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聯宋群島/玉蓮衛(萬更三,求訂閱月票推薦票)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8      字數:2326
  地圖上,蘭嶼的南麵卻還有巴坦群島被畫在了上麵,並且標注著聯宋群島,而聯宋群島往年,就是隻畫了一角的呂宋了。

  如此大不一樣的地圖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連鄭芝龍都忍不住多看了幾眼,並且認真的道:

  “眼下的地圖信息,誰也不能透露出去,誰如果透露,我不管恩兒是否講究少殺生多移民。

  在我這裏就是一個字,殺!

  非要再加幾個字,那就是夷三族!”

  鄭芝龍這話是殺氣騰騰,之所以是三族而不是九族,是因為鄭芝越餓九族就包括了他一大家子。

  而鄭芝龍如此,除了鄭癡兒不明所以,其他人都是知道的。

  隻因為如此精確的海圖實在是太重要了,關係著整個大員島的布防,且蘭嶼至聯宋群島也就是後世的巴坦群島至呂宋島,這本就是一張通往南洋的航線圖。

  航線圖在如今的大航海時代,足矣讓各國集海商、海盜、海軍為一身的航海者,為之瘋狂了。

  簡單來說,沒有航線圖,在沒有導航係統的大航海時代茫茫大海之上,又充滿了海浪、大風、大雨等等不定因素,時時刻刻都讓你偏航。

  而在海上偏航,如果不能運氣極好的找到陸地,那麽光補給問題,就足矣讓全船不分貴賤的都喪命。

  鄭芝龍不警告,鄭恩都是要警告的,現在也就沒必要多此一舉了。

  鄭恩指了指地圖上的笨港,沿著笨港畫了一個大圈:

  “這是笨港及笨港衛。”

  又指了指淡水河港、雞籠港,這兩處本是西班牙殖民地,雖然後麵被荷蘭人廢棄了兩年,但也比開墾密林要好很多。

  “這是要新建的淡水衛、雞籠衛。”

  正如大家所料,不過還有一處大家怎麽也想不到,隻等鄭恩指出,隻見鄭恩手一滑,指向了大員島東部:

  “這將是大員島上的第四衛,玉蓮衛!

  我軍已經有船隻前往這裏,並建立了據點,最最重要的是,剛剛登陸勘察地形,就發現了此地的玉石礦。

  而冥冥中有一種預感告訴我,這裏的玉石礦,比世界上任何一處的玉石礦的礦藏都要高。

  所以,此處還隻是據點,我就已經將它命名為玉蓮,並要在此建立玉蓮衛。

  有大量的不願上陣卻願幹苦力的朝鮮籍在,相信不用多久玉蓮衛所產的玉石,將讓玉蓮衛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玉石加工廠。

  而精雕細琢的玉器,也將成為我們繼絲綢、瓷器、茶葉、香料粉之後,第五大拳頭產品。”

  鄭恩的語氣不容置疑,玉蓮衛也就是後世的花蓮縣,鄭恩清楚記得截至2012年,花蓮所在地區玉礦有60萬噸以上。

  蘊藏量占世界已探明的總量的一半,主要分布在東部山區,花蓮豐田一帶。

  另外還有蛇紋石、玫瑰石、大理石、台灣玉石等礦產。

  所以,這根本就不是什麽冥冥中有種預感,這就是三百年都不變的事實。

  去玉蓮衛勘察的鄭家軍人員,都是在鄭恩的安排下,莫名其妙去的這裏,又莫名其妙的讓鄭家軍兩百萬軍民最強力的探礦人員隨行,本身就說明了大致礦藏地點,這能不勘察到玉石礦脈嗎?

  現在玉蓮衛據點的鄭家軍,還將鄭恩當做神仙一樣的供拜,鄭恩的雕像都搬進了廟宇,玉蓮衛的鄭家軍每天祭拜鄭恩雕像應該說神像,比拜滿天神靈還勤。

  玉蓮衛中的道士兵,搖身一變成了鄭恩神廟的觀主。

  也隻有如此神化,加巨量玉石礦脈所帶來的利益,才能吸引大家去這塊比淡水衛、雞籠衛還遠遠不如的純生地。

  “三千移民二代三代,分三部,除我從軍中調入其中的主將及部分軍官以外,這三千人將有一半作為軍官骨幹。

  按照我們鄭家軍的標準,一部為兩千餘將士,最基層單位為十二人一隊,有隊總一名,隊副一名,精銳隊還將設有一兩名伍長。

  而隊以上,為雙副官製。

  如此每部光隊總隊副加各級副官,就需要四百餘,三千移民二代三代將士的一半就是一千五,再分三部就是五百。

  填充進去,再有不足,編入文職,保證每一位最少都是副隊總。

  所缺的普通將士,將由笨港歸化土著男丁中,補充一部分,荷蘭人在島北留下的幾百土著兵也編入其中,再從笨港開拓軍團中,篩選之前得過疫病,又活過來的將士,編入其中。

  保證隸屬於三衛的三部人馬,保持滿編,並且每一位都是適應了大員島的氣候,這樣的一部,將享受鄭家軍正兵的待遇。

  也就是三兩的月俸加同等的戰時津貼,因是開拓新地,所以將一直享受戰時津貼,並且鄭家軍正兵南方地區,授田五十畝的政策,將最先在衛直屬部將士身上落實。

  簡而言之也就是將衛直屬部,打造成各衛的既得利益者,通俗來說就是衛衙門與衛直屬部共同擁有全衛所有人口土地。

  而衛直屬部,不用我們多做提醒,都將成為這些地區,按照西方的說法,就是殖民地。

  衛直屬部將成為各衛級殖民地,最終武力保障。”

  再沒有比殖民地既得利益者,更維護殖民地的利益了,加上本身就已經適應了當地環境,當地最大的疾病困擾已不再是困擾。

  那麽任何人在殖民地鬧事,都是在跟衛直屬部的兩千將士作對,還是生死仇人的那種。

  鄭恩又繼續說道:

  “剩下的一千五百移民二代三代,編入三衛所軍之中,最少都將人等同隊總的衛所軍小旗,主要還是填補三衛管理人員的空缺。

  衛所軍不同於衛直屬部,衛直屬部為鄭家軍正兵,全職兵將。

  衛所軍就是大明衛所軍的改良版,地位相當於鄭家軍輔兵,半軍半農,或者說半軍半民。

  半軍半民的衛所軍,是為閑事操練,農忙耕種,戰時出征,基本與傳統衛所軍相同,不同的是有高昂的月俸,也就有了更勤的操練,不管多忙,每天必須操練一個時辰,逢旬日一小操,逢月一大操,逢季一小檢閱,逢年一大檢閱。

  小檢閱不合格者,記小過,大檢閱不合格者,記大過,三小過為一大過,三大過為開除軍籍。

  半軍半民則是,衛所軍亦可為工匠,為船員,為商人等等,從事各行各業,隻要不耽誤每日、每旬每月的操練,又能在逢季、逢年的大小檢閱合格即可。

  當然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比如出現了軍戶傷殘無法操練,但要特殊對待,必須上報於我過目,我再視情況下派專員調查。

  而入開拓軍團的,更是能最少擔任副百總一職。

  每個需要開拓的衛,都是要設有開拓軍團的,以一萬到五萬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