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黃河之北六大帥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6      字數:2261
  前軍左都督左柱國光祿大夫少保直隸總兵順天侯,就是如今的重建頭功鄭恩的官方身份了。

  南安伯的爵位朝廷授予了重建大功臣朱成功,任山東團練總兵。

  鄭芝龍的爵位也成了大員侯,依舊是福建總兵,鄭芝龍是怎麽也不會放棄福建的。

  同時重建功臣鄭芝鳳,在南京開恩科的時候中了武進士,改名鄭鴻逵,封靜海伯,任天津團練總兵。

  原天津總兵曹友義,封海豐伯,改任山東總兵。

  登萊總兵沈廷揚,封文登伯。

  值得一提的是鳳陽總兵黃得功,因為鄭恩利用對朝廷依舊龐大的影響力,調任天津總兵,因為他沒有曆史上對於南明新帝的定策之功,依舊還是靖南伯。

  總兵高傑因為南逃獲罪,又因鄭恩求情,將功贖罪,調任登萊總兵,無爵位。

  鄭恩、鄭成功、鄭鴻逵、沈廷揚、曹友義、黃得功、高傑,是為黃河之北,時人口中河北六大帥。

  ————

  前軍左都督左柱國光祿大夫少保直隸總兵順天侯,是有一定的水分的。

  實職本身依舊還是直隸總兵及順天侯,而直隸總兵卻是虛職,因為直隸是指北直隸,而北直隸在清國手裏。

  順天侯也是虛爵,順天府都在清國的手裏,你去哪裏當順天侯去?

  說白了還不如實封的南安伯呢?

  不過也不能完全說是虛的,因為鄭恩打下的海外之地,包括廟島列島,已經實封為順天侯的藩地,鄭恩是虛的順天侯,是為實際的海外順天藩侯。

  廟島列島改為直隸鎮廟島衛。

  實際上新南明光武朝廷,隻用了一個廟島列島,來封賞鄭恩這個朝廷的重建頭功。

  而鄭恩本身也就剩下少保升太保、侯爵升公爵,唯二的提升空間了,餘等都升到了頂級。

  升官隻剩兩個小小的空間,賞錢,整個光武朝廷還要鄭家來補貼財政,鄭家軍,及鄭家剩下三鎮人馬的軍餉,還都是鄭家自行補貼的。

  沒拿過朝廷一兩銀子。

  升無可升,賞無可賞,放在鄭恩前世看過的曆史小說裏,也到了快完本的時候了,但鄭恩知道,在他這裏,一切才剛剛開始。

  因為鄭恩的眼界,從來就不是鎖定在華夏的一畝三分地,而是整個世界。

  ————

  珍島,天氣風和日麗,海上還有徐徐的北風吹到島上,吹的小麥都開了花,又笑彎了腰。

  看小麥喜人的長相,表明豐收的秋天快到了,氣候又是不冷不熱,大好的天氣。

  珍島上的軍民卻並沒有享受好天氣的心情,更沒有即將到來的豐收喜悅。

  “快!快!將農田莊稼就地掩埋!”

  “別看了,又不是早熟的番薯、洋芋、番麥!再說番麥、番薯、洋芋,都收割了,不就是一些小麥嗎?

  今年掩埋了,明年更肥沃!

  不掩埋也會被韃子搶了去!”

  說話的是鄭家軍珍島衛指揮使朱純八,衛指揮使都這麽急著指揮島上駐軍,毀壞掩埋莊稼了,可想而知事情有多麽的緊急。

  環島巡視的直隸副總兵,鄭家軍麾下第一大將甘輝正好巡視到這裏,一位珍島衛新編的衛所軍小軍官急了,將鋤頭一扔就衝到了甘輝的隊伍之前跪倒在地。

  “副帥!副帥呀!您就勸勸衛帥吧!您說今年這莊稼這麽喜人,眼看過一兩月就可以收割了,哪怕隻是過一個月,收割之後的收成,也比小的這幾年在順天府種的收成好啊!”

  這個衛所小軍官是真的急了,前幾個月還是世世代代京城郊外佃農的他,好不容易跟了個好主子,不僅升了官,還可以重操最擅長的舊業——種田。

  到了珍島衛之後,又運氣極好的成了第一批鄭家軍授田的人,雖然從募兵—正兵軍官,轉為了世襲軍—衛所軍軍官,但不分職位高低,授田衛所軍人均三十畝的軍田確實實打實的啊!

  眼前這衛指揮使朱純八帶人填埋的莊稼,正是屬於他的,雖然不是他種的,但也已經是他的了呀!

  甘輝剛要解釋一番,周圍突然響起了問好聲。

  “拜見侯爺!拜見軍師!”

  “拜見侯爺!拜見軍師!”

  ……

  問好聲連綿不絕,語氣中滿是崇拜。

  來人中的侯爺自然就是順天侯鄭恩了,而軍師則是鄭恩回天津之後,非得跟隨的二哥鄭渡。

  “參見二公子、公子!”

  甘輝也是行禮,鄭恩擺擺手,示意不用客氣,至於鄭渡,看甘輝的眼神滿是怨恨和責怪,這個其實鄭渡也見怪不怪了。

  並且此時此刻的甘輝見了鄭恩,確實很是愧疚。

  “這是怎麽了?這位小將遇到什麽問題了嗎?”

  小將是官職小的武將的意思,不是說年齡小,第一批授田的鄭家軍有三個特點,一就是上了年紀,二就是軍事方麵能力缺乏的軍官優先,三就是自願入隸屬於順天侯食邑的世襲衛所軍。

  這個衛所軍與以往的衛所軍製度有些區別,最大的區別就是,不分官職大小,隻根據地域的不同,授理論上價值同等的田。

  還有就是衛所軍官職不可世襲,不過衛所軍官有提拔下級的權力,自己提拔自己的兒子做自己的下級還是可以的。

  如衛所百戶,提拔自己的兒子做低三級的副總旗,那是可以直接提拔之後再往上報備即可,至於提拔自己的兒子做更高級的總旗、副百戶,那就要相應的軍功了。

  而且,你上級也有兒子,另外如果提拔為副官還好,如果是正官,沒有相應的能力使得治下出了事,那是要提拔者與被提拔者連坐的處罰的,搞不好就是父子一起丟官。

  珍島衛的已授田的衛所軍,就是人均三十畝,以旱地居多,以軍官居多。

  當初鄭家軍擴充太快,提拔了大量的軍官,比如前一秒還是街頭乞丐,下一秒就因為作戰勇猛,而成了鄭家軍軍官的。

  但勇猛是職業等方麵的原因,實際上沒有帶兵的能力,也是實打實的文盲,之後幾個月的作戰加理論課,發現沒有這方麵的興趣和天賦,但又確實沒有犯過什麽過錯。

  這個時候正好將這些軍官給妥善的安置下來,給更多有天賦有能力的人騰位。

  這些轉為世襲衛所軍的軍官及小卒,拿著比鄭家軍正兵,低於三倍的軍餉,同時不分職位高低,還有三十畝免稅三年的軍田。

  低於正兵三倍的軍餉,也比的上曾經的天下共主李自成麾下最精銳的老營兵月俸高了,而且還有老營兵們所沒有的軍田。

  軍田可以租不可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