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漢奸公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7      字數:2121
  離開密雲水庫的時候,鄭家軍隊伍多了很多人,如鄭恩身邊跟了個嬌滴滴的密雲團練最大宗族勢力家主楊開忠之小女楊氏。

  好吧,離三千佳麗又進了一步。

  除了楊氏,還有很多鄭家軍將領在喝醉的時候,被團練將領們趁機塞了女兒、侄女、孫女,甚至一些普通的鄭家軍將士,在暴露了單身狀況之後,也是被對方普通6的家庭塞了女子。

  一時間倒是很多上千鄭家軍將士脫單了,還是有了正妻的那種。

  至於為何值班的鄭家軍將士不阻止,這種事誰會去阻止,誰阻止了,先不說那些本就單身的鄭家軍將士,連小妾十多個的鄭恩都會跟他急。

  這是要妨礙鄭家軍正兵與團練一家親啊!誰阻止就是最大的犯罪。

  除了上千的女眷,還有很多有了對應的團練官職,但依舊獨立的頭領們,很多都送了家中子侄,求鄭恩護送到安全的海外。

  倒不是索要人質,而是這些頭領們主動提出的,為了是以防萬一保留一絲血脈,如最大的宗族楊家,就有五十餘年輕子弟會去鄭家軍控製的海外。

  少他們這些子侄不算什麽,這些子侄也多是庶子,或者家中兄弟多的,根本無法起到質子的作用。

  但密雲團練將領卻是知道,萬一出了滅頂之災,也不至於斷了香火。

  鄭恩忙著以北直隸總兵的身份,第一次走遍北直隸的千山萬水,給山中、湖中的抗清團練們封官送補給,並促進鄭家軍與團練一家親,還有就是護送這些團練的火種去安全的海外。

  順軍主力,還有鄭家軍主力,卻是忙著攻城拔地,半個月過後,整個北直隸所有縣級及以下的地盤,全被明軍與順軍占領。

  隻剩下城高點的州府,包括北京。

  出了州府城中的百姓,縣及鄉下的百姓,都開始在明軍順軍的組織下,成群結隊的往東麵海邊遷移。

  徑直入海的河流上,更是各類小船乃至木筏密布。

  北直隸作為都城所在,再是遭受清兵六次劫掠,依舊是人口數以百萬計。

  如今除了州府城中的、願意一大明團練形式留下來抗清的,餘等都在主動、被動的情況下,往鄭家軍控製的海邊遷移。

  大有將整個北直隸的人口都遷走的意思。

  至於順軍,在半個月的攻城拔地中,主帥李過已經明白,順軍已經失了北京的民心,也就沒有了內應,而大點的州城,如果沒有內應開門,都是順軍很難攻下的。

  更何況是根本不可能有內應的北京,所以每攻下一座縣城,一個鄉鎮乃至村莊,順軍做的就是發揮流寇的本性劫掠一空,又因為與鄭恩的協議,所以盡量不出現人員傷亡,用百姓跟鄭恩換物資。

  流寇出身,不事生產,又屢屢受挫,沒地方劫掠的順軍,已經出現物資短缺的現象了。

  用用不上的、不忠心的人口換緊缺物資,再好不過。

  如此,北直隸就出現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遷移。

  直到十二月初,北直隸早已經進入了寒冬,白茫茫的華北平原,幾乎成了千裏無炊煙,也就是幾乎成了千裏無雞鳴的現象。

  持續了一個多月的遷移,讓北直隸州府城外,隻剩下編入大明直隸鎮團練,而又躲進大山大湖的抗清遊擊營團練們,或者是極少數不願接受團練編製,又不願意離開故土,躲起來的百姓,或者是順軍明軍,再無其他人煙。

  一座座縣城空蕩蕩的如同鬼城,整座城不見有幾個遊蕩的百姓,一個個鄉鎮村莊人去樓空,隻剩下野獸在嬉戲。

  鄭家軍治下多了近百萬漢人,一時間有些接濟不過來,還好秋收剛過,北直隸的糧食又不可能種在城中,所以都化為了明軍順軍所有,而使得近百萬漢人得以勉強過冬。

  冬天北風呼嘯,一船船的朝鮮開拓者們,乘船南下大員島,冬天蚊蟲蟄伏,瘴氣、瘟疫等到一定的控製,正是開墾的好季節,也正好給多出來的近百萬漢人騰地方。

  來年開春,鄭恩與南洋諸殖民地公司及總督,都有無上限購食物的協議,在發生殖民地衝突之前,南洋本就囤積無數年的食物,將有源源不斷的食物乘著南風北上,送來一船船的食物。

  前景一片大好的鄭家軍,對應的是悲催的清兵,特別是漢奸軍們。

  北直隸永平府盧龍縣是府城所在,也是漢奸軍繼三順王之後,又一個做了大漢奸的續順公沈誌祥的駐防區。

  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大部分的八旗漢軍,都躲進了北京城這個刺蝟加龜殼裏。

  卻有極少數的八旗漢軍還留在北京城外的州府大城,還有重要關城之中。

  永平府是北京溝通關外最近的路,自然需要一個資曆高、忠誠度高的八旗漢軍將領鎮守,因為是防守,能力倒是要求不高。

  漢奸三王都有更重要的地方守,而剩下的沈誌祥就是最好的人選。

  同樣是漢奸,還是即三順王之後,第四個帶大部隊降後金做漢奸的,所以得封的也高,僅次於三個漢奸王的漢奸公,還入的是正白旗漢軍。

  不過不同的是,三順王都是被腐朽的大明官紳給逼上絕路而造反的,而沈誌祥卻是未受迫害,還官運亨通,年紀輕輕做到了武將之首的總兵,卻主動投了後金皇太極,做了漢奸。

  所以,鄭恩在訪遍抗清團練打遊擊的山區、湖泊區,以及大軍攻占完州府以外的地盤,並完成了人口遷移之後,第一個就找到了沈誌祥守的永平府盧龍城。

  盧龍城內外,剛剛下過寒冬的大雪,裏裏外外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北風呼嘯,吹在人身上就像是刀割一樣,古往今來這種天氣都不是什麽行軍打仗的日子,可偏偏這個冬天,戰事卻要在盧龍城爆發。

  雪白的盧龍城外大地上,連天的日月同輝旗,穿插著少數“鄭”、“黃”、“曹”、“沈”字將旗,眾多旗幟之下就是河北六大帥的明軍將士。

  其中鄭家軍卻是隻打日月同輝旗,沒有打出一個“鄭”字或者“朱”字將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