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一心坑隊友的洪承疇(中)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7      字數:2118
  楊村山坡鄭家軍陣地,突然犬吠聲連片,整個鄭家軍也隨之動了起來,就在外藩蒙古十位旗主覺得突襲失敗,要撤的時候。

  北麵,突然響起了喊殺聲,幾乎同時,東麵也響起了喊殺聲。

  並且火光衝天,火銃聲不斷。

  “黎明前的襲擊開始了?”

  一個外藩蒙古旗主發出疑問。

  “管他呢!將那些隨軍的八旗漢軍、綠營兵全趕上去,情況有利即攻,情況不利,滿洲人也怪不了我們了!”

  八旗滿洲頂多就算大哥,剛剛打服外藩蒙古這個小弟,還不算主從關係,外藩蒙古隨軍入關的主要目的。

  一是為了響應大哥的號召,免得大哥又來教訓他們不聽話。

  二是為了每一次都勝利的從關內劫掠分潤的大量錢財物資人口。

  忠心自然談不上,如果有機會,有更大的利益,反咬一口都是正常,大不了吞下好處之後遠走高飛嘛!

  八旗滿洲是漁獵民族起家,現在都到富三代了,漁獵還能記得多少呢?

  而蒙古人可一直沒有忘記遊牧,並且明滅元之後,再次恢複成了純正的遊牧民族,並一直保持著。

  遊牧的他們,世界那麽大,哪裏不能去,得罪了八旗滿洲,大不了不再漠南甚至漠北待了,去西域,去中亞,乃至西亞都是可以的。

  所以,占便宜可以,有好處就上,有壞處自然就是躲了。

  話說另一頭,八旗滿洲在譚泰的帶領下,真有馬踏鄭營的意思。

  八旗滿洲上萬騎,多數還是半重甲騎兵,超過一成是人著三重甲、馬披馬甲,常規的明軍別說十餘萬,就是五十餘萬也該破了。

  不過踩著八旗發家的鄭家軍就不同了。

  本就已經醒來,偷襲自然效果打了對折,鄭家軍又有軍犬,提前就已經犬吠預警,這又打了個對折,緊急集合又是鄭家軍飽受折磨的訓練項目,應急反應速度是這個世界上任何部隊都不能比的。

  自然而然的,清兵的這次偷襲,更光明正大的進攻,沒有什麽區別了。

  壕溝之後是籬笆,籬笆之後迅速完成集結列陣的鄭家軍,鄭家軍可能衣衫不整,但兵甲鞋子俱全,當然沒有甲的另算。

  麵對這迅速集結列陣,且早睡早起精神飽滿的鄭家軍,譚泰那是一看就知道偷襲無望了,不過本就是打掩護的譚泰也沒想著真正的發起強攻。

  一揮手,隨軍的兩三千綠營,被幾百八旗漢軍押解著,發起了進攻。

  一人兩根火把,也將夜盲症的影響降到最低,不過就這進攻,在一重重壕溝木刺麵前,還有嚴陣以待的鄭家軍麵前,怎麽看都是無力的。

  鄭恩與戰術指揮主帥甘輝被驚動了,因為這邊看旗號,多是八旗滿洲,所以來到了這邊,人剛到,東麵營區一匹快馬送來了一封密信。

  “報!侯爺!加急密信!”

  這是一根看起來很普通的羽箭,不過羽箭的尾部羽毛是紅色野雞翅膀羽,並且看起來裝的時候有些裝偏了,小小的特征表明了他的特殊寓意。

  鄭恩去掉了捆綁尾羽的繩子,將羽箭就縫隙一分為二,取出了細長的又牢固的絲綢,上麵書寫著米粒大小的字。

  “信是怎麽來的?”

  “回侯爺,是東麵襲營的清虜,一位身穿道袍的男子,一箭射中了我軍一位朝鮮兵的眼眶揚長而去,而留下的那根我們天地會特殊標誌的羽箭!”

  “好!我知道了,通知下去,下半年的特殊標誌是投槍為主體,投槍的槍頭帶勾,固定槍頭和槍杆的布條為黑色,槍尾為手折的斷口。

  羽箭為主體的特殊標誌下半年繼續使用,直到明年徹底棄用改為投槍式。”

  天地會並沒有就此散去,而是轉為了地下,其中河北各地,當初領了鄭恩錢糧的山上團練,就多是天地會成員。

  看完信的內容,鄭恩跟甘輝簡單耳語了一番,甘輝靈光一閃,有了注意,一道道命令下達。

  北麵針對八旗滿洲的布防出現了一些變化。

  數千炮灰,越過壕溝,推倒了籬笆,對上了讓他們七天都攻不下的鄭家軍,不過這鄭家軍不知怎麽了,非常的慌亂,而本早該開炮的佛郎機炮、紅夷大炮還在往這邊推,一副沒架好炮的樣子。

  看起來嚴陣以待的鄭家軍,卻嘰裏呱啦的說的全是朝鮮話,言語中滿是慌亂,將幾千炮灰整蒙了。

  這次負責領隊偷襲的是懷順王的侄兒耿繼青,作為懷順王的親侄兒,這次領兵假裝偷襲有鍍金的意思,在真滿洲主子麵前,他這個二代是有說的上話的份的。

  這一看事情不對,感覺他自己試探出了鄭家軍“外強中幹”、“隻靠大炮,沒了大炮什麽都不是的事實”,連忙安排炮灰們繼續進攻,他耿繼青連忙回去給主子們報戰機了。

  “譚泰主子!譚泰主子!鄭家軍外強中幹,大炮來不及準備,擋在年前的都是繡花枕頭朝鮮兵,我們大清鐵騎的機會來了!

  譚泰主子,鄭家軍外強中幹……”

  耿繼青一邊嚷嚷著,一邊往回跑,譚泰一聽,那還得了,跟了洪承疇多久,就憋屈了多久的他,都快忘記了骨子裏的滿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上萬八旗真滿洲鐵騎,還有十餘萬炮灰,竟然處處碰壁,這讓譚泰怎麽也接受不了的。

  而之前又被刺激到了,現在麵對耿繼青報告的戰機,連《三國演義》都沒看過、大字不識一個的譚泰,隻是稍微想了一下就大手一揮:

  “八旗滿洲前進!”

  不過多年統兵廝殺,跟過皇太極又跟了多爾袞的譚泰,也是有些理智的,隨即就命令:

  “控製馬速,小心壕溝,聽我命令再衝鋒!”

  可能真如耿繼青說的那般,八旗滿洲說不上快的行軍速度,還要躲避壕溝,都爬上了坡頭,跨過了鄭家軍早已不成樣的籬笆,來到鄭家軍軍陣麵時。

  鄭家軍才“剛好”從炮灰們的進攻下反應過來,列了一個個方陣。

  不過下達命令的雖然是漢話,但相互間嚷嚷著的是朝鮮話,暴露了他們朝鮮兵的身份。

  譚泰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