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鄭恩入南京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8      字數:2111
  鄭芝龍上朝還是有些作用的,首先就帶來了鄭恩明日就會入京上朝,匯報河北軍務的消息。

  這聽的是小皇帝歡天喜地,讓李邦華看的是搖頭又搖頭。

  朝會剛剛結束,內閣成員就湊在了一起,內閣會議再次召開,按照地位排序,首輔侯恂、次輔李邦華、閣老馮元颺,馬士英,錢謙益,齊坐一堂。

  內閣當班的庶吉士侍立一旁,做些端茶倒水磨墨提紙的下手。

  不過五位內閣成員並沒有開始會議,而是一個個冥思苦想,他們都在等在江北揚州的江北總督、在內閣地位排在馮元颺與馬士英之間的史可法。

  在傳信全靠吼的年代,史可法所在的位置雖然跟南京隻隔了一條長江,但到達內閣的時候已經是黃昏了。

  “史閣老到!”

  一位庶吉士唱名後,史可法就已經闖了進來,風塵仆仆的樣子,想掩蓋一下,拾回閣老的高雅都做不到。

  “史閣老!”

  “史閣老!”

  一片問候聲下,另外五位內閣成員來了精神,性格如火的李邦華在首輔跟史可法寒暄問候完之後,就直奔主題的道:

  “大軍集結的如何?賬麵上的五十萬大軍到齊了多少?”

  李邦華是沒心思再問到齊了沒有了,四五個月的調兵,到現在還在扯犢子,現在李邦華的心思是能來多少算多少,最少人數上湊個三十萬,聽起來兵力比鄭恩南下的兵力多即可。

  雖然隻是聽起來兵力比鄭恩多,但隻要這三十萬東拚西湊,從未有一天訓練的大軍,隻要不主動出擊,據堅城而守,鄭家軍就沒辦法短時間拿下南京。

  而以李邦華自認為對鄭恩的了解,鄭恩如果不能一舉拿下南京,重新控製朝廷,就不會發動兵亂。

  鄭恩還太年幼,是離不開大明這一張虎皮的。

  一回來就被問這個問題,江北總督史可法很尷尬,關鍵時刻,優柔寡斷又要麵子的性格發作了,挺了挺胸:

  “快了,五十萬大軍的鎮營編製已經到齊,鎮級營級主將也已經都到了,隻是很多將士路上出現了一些小變故……”

  “史總督!史閣老!這都什麽時候了,你就不能放下你南京勳貴之首的身段,來個快刀斬亂麻,果斷一回?!”

  一聽史可法這扭扭捏捏的樣子,李邦華就是來氣,而史可法論身份小皇帝是李邦華的學生、又是從龍功臣,他史可法比不過,論身世,李邦華是江西耕讀世家、書香門第,父親就是尚書。

  在文貴武輕的時下,書香門第本就比武功勳貴門第要高。

  哪怕是比年齡,他史可法也比不過。

  所以李邦華說他,也就說了,史可法是一點脾氣都不能有。

  “實際聚集了多少人馬?”

  李邦華本就等了這麽久,明天一早鄭恩就上朝,那今晚鄭家軍肯定是要到南京了,也就是說,鄭恩大軍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到達南京,將南京給端了,再重新把控朝廷,做曹操第二、趙匡胤第二。

  曹操第二還能保留一點點顏麵,畢竟終曹操一身,都是漢臣。

  如果是趙匡胤第二,那就真的是一切都赤果果了。

  “賬麵上有……”

  史可法還在扭捏。

  “實際上!說實際上有多少!”

  李邦華是真怒了。

  “實際上,實際上,要不我還是說個大概吧!據我軍中幕僚估計,實際上大概有二十萬大軍集結完畢。”

  李邦華是看出來了,實際上有多少,他史可法也不知道,想一想也不能怪史可法,大明哪裏不是吃空餉喝兵血,賬麵上有多少大家知道,實際上有多少,超過部一級,各級主將怕是都不知道。

  李邦華是真的怒了,火冒三丈的那種,口中恨恨的道:

  “我們是精確到十萬,鄭家軍是精確到個人啊!

  據可靠消息,南下的鄭家軍,包括鄭恩本人,是231549人。

  而精銳程度,我軍也完全不能跟鄭家軍比,二十萬大軍,怕是有不下一半拿不動刀槍的、臨時拉過來湊數的流民、乞丐、老者、小兒吧!

  閑話不多說,還請史閣老將大軍全部開進南京城,也別想著將鄭家軍堵在黃淮以北了,隻要給鄭恩一個我們能保住南京不失的姿態,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許之以利。

  相信順天侯還是願意繼續做忠臣,為大明鎮守邊疆的。”

  “次輔說的有理。”

  說話的是侯恂,首輔侯恂別的話說的很少,這句話是沒少說,原因有很多,有李邦華本就如他一樣,心向大明,大家都是為了大明而努力。

  最重要的還是他性格懦弱,坐牢坐怕了。

  對侯恂來說,能保住大明最好,保不住就隱居,再不為大明以外的朝廷賣命。

  “錢某聽從次輔之命!”

  入內閣最晚,地位最低的水太涼先生也表態支持,倒不是他準備背叛鄭恩,事實正好相反,錢謙益已經想好會議結束以後,立馬暗訪鄭芝龍,將內閣會議內容全兜了出去。

  “我等聽從次輔之命!”

  內閣六位,有一半支持李邦華,其中首輔次輔都在,其他三位也隻得支持。

  明軍花了四五個月聚集的大概二十萬大軍,開始渡江,入南京城防守,以應對鄭恩。

  而就在當晚夜半,鄭恩悄悄的入的南京城,說是悄悄,其實就是光明正大從城門入的南京。

  南京有侯恂、李邦華、馮元颺、史可法、馬士英這樣的高層想抵製鄭恩,就有城門守將這樣的基層為了升官,為了鄭家軍高昂的俸祿,為了分田,而給鄭恩開門。

  鄭恩是徑直走長江,從長江邊上的南京外郭城牆上元門入的南京外城,其實也可以走定淮門或者儀鳳門這長江邊上的內城城門,直接入內城。

  不過鄭恩聽說了史可法集結的二十萬大軍入南京的消息,所以選擇先去外城,看看本駐紮在內城又被驅趕到外城的大明二十萬南方軍的樣子。

  上元門的守將就是二十萬南方軍的一員,這位本跟鄭恩不死不休的存在,現在不僅給鄭恩開了門,還當向導給鄭恩講解著南京城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