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南洋置業(完)(萬更五,各種求)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9      字數:2073
  旅順口,各個圈子的表現又各有不同。

  最底層最大的圈子的五萬朝鮮出生的壯丁家長,是老實、聽話、安靜、又向往,他們多是朝鮮出生將領的小兵加佃農、士紳的團練加佃農,是沒有人身自由的。

  他們隻是探路者,未來他們一家都會遷去南洋,他們上司或者家主在南洋置辦的莊園,當然全家就他一個的,是直接全家都過去了。

  中層圈子的五千,多數是朝鮮士紳將領家族族人、家丁,隻因為一口不算流利,但加上手語比劃,能正常交流的漢語官話,讓他們成了中層管理者,即各家在南洋莊園的總管。

  少數是鄭家軍正兵傷殘但符合條件的退役將士,他們將由侯府出資,在南洋置辦一個個他們的莊園。

  高層圈子就是這次的南洋提督林慶業,還有老馮先生的兒子、參軍之長馮錫範,以及護送南下的新組建南海艦隊提督,也是剛剛卸任嶺東都司、熟悉朝鮮出生的漢籍百姓的高文采,南海艦隊大副鄭芝鼇,二副顧三麻子。

  五人又以高文采身份最尊貴,其次就是鄭芝鼇,因為鄭芝鼇為鄭恩的堂伯父,且為鄭家十八芝打擊船隊,也有十年之久了。

  此時的高文采也是感慨萬千:

  “當初侯爺跟我說過很多,其中最令我影響深刻的,就是關於我們漢人在無休止的內亂中,耗費了無數精力的言論。”

  高文采將當初托付他開發蝦夷島、苦兀島、海參崴的言論,也就是擴大漢人生存環境範圍的言論,修飾一下之後,又在這個圈子的高層,給大家又說了一遍。

  這長篇大論,特別是關於突厥人組建的奧斯曼帝國——將政敵、潛在政敵、繼位失敗者,一股腦都扔到邊疆,進行對外戰爭的言論,尤其坈長又激動人心。

  等到高文采說完之後,大家已經登上了船隻,五萬下南洋置業軍團,也已經揚帆起航。

  “……如果不是無休止的內戰,世界之大,恐怕早就是我們漢人統一了。

  因此,這是我們漢家兒郎走出內戰,開拓外在生存空間的又一步,諸君,拜托了!”

  說著高文采深深的拱手作揖。

  還沉傾在突厥奧斯曼式的對外擴張思想中的林慶業等人,連連上前攙扶,異口同聲的回應著。

  “定不負侯爺所望,不負副帥所托。”

  五萬南洋置業軍團,隻是邁向南洋的第一步。

  他們將麵臨要獲得中南半島各國的統治階級,還有南洋諸島的殖民者、各土著國的統治階級的許可的難關。

  雖然是送錢投資,但這麽大規模的行動,想讓別人不懷疑都難,所以才要組建南海艦隊。

  由鄭家軍老資曆,唯二的副總兵高文采,擔任艦隊提督。

  由鄭恩的堂伯父、有著十年打理船隊經驗、出身鄭家十八芝的鄭芝鼇為大副提督。

  由鄭家十八芝、沈廷揚沙船幫這一大一小兩條強龍壓著,還能拉出一支海上地頭蛇勢力的顧三麻子為二副提督。

  有這三位能人在,又有鄭家軍另外兩支艦隊作為後援,關鍵時刻鄭家十八芝二十萬精銳海師也是後援。

  不管是中南半島王國、南洋諸島殖民地、土著王國、土著部落,軟硬兼施之下,給他們送錢,再換取置辦一些他們統治下的普通產業、普通莊園,還是可以做到的。

  而這隻是邁向南洋的第一步。

  這前腳南洋置業軍團剛走,後腳鄭恩,又收到了遠在西方送過來的消息。

  更準確的來說,是赴歐洲遠征軍,在蘇伊士地區時候,送來的信。

  看過信之後,鄭恩連忙召開緊急高層會議,旅順口、乃至就近的金州高層也趕了過來。

  文以正好還沒回朝鮮半島的副軍師馮澄世為首,另一位副軍師程源也在,還有參軍程洵、馮凱章、閻應元、馮厚敦、黃淳耀以及原濟州島大靜縣令如今直入中樞的參軍李書林。

  武之首甘輝正在盛京,防禦清虜反攻,雖然清虜到現在還沒有反攻。

  兩個副總兵,甘輝在盛京,高文采剛下南洋,一直以來的後勤提督鄧大繼,成了在場的武官之首。

  又有除護衛統領以外的王曉、吳鵬二人還在,餘等參將、遊擊將軍,要麽去防禦清虜去了,要麽就是遠在他處,一時趕不回來。

  不管如何,事關緊要,會議繼續。

  當來自地中海東岸蘇伊士的信,被眾人看過之後,文武之首還沒說話,王曉先跳了起來。

  “侯爺,支援啊!立馬支援,您看赴歐洲遠征軍的統帥是您親叔叔,而各級將領又多是您家族中人,您不是說過世界很大,隻是一個漢家帝國是統治不過來的。

  未來還會有大量忠於中央帝國的分封諸侯封國、臣服中央帝國的附庸國、聯盟中央帝國的聯盟國。

  既然如此,就算您的親叔叔會因為手握大權,山高皇……”

  “王曉!!”

  閻應元、馮厚敦、黃淳耀,幾乎同時開口,這是因為王曉的形容詞錯誤。

  副軍師馮澄世也開口了,這是因為,王曉這嘴巴太不把風了。

  王曉的意思就是,赴歐洲遠征軍的統帥是鄭恩的親叔叔鄭芝豹,這也是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遠征軍的高層主要是鄭家族人。

  這山高皇帝遠的,鄭芝豹又是一切大權一手抓,時間久了,很容易出現脫離控製,在海外稱王的事件。

  而鄭恩以前也跟鄭家軍嫡係高層說過,最終理想是建設環東海,即環太平洋的漢家兒郎中央帝國。

  而中央帝國之外,即遠離東海沿岸的世界,盡量多分封忠於中央帝國的諸侯封國,其次多發展臣服中央帝國的附庸國,再次多聯合其他國家發展聯盟國。

  而赴歐洲遠征軍的基層軍官、基層將士,多是忠於鄭恩的軍官營出身的軍官,忠於鄭恩的少年親兵營親兵。

  又因為跟軍校差不多的軍官營、跟少年軍校差不多的少年親兵營的授課祭酒,也就是相當於校長祭酒是鄭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