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顧君恩說鄭家軍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8      字數:2169
  顧君恩是肺腑之言,可正在數手指的宋獻策是越聽越心驚,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哪有你這樣說的啊!

  而且你說話的時候就不能看看陛下的臉色嗎?沒看陛下臉都成了豬肝色,你還說?真是。

  再說,這取陝西、定三邊、經山西、取北京,是你說的,如今不正因為如此,才落得如此下場?

  如此這也不能在完全怪你顧君恩,畢竟你的計謀是對的,錯的是執行的人,可這執行的人是陛下啊!

  是陛下將馬吊裏一副天胡牌,打成了小相公,你這一說,不就是揭傷疤,哪壺不開提哪壺,更何況,人貴有自知之明,反過來的道理就是人很難有自知之明。

  保不準現在陛下還在怪你顧君恩的計謀錯誤,才讓聽你話的他,錯的如此下場呢。

  宋獻策是心驚膽顫,看來又得裝聾作啞混過去了,這顧君恩的肺腑之言,他可不敢引導成“他說的對”。

  果然,顧君恩還沒說完,李自成已經惱羞成怒,很不耐煩的說:

  “難道就不能奪回潼關之西的秦地?

  那裏可是我們的都城,何況清虜也不過如此,先有亳侯李過在北直隸勢如破竹,被打的隻敢當縮頭烏龜。

  又有鄭恩小兒在滿洲如入無人之境,直下盛京,二三月過去了都不敢回援。

  難道就我們是軟柿子?!

  麵對清虜隻能逃?!”

  顧君恩是沒想到李自成會有這麽大的火氣,不過他依舊堅持掙臣的抱負,堅持著逆耳忠言:

  “陛下,事有輕重緩急,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我們已是一國,已是順朝官兵,不是之前。

  既然是一國,又怎麽能沒有自己的國土作為大後方呢?

  鑲外必先安內,隻有國內穩固……”

  “哼!”

  李自成是越聽越氣,一聲冷哼打斷了顧君恩,有些鬥氣的說到:

  “朕怎麽不見他鄭恩小兒鑲外必先安內?!別說朕闖蕩天下這麽多年,還不如一介小兒。”

  還真不如。

  顧君恩心裏想著,不過顧君恩是想做掙臣,不是想死,自然是不能直說,而是難得委婉的道:

  “鄭恩雖表麵沒有安內,但他其實早已讓鄭家軍內部穩如泰山。”

  一說到這突然殺出來的黑馬鄭家軍,李自成也不胡亂發泄了,他之前的怒火,也是實在被顧君恩給惹出來的。

  李自成及麾下文武都開始聆聽顧君恩對鄭家軍的深入分析。

  看著自己效忠的陛下總算是靜下心來聽自己說了,顧君恩也來了精神:

  “自鄭家軍自北京起事,兵力就迅速膨脹,臣就一直在關注鄭家軍。

  鄭恩起事時是籍籍無名,更是隻有十六歲,且相貌如肥豬,甚至比肥豬還要肥胖,一看就不是什麽能人,雄主……”

  之後顧君恩說了一大堆鄭恩之前的不堪,可說到北京起事之後,顧君恩話風出現了反轉:

  “可自北京趁虛起事,迅速距離數萬民眾,奪下北京外城、內城,這一夜間,從零到數萬,雖不排除之前有暗中勾結的同黨,但也不能掩蓋他鄭恩麾下兵力爆炸式的增長。

  而我們順軍在建立順朝之前,是經常爆炸式的增長兵力的,因此深知這迅速膨脹的兵力,往往代表著難以控製。

  可鄭恩先扶持皇嫡子監國,確定了大義,化大明忠臣為自己所用,又以監國的名義大肆封賞麾下將士,讓很多前些日子還是街頭無賴,後腳就成了大明官員的,大大的穩定了軍心。

  又製造恐慌,說我軍會回援北京,大肆報複,又出手大方,錢糧如糞土,用以收買人心……”

  “那都是我們的錢糧!!”

  武將之首的劉宗敏狠狠的道,顧君恩如果會看他們臉色的話,會發現他們那些武將,也一個個臉色如李自成一般鐵青。

  不過,顧君恩是不會管這些的:

  “等等手段下來,雖然不能完全壓製鄭家軍迅速膨脹的所有問題,但也暫時緩解了主要問題,加上鄭家軍將士其實也因為與我們作對,將我們順軍得罪死了,不跟著鄭恩,跟著占據大義的臨時朝廷,落到我們手裏的後果,他們也知道有多嚴重。

  他們也別無選擇。

  當到天津路上打敗了一支烏合之眾,鼓舞了軍心,又因為鄭恩親自殿後,加上詭計百出的部屬暫時抵擋住了亳侯,又意外取得天津。

  有了天津為基,再皇嫡子正式稱監國,封鄭恩為順天侯,建立新明朝廷,明朝廷又取空虛的山東,打通了與南方還忠於明的地盤的聯係,監國再稱帝,鄭恩乘船偷襲關外遼西走廊,全獲清虜水師,以清虜一貝勒一王為明監國稱帝的賀禮、破朝鮮……再到如今直入滿洲。

  看起來隻是表麵上的兵力迅速膨脹,未見應對兵力迅速膨脹之法,但實際上,打到了天津,他鄭恩對於麾下的控製已經不下我等。

  隻因為天津有一支上萬精銳,這上萬精銳都來自於福建鄭家,其統帥鄭森,一揮手,這上萬忠於鄭家的精銳,不管是海師海師都並入了鄭恩的鄭家軍,繼續忠於鄭家的同時,也忠於鄭恩。

  而鄭森得到的隻是鄭恩麾下的幾營烏合,還是借的,事後鄭森將借的這幾營鄭家軍烏合練成精兵之後,又無償還給了鄭恩。

  鄭森就是如今的朱成功。

  再之後才知道,這上萬精銳還隻是第一時間乘快船北上接應他鄭恩的先鋒而已,之後還有鄭芝鳳數萬精銳為接應鄭恩回家的主力,這支數萬人的精銳鄭家主力,又有不少並入鄭家軍。

  最後因為鄭恩,鄭森、鄭芝鳳都留在了河北。

  鄭芝鳳即如今的鄭鴻逵。

  隻是鄭家的支持,鄭恩已經可以說對鄭家軍的掌控力,不亞於天下任何一位將軍對麾下將士的掌控力。

  可就如此,鄭恩還拚命聯姻,又是組建軍官營,又是實行雙副官製,又是建立少年親兵營,多數將領都有子侄編入了少年親兵營,麾下將領家人編入軍官營的更是不勝枚舉。

  並且授田北良田百畝或南水田五十畝、高額到超越古今的軍餉、暢通又迅速升遷渠道、鄭恩的知人善用及每每身先士卒、鄭家軍的常勝不敗等等。

  陛下,還有在座的諸位,您們說,還有誰敢否定鄭恩對於鄭家軍的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