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大明珍島保衛戰(一)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6      字數:2088
  可以收割的莊稼已經收完,還未成熟的莊稼在毀掉一些之後也全部保留了下來,雖然不多。

  大明鄭家軍——清與朝鮮聯軍,都已經部署完畢,就在這一天上午,代表秋天快要到來的北風,開始從大陸內地呼嘯而來。

  忠清道右道海港,慶尚道右道官道,一個借著北風,紙麵上的十萬大軍順風南下,一個借著官道,紙麵上的五萬大軍急行軍趕來。

  就在這一天,北風還沒有停,天也還有一個時辰再黑的時候,紙麵上的二十萬朝鮮大軍,與上萬滿洲韃子、蒙古韃子,於珍島對岸海港完成了集結。

  遍布整個海麵的船隻,有朝鮮最大型的板屋船,也有朝鮮最出名的龜船,最多的還是大大小小的漁船。

  倒是中式四大船型,隻有寥寥幾艘的福船、沙船,還是小型的,能出海航行遠點的也就這幾艘了。

  不過架不住船的總數量多,還有就是珍島近在咫尺。

  聯軍主將敦拜於碼頭之上看了看天色,哪怕隻有一個時辰就天黑了,依舊霸氣十足的大手一揮。

  “進攻!”

  實際上不下十萬的朝鮮兵,乘坐著各種各樣的大小船隻,在孫暈船想對較輕的索尼指揮下,向珍島發起了進攻。

  十萬朝鮮兵,數千船隻,從珍島碼頭香港望去,那是鋪天蓋地望不到邊,也就是香港水寨本身就連接可以容納五千駐軍的堅固星形城堡,才讓珍島的五千軍官團,五千敢死營,有那麽一點點底氣。

  五千軍官團是鄭家軍的最精銳,沒有之一。

  五千敢死營是由先後從鄭成功、鄭鴻逵兩人船隊,抽調的外籍軍一千,加通過船隻來往,已經增加到了三千的倭國浪人,漢人隻有一千,還是從八旗漢軍俘虜、關寧軍民中,抽調出最精銳、思想覺悟最高的。

  由此可見,五千敢死營同樣精銳。

  鄭家北海艦隊出擊迎戰,十多艘福船,十多艘鳥船,船雖然大,但在數千朝鮮船麵前,顯得是那麽的單薄。

  北海艦隊草草的向蝗蟲過境的朝鮮船隊發射了一輪炮彈,扔下了幾十顆鉛彈之後,在朝鮮槳帆船,人沒疲憊前的超快速度下,“被打敗”,“被驅趕”。

  旗開得勝的清與朝鮮聯軍,剛剛向香港靠近,港口入口兩側懸崖峭壁上的碉堡式,十門紅夷大炮同時轟鳴,炮彈在朝鮮船隊隊形激起一道道水花,不時有朝鮮船隻中招。

  在紅夷大炮麵前,哪怕是朝鮮最堅固的龜船,依舊是木屑紛飛,破出一個大洞。

  中一發炮彈就船體進水,是為正常現象,因為這朝鮮內部自稱的,號稱全世界最堅固的龜船。

  其實是用來跟倭國全是破爛船的倭國船、還沒有大口徑大炮的倭國海盜交戰。

  簡單來說,龜船的裝甲是用來防止倭國又破又小海盜船衝撞攻擊、跳幫接舷戰、遠程小口徑土炮、倭國火銃的。

  對於防紅夷大炮,李舜臣發明龜船的時候,根本就沒考慮過這個,當時整個倭國,都不一定有紅夷大炮呢!

  龜船被一炮擊穿,驚動了朝鮮主帥,也驚動了索尼。

  站在一艘朝鮮主帥再三肯定,是全天下最堅固、最安全的一艘龜船上的索尼,看著完全可以封鎖整個香港港口的兩側炮台碉堡,再通過望遠鏡看到了將港口納入紅夷大炮射程之內的奇怪城堡。

  “轉向他處登陸。”

  說完索尼就回去床上躺著去了,索尼隻能說是進攻大軍中韃子暈船最輕的一位大將,但不表示他就不暈船,正常情況下,非必要,索尼都是躺在船艙的床上。

  其實索尼也不懂什麽海戰,而朝鮮主帥就更別說了,海陸戰都不會。

  朝鮮會打仗的將領,要麽在清國手裏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一小部分還對朝鮮朝廷陽奉陰違,在他們之中,聯明抗清,比給清國當奴才的呼籲更高。

  兩個不會打海戰的主帥,領著十萬湊數的農夫,放棄攻打嚴陣以待、有城有寨的香港,而選擇其它連水寨都沒有的灘塗、沙灘登陸,是最明智的選擇。

  珍島可不止香港一處可以登陸,這跟遠離大陸,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的可登陸點,餘等全是懸崖峭壁的鬱陵島,有著巨大的區別。

  當然,像珍島這種中大型島,滿是可以搶灘登陸的點,才是常態。

  繞過香港以後,果然找到了寬敞且沒有水寨的登陸點,就在朝鮮兵劃槳的小船開始登陸的時候,一直觀察著他們動向的鄭恩,與甘輝、鄭渡一同,領著一千騎軍官,還有田川在良領著的三千敢死營,趕到了這裏。

  朝鮮兵已經讓小船開始登陸,而鄭恩不可能在每一個登陸點都布置紅夷大炮,並且紅夷大炮還是難以移動,直接布置在野外。

  布置在野外的紅夷大炮,乃至重型佛郎機炮,如果來不及運走,那麽都會成為清國與朝鮮聯軍,攻打已方的重器。

  四千將士就敢迎戰十萬大軍,單從膽量方麵來看,就可以看出有多精銳,軍官團再怎麽說,也最少經曆了四個月的頻繁戰場廝殺,以及不交戰也不忘超強度訓教。

  而敢死營的作戰經驗更足。

  “列陣!列陣!”

  “海上不可能著甲,正是火箭全力發揮的時候,火箭準備!”

  “輕型佛郎機炮陣地,掩藏好,同時裝填散彈!”

  一條條命令有甘輝下達,而鄭恩繼續衝到人形自走“騎士光環”,鄭渡卻是成了絲毫不離開鄭恩身邊的保鏢一樣的存在。

  灘塗很寬,朝鮮船隻攻打的麵積也很寬,一千軍官,有八百人手一杆火銃,列出了一條空隙極大的橫隊。

  與不再裝備火銃,最多裝備射程不遠,跟近戰兵器沒有區別的三眼銃的敢死營。

  敢死營人手一捆火箭,與軍官火銃兵交錯。

  剩下兩百軍官,卻是操弄著三十餘門輕型佛郎機炮,五十台百虎齊奔火箭車,並且還隱藏在後麵,同樣一字拉開。

  薄薄的橫隊,就是此處鄭家軍,應對敵軍十萬聯軍的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