通大眾的基礎保障,才是最吸引大眾的地方。

  在軍中多設副官及多設伍長,成了培養儲備主官的途徑,也成了安置這些苦勞者的地方,那麽能不能更進一步呢?

  “六萬老兄弟,皆破格錄取軍官營,一時間隻會讓教育資源被稀釋,再出來的軍官畢業生,也將更沒那麽優秀,如此得不償失。

  而這些老兄弟又不能放任他們忍受不公。

  那麽其中已經是伍長者的三萬,皆破格錄取軍官營。

  剩下三萬再組一營,這新的學習營為士官營。

  士官營授課內容為炮兵、海軍乃至保養員、倉管、醫務等各技術兵種的技術。

  士官營畢業,即正式的技術兵種,即授伍長之職。

  士官畢業生,初授伍長,可升副隊總、隊總,可代理副旗總、旗總,或升堪比副旗總的下級軍士,堪比副百總的中級軍士,堪比副把總的上級軍士。

  這個堪比,是指享受同等的待遇及榮耀,不享受同等的兵權。”

  “士官營?下中上三級軍士?”

  馮澄世重複了一遍這個新詞,其實鄭家軍因為鄭恩的存在,出現過各種各樣的改革,這說是新詞新製度,但如此新詞新製度,在鄭家軍中確實很多,鄭家軍上下也已經習慣,不會有對這打破常規的新鮮事物而感到反感、抵觸。

  鄭恩耐心的等待著馮澄世慢慢思考,直到馮澄世茅塞頓開的點頭請教:

  “侯爺,關於士官營與上中下三級軍士的詳細規則是?”

  “一會都交給你,這個新製度的落實也交於軍中最穩重的你,那麽你可以說說你之前準備的應對之策了。”

  馮澄世自然是準備了應對之策的,這是一個合格謀主的基礎。

  馮澄世一開頭就自認不如的道:“侯爺之策可稱得上是上上之策,而相較於侯爺之策,屬下的就隻能是下下策了。

  不過倒也可以作為侯爺之策的補充。

  在海外授田的正兵,是華夏兒郎立足海外的根本,自不能內遷,既然老牌正兵們所授之田在海外無法改變,那麽何不折中一下,可授家鄉之田,給老牌正兵指定的一位家人乃至族人,同樣是北方百畝南方五十畝的標準。

  而這個授田的老牌正兵家人,隻需要在家中有男子成年,再從軍即可。

  想必這百畝五十畝的家鄉良田,老派正兵們多會指定為嫡長子外的其他兒子,乃至嫡長孫之外的其他孫子,亦或者是自己的親兄弟。

  如此,變相的給老牌正兵們家裏,多授了一倍的田,等同於提前萌蔭子孫,老牌正兵當再無怨言。”

  “啪~啪啪~”

  鄭恩的掌聲已經傳出,稱讚也是毫不吝色:

  “好彩!副軍師不愧是我之臥龍,有先生相助,大事可期!大事可期啊!”

  之後鄭恩又招來了副軍師程源,以及一眾高級參軍們,將士官營製度給推敲的更精細化,也將如何給老牌正兵指定一親人授田的方針,給推敲的更精細化。

  當這一切都落實下去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份了。

  時至十月份,時間從最初光複北京時的中秋八月十五,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

  天下格局又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如陝甘寧地區,再次換了主人。

  是為在平西王基礎上,又上奏南明朝廷,請封秦國公,之後南明封公聖旨還沒下來,就已經同時打出了“平西王”、“秦國公”旗號的吳三桂。

  山西的薑瓖也不甘落後,將朝廷還沒下來聖旨的晉侯,上了一個請封的奏折,就打出了晉國公的旗號。

  西國方麵,駐守北方的張定國趁著吳三桂吞食陝甘寧之際,出兵吞並了占據漢中的清兵,得漢中之地,如此四川全境為西國所占據。

  同時張可望在雲貴也是節節勝利,已然占據了半個雲貴。

  順國,順利的占據了湖廣全省,兵威江西、兩廣。

  有意思的是,李自成還加封了李岩為魏國公、張家玉為宋國公,偏偏兩人還接受了,並打出了魏、宋的旗號。

  清國依舊占據河南與淮南,不過眼看渡江困難,也因為鄭家軍的表現,渡江也隻能為鄭家軍做嫁衣,如此已有放棄渡江的計劃,開始集中兵力前往遠比淮南貧瘠的河南,不知所欲何為。

  剩下的南明朝廷,兵力上依舊沒有什麽太大的變化,那就是依舊是朝廷沒有可用之兵。

  特別是折損了朱大典與何騰蛟兩支最後可用的新軍之後,全國有戰力的兵馬,都是地方士紳的團練私軍。

  如兩廣總督沈猶龍、號朱舜水的朱之瑜、錢肅樂、張煌言、瞿式耜、蘇觀生、王翊、張肯堂、劉世勳、阮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