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反攻隻會失敗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9      字數:2128
  二十萬鄭家軍正兵精銳貴族兵,三十萬達到合格正規軍標準的、朝鮮出生的守備兵,構建了滿洲防線。

  等待著總兵力為,按編製是331個牛錄的八旗滿洲。

  實際上有近60個牛錄名存實亡,主要為當初留守滿洲的牛錄,特別是本就最弱的鑲藍旗,更是全旗隻剩旗主濟爾哈朗麾下的幾百白甲兵紅甲兵。

  還有17個牛錄已經半殘,

  按照滿編算,還不到280個牛錄,共約84000正兵。

  不過八旗滿洲地位崇高,人人有馬,同樣是妥妥的精銳貴族兵,這大約84000的八旗滿洲正兵,就是84000精銳騎兵。

  能上陣殺敵的老人、少年、壯婦這些臨時動員的雜牌軍,也有正兵的二三倍,至於當初八旗滿洲每個牛錄還有餘丁,還有野女真,以輔兵的身份參戰的現象,現在是沒有了。

  這大約84000八旗滿洲正兵,就是滿洲人所有十五歲到六十歲,身體健康的壯丁,這還沒將當初的331個牛錄補充滿。

  鄭家軍這一次,是讓滿洲人傷筋動骨了,不過也鞏固了多爾袞、多鐸,外加半個阿濟格,同母三兄弟的統治地位。

  三人掌管的兩白旗,是傷亡最少,實力最強的,已經接近另外六旗之和,如果算上已經投靠兄弟三的另外六旗的牛錄,兄弟三人掌握的兵力,已經超過了支持他人所掌控的兵力之和。

  另外因為多鐸的草原之行,及放寬了八旗蒙古的要求,使得八旗蒙古達到了5萬。

  因為滿洲威信大失,臨時再征召外藩蒙古變得無比困難,而這強製拉入營的2萬外藩蒙古,也成了常備軍。

  另有八旗朝鮮6萬、八旗漢軍7萬,其中索尼所統領的正黃旗漢軍,就有3萬。

  再之下就是綠營兵,其中綠營兵裏地位最高的關寧漢奸軍,有實力最強的平西王吳三桂,麾下有5萬,其中關寧精銳3萬。

  山海關總兵,高第,麾下3萬,其中關寧精銳1萬。

  原遼東總督王永吉,麾下1萬,其中精銳5千。

  關寧漢奸軍,共9萬,有精銳關寧軍4萬5千。

  再之下是入關之後加入的綠營兵,以降兵為主,其中唐通2萬,白廣恩1萬餘,馬科近1萬,其他2萬餘。

  不過這些綠營漢奸軍,已經被洪承疇在攻打天津時,差不多玩沒了。

  唐通、白廣恩、馬科更是在戰場上投誠了鄭家軍,做了四臣五臣,如今都以不受重用的鄭家軍將領身份,去了大員島,跟當地土著及熱帶疾病,打交道去了。

  如此這當初剛入關、以降兵為基礎的綠營兵,隻有不到2萬,還多是天津之戰失敗之後,擴編的,說白了就是那時候,四處拉的壯丁。

  不過,大明光武元年,清順治二年,因為多鐸從塞外繞道,在甘陝、山西取得的一係列勝利,同時大肆擴張兵力,得來的綠營兵卻有很多,達30萬之眾。

  相當於是將甘陝晉三省,能搜捕到的所有壯丁都拉入了其中,當然更多的還是處於輔兵的行列。

  真正的戰兵不超過10萬,合格正規軍標準的不超過4萬,更是讓甘肅、寧夏的河西軍占了九成。

  也就是說,按總兵力算,鄭家軍最多麵對近50萬戰兵,如此倒是兵力相當。

  但清虜有甘陝晉、北直隸、漠南草原要守,這遼闊的土地,哪怕隻守重要關隘、重鎮,也需要20萬戰兵以上,且精銳比例還要高。

  而又有大同薑瓖、漢中賀珍這些雖然成了綠營兵,但也聽調不聽宣的兵馬。

  至於放棄地盤,集中所有兵力反攻滿洲,卻是不可能的,因為你可以拖欠軍餉,但不可能不讓將士們吃飯,而沒了地盤,將士們就斷了主要食物來源,就隻能饑一頓飽一頓,甚至又開始吃兩腳羊。

  不過,這種軍隊,你為無法保證不出現嘩變。

  所以,反攻滿洲的戰兵,不會超過三十萬,如此處於更有利的守勢,精銳程度並不低,機動性更強,後勤補給更有保障的五十萬鄭家軍,勝率還是很大的。

  何況鄭家軍還有河北另外五大帥作為策應,又有保留的朝鮮王國,必須出兵支援,一個不好鄭家十八芝也會參戰,甚至大員都司笨港、雞籠、淡水、玉蓮四衛的四大開拓軍團,也可以回援。

  如此,在不知道鄭家軍底緒的情況下,清虜正全力反攻了,勝利的天平反而更向鄭家軍傾斜,而鄭家軍其實又是立於不敗之地的。

  因為就算又將滿洲大部丟了,那麽滿洲沿海大城,如蓋州、複州、金州、鎮江,還有新建設的沿海重鎮旅順、長山列島、海參崴、奴兒幹,都會成為清虜的絞肉機及前沿基地。

  換句話說,就算清虜反攻一切順利,那麽牢牢掌握沿海的鄭家軍,也會讓整個滿洲雞犬不寧。

  清虜花大代價奪回的滿洲,也隻會成為雞肋,最多發揮一點精神上的撫慰,而想保住這個精神上的撫慰,清虜的主力將深陷滿洲泥潭不可自拔。

  一旦清虜主力陷入泥潭,那麽清虜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因為它的敵人實在太多,還多是難以調和的死敵,如外藩蒙古,再如完全不受控製的西域蒙古、葉爾羌,以及西南高原羌藏,都會成為清虜滅亡的主力。

  同時相鄰的漢家勢力明、順、西三國,都不會放過他,大西需要清控製的漢中,而且是必須攻占,才能成蜀漢之勢,才能自保。

  順的天下之主的位置,更是就葬送於清虜手裏,根本就是不可化解,不死不休的存在。

  明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鄭恩有很大的把握,隻要清虜反攻滿洲,那麽自此,最少能打的清虜一蹶不振,再也難以成為心腹大患。

  而最大的心病、心腹之患,成了癬疥之疾的存在之後,完全就可以當做慢性皮膚病一樣,一邊忙更重要的事,一邊“治”。

  這更重要的事,簡單來說就是殖民。

  說仔細一點就是,後發先至,開啟漢家兒郎的大航海大殖民時代,遊走於航海殖民先輩的肩膀上,再往他們的頭頂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