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南洋置業(二)(萬更三,各種求)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9      字數:2080
  “哪怕投資南洋置辦的產業,到現在也沒給金先生的收入,帶來正比。

  但金先生依舊持續擴大南洋各行各業的投資規模,光投資花銷的白銀就接近五百萬兩,且投資不是一次性的,需要持續性的供養,而這後期供養也絕不會低於五百萬兩。

  也就是說,金先生響應侯府號召,是準備在南洋投資千萬兩白銀以上置業的,且一直是以實際行動如此做的。

  而這千萬兩,比得上往年朝鮮王國,不算開銷,隻算入庫,就不下十年的國庫收入了。

  金先生是侯府的恩人啊!是……”

  鄭恩的誇獎,一開閘,那就是滔滔不絕,讓金自點好不高興,看向一旁指點他的馮澄世,都滿是感激。

  而金自點當初跟隨侯府號召,在奴兒幹都司投資開礦、伐木,在大員島投資農場,如今都已經帶來回報。

  特別是奴兒幹都司開礦,馮澄世偷偷給了他一個煤礦坐標圖,又給了他一個將煤做成更有價值的蜂窩煤的方法,金自點又無師自通,大量使用朝鮮廉價低賠償的勞動力。

  光這座煤礦,預計就能每年給金自點帶來十萬兩純收入。

  這已經是按照以往行情,當五十年領議政,貪五十年,都不一定有這一座煤礦的收益高,還不用冒風險。

  而投資的錢,本來就是白來的,出處就是侯府,如今為用到侯府身上,哪怕當初收的三千萬兩是全虧了,隻要煤礦還在,他金自點都能保住家族繼續繁榮昌盛。

  所以,麵對鄭恩這誇讚,他金自點是沒有一點心痛的欣然接受的。

  倒是一旁的林慶業在歎息。

  林慶業不說一心為公,卻也還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本身是沒有多少資產的,如今鄭恩親自開口,鼓勵南洋置業,可他林慶業也拿不出多少。

  能置辦幾個百畝農場,就算不錯的了,而且還要看南洋的土地行情。

  不過出不了錢,那就出主意,林慶業以旁觀者的身份,在鄭恩一直誇讚金自點的時候,他就開始沉思,當他林慶業想通了之後,鄭恩還在誇讚金自點,於是又在腦子裏鞏固了幾遍,等鄭恩誇完了,才開口道:

  “侯爺,在南洋置業是好事,但為何不在大明控製的江南置業呢?江南富庶,又在國內,凡是都好照顧。

  去了南洋、中南半島,投資階段當地統治階級可能還大行方便,怕就怕,多有狼子野心者,要在我們做成之後,竊取我們的勞動果實。

  而且,在如今大明的轄區,我可以全麵推廣洋芋、番薯、番麥、木薯,以及本土高產高粱、大豆,再大量供給海產品,如此大明領土,也將沒有百姓溫飽的困擾,沒有了溫飽的困擾,自然就沒有了反賊,也多了無數擁戴朝……”

  林慶業不說了,因為他才發現一個大大的誤區。

  “啪~啪啪……”

  鄭恩的鼓掌聲響起,林慶業卻是心驚無比,直到鄭恩開口道:

  “洋芋、番薯、番麥,已經開始逐步在大明境內推廣了,特別是適合種高產之霸木薯的兩廣,如今已經大麵積種植木薯。

  不過如今大明主要實際控製的區域是江南,江南本就是可以糧食自給自足的,隻是要往北方諸省輸糧,即每年都要承擔的高額槽糧。

  所以,才會偶爾有糧食的困擾,這還是偶爾,如今北方淪陷,也就不用江南供養了,江南的糧食問題更不是問題。

  隻是因為我們鄭家軍一直在高價購糧,又不限精糧粗糧,所以才有了洋芋、番薯、番麥、木薯這些高產粗糧的推廣。

  至於海產品,沿海地區還好,這內陸就麵臨國之利器——鹽,鹽方麵的問題,哪怕是這不放鹽,不去做鹹魚。

  而是直接煮的骨肉脫離,再曬幹碾壓的魚幹,也會因為海魚本就有鹹味的問題,而影響到鹽的銷量,所以海產品在江南隻能少量銷售,不可大肆推廣。

  所以朝廷方麵不用操心。

  不過林將軍你倒是提醒了我一點,這大家都去中南半島、南洋諸島投資置辦產業,前期投資階段,這些地區的統治階級都大行方便之門,等到我們收獲的時候,不免有窺視勞動果實的人。

  不過,既然我們已經提前知道了,就可以提前做出安排。

  林將軍,金先生,你們隻需要號召麾下將領,以及親近士紳,乃至去遊說朝鮮王國保留地的官紳,去中南半島、南洋置業即可。

  還有馮先生,你也跟我們鄭家軍上上下下,多做動員,讓更多有條件的鄭家軍將士,去南洋置業。”

  鄭恩站了起來:

  “至於安全問題,我自會調遣艦隊,在即將收獲第一批勞動成果時候,用武力震懾宵小。

  南洋雖大,但也沒有誰能有阻擋我鄭家軍,及我鄭家十八芝,所有海師聯合的力量。

  任何國家與勢力,在南洋,都不可能擁有,能阻擋鄭家軍海師與鄭家十八芝海師聯合的力量!

  南洋,誰與爭鋒?!”

  鄭恩說這話的時候,那是語氣無需質疑,霸氣外露的氣質油然而生。

  事實證明,一個人有沒有王霸之氣,不是看這個人怎麽去裝模作樣,甚至不是看這個人的行為舉止、言語表情。

  而是看這個人本身的底氣,以及背後的實力。

  就好像後世的鷹國總統,哪怕是身著大褲衩,一邊摳腳,一邊舔手指,一邊說著真香,一邊滿臉玩味的說:“我要再滅一次伊拉克。”。

  其所帶來的霸氣,帶來的影響。

  也比鬧市中,於人海之中,一身正裝,一本正經,一臉肅穆,於高處發出內心的嘶吼:“我要在這座城市買房,十平方的大單間。”

  兩者相比,誰的話更有說服力,顯而易見。

  哪怕你再穿著正式,再是發自靈魂的嘶吼,都比不上人家摳腳大漢的玩笑話,更有說服力。

  鄭恩雖然沒有多餘的動作,一句“南洋,誰與爭鋒。”,也是輕飄飄的從口中吐出,但全世界都沒有幾個會不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