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河北八大帥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9      字數:2134
  “如若先對付洪承疇,以洪承疇剛剛非戰鬥減員了五萬的態度,恐怕要平滅了他,非以月計不可。

  如此,到頭來還是中了清虜想利用這三十萬,不,已經隻有二十五萬,利用這支龐大的炮灰大軍,拖住我們鄭家軍主力的計謀。

  而等我們平滅對清虜來說不痛不癢的三十萬綠營兵之後,恐怕整個黃河兩岸都已經生靈塗炭了。

  要某說,真正實用的上上策隻有一個,那就是……”

  聽完程源的上上策之後,在場的無不歎服的,其實,這貨隻是因為情商低,所以很多當權者根本不給他發言的機會,甚至很多被動聽了他發言的,也因為對他的不耐煩及厭惡,而喪失了判斷能力。

  如今,鄭恩起到了很好的中和作用,如此再聽取程源的發言,歎服的人就多了。

  根據程源之計,鄭家軍又迅速做出了反應,海師最精銳的北海艦隊繼續留在了東關外的海灣,輪流對東關進行炮擊。

  五萬朝鮮盟軍在洪承疇大軍的南麵補給線上的一個灘塗,好像真中計了一般,開始順從的斷洪承疇大軍的補給線,並大肆修建防禦工事及碼頭。

  這個新修建的碼頭,也將作為北海艦隊及內河艦隊的臨時駐紮點,必要的時刻,這個斷了洪承疇大軍補給線的陣地,也會有兩支艦隊,超過七萬的海師協助防守。

  這下一布局,鄭家軍又轉進攻為最擅長且天然有利的防守了。

  洪承疇還剩下的二十五大軍,往北是十五萬據守堅城的鄭家軍,往南是七萬海師數以百計的紅夷大炮,數以千計的佛郎機炮,以及五萬朝鮮盟軍。

  不管往哪走,洪承疇都是難以發揮太大的作用了。

  而對於接下來的計劃,海師的作用本來就不大。

  另一頭,十五萬鄭家軍陸師,包括十萬鄭家軍正兵,通過東海艦隊的轉運,於天津大沽口完成了登陸。

  這個時候,河北七大帥,完成了冬季分別以來,又一次的會晤。

  大沽口碼頭,大聲歡笑的黃得功、高傑、沈廷揚連帶著曹友義,與剛剛下船的鄭恩抱在了一起,那叫一個稱兄道……咳咳,那叫一個翁婿情深。

  別以為沈廷揚是文官,就應該含蓄一些,他這個官可以說有買來的嫌疑,當然忠心耿耿又一直奮鬥在第一線的他,也是真正有功的。

  而曹友義更就是一個武將。

  倒是鄭鴻逵、鄭成功本就是因為是一家人,而表現的平靜一些,不過也是歡喜顯露於色。

  七大帥,歡歡喜喜的完成會晤,寒暄幾句之後,也沒了坐下來的意思,直奔了主題。

  “侯……咳咳,賢婿。”

  高傑儀表堂堂卻有些馬大哈,剛又想稱呼侯爺,之後看鄭恩故作生氣狀,於是連連改口。

  “賢婿,我可是將麾下的老兄弟,都帶過來了,如此有不下於老營兵的精銳萬五千,合格的將士也有五千。

  老曹、老黃沒有什麽老家底,麾下精銳都是近期練出來的,但也有各五千,合格的將士們萬五千,一人湊夠了兩萬之數

  老沈、老鄭、還有你大哥國姓爺,老家底倒是厚些,但還是不如我啊,哈哈。”

  說著說著,高傑他自己就哈哈大笑了,好像是鄭家最有權勢的四人,算上遠征軍的鄭芝豹,一個五人分家了似的。

  不過不妨礙他高傑自娛自樂。

  總之,這次會晤,除了鄭恩,另外六大帥留下駐守人馬,都帶來了兩萬大軍。

  以曹友義、黃得功約為精銳五千,合格正規軍約為一萬五。

  以沈廷揚、鄭鴻逵、鄭成功,為精銳約一萬,合格正規軍一萬。

  就數高傑家大業大,帶來了一萬五精銳,不少骨還是當初被邢娘子拐過來的老精銳,這些年高傑也是征戰不斷,麾下精銳積少成多,有了這一萬五的家底,如今是全部帶過來了。

  如此,河北七大帥的聯軍,其實不能說隻有七大帥了,因為又多了一位,而這位雖然代表朝廷響應了鄭恩聯合伐清的號召,但不無朝廷不放心如今的河北七大帥,有參沙子的原因。

  那就是參加了會晤,卻一直很尷尬的站在一旁的劉肇基。

  劉肇基,字鼎維,祖籍南直隸淮安府贛榆,籍貫遼東,出身於將門之家,世襲指揮僉事。

  打崇禎七年,跟隨尤世威抵禦清虜於宣府開始,就一直跟清虜、流寇作戰,初隨尤世威為遊擊將軍。

  崇禎八年,時任山海關總兵的尤世威被罷官,劉肇基與遊擊羅岱因功,分領尤世威部,授副總兵。

  劉肇基初追隨尤世威,後隨祖寬,又隨盧象升,崇禎十二年隨洪承疇時,就已經升任遼東總兵,與名將忠骨盧象升、孫傳庭、曹變蛟等都有過並肩戰鬥,討過李自成、伐過張獻忠,更長期與清虜作戰,還有將吳三桂從清虜重重包圍中救出來的戰績。

  可謂是戰功赫赫。

  隻可惜,崇禎十二年,他被洪承疇罷官,當初名將忠骨王廷臣更是因為他被洪承疇問罪罷官,而接手的他的兵馬。

  因為被罷官,自此失去兵權,以庶民的身份回到了祖籍南直隸。

  直到崇禎十七年,甲申國難,北京城破,朝廷南幸,到了急需用人之際,劉肇基才被因為皇帝年幼而攝政的內閣想了起來,出任提督南京大教場,其實也是沒有兵權,因為南京京營早就形同虛構,還不如北京京營。

  北京京營最起碼還能拉出一定的人馬裝裝樣子,常年偏安的南直隸,更是連裝樣子的京營都沒有了。

  之後又隨史可法過江,守備淮河。

  不過,鄭恩派出千裏加急,上諫朝廷,請求舉國伐清的時候,劉肇基領淮河邊上的三萬賬目兵,實際上全是空餉名額,隻有萬餘人馬,中途還出現了大量逃兵,不到萬人趕到來了。

  劉肇基接替升任薊鎮總兵鄭鴻逵空下來的天津團練總兵之職,與百餘騎兵先到大沽口,餘等還在緩慢行軍趕來的路上。

  (PS:很尷尬,原來一直數錯了,應該是鄭恩、鄭鴻逵、鄭成功、曹友義、沈廷揚、黃得功、高傑,七位,七大帥,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