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第一塊殖民(加更求訂閱)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6      字數:2097
  曹友義、高文采、陳奇瑜、吳甡,統禦恐韃症降到可以跟韃子打守城戰的複仇營,以及本就不怕韃子的海師陸戰隊精銳。

  憑借本就有水寨,占領之後又仿佛加固防禦工事的龍港,跟韃子打守城戰,那是直接從新附漢奸軍→關寧漢奸軍→八旗漢軍→八旗朝鮮→外藩蒙古。

  最終打到八旗蒙古的時候,直接從白天打到了黑夜,差點就打通關了,側麵體現了,清兵本就不是什麽戰無不勝,特別是攻堅的時候。

  因為實在太疲憊,加上敵軍太多,新附漢奸軍已經休整完了。

  不想再重新輪一圈,而且還不一定能輪到真韃子,最後,曹友義四人,領著麾下將士,借著寨內的船隻,從容出海,順便還將水寨給燒了。

  也就是說,曹友義、陳奇瑜、吳甡,是因為參戰了,還是跟韃子的主力之一作戰,才沒有機會提前回朝廷。

  這個時候,龍港並肩戰鬥過的四位,正在親自參與龍舟比賽,各領一艘賽著龍舟。

  鄭恩走到了終點,等他們即可,還別說,四人年紀相仿,也就高文采年輕些,但也有三十了,餘等三位都是半百的中年。

  陳奇瑜、吳甡還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的文官,這個時候,四人又想回到了戰場上一樣,光著膀子將戰鼓敲得碰碰響。

  最後,不知道有意還是無意,四艘龍舟同時到達終點,四個並列第一,下一名直接第五。

  四人剛下船,就看到了等待他們的鄭恩,一邊擦汗,一邊整齊的走了過去。

  “初夏涼風依舊,大洪,給四位大明忠骨披上外衣,如今大明正值風雨飄搖,可不能少了四位忠骨的支持。”

  鄭恩的關心,讓四位很是感動,忠骨二字,每說一次,都直刺四人之心,吳甡、陳奇瑜、曹友義、高文采,兩文兩武,哪個不是鐵骨錚錚,哪個又當不起忠骨二字?

  正因為這樣,才有了龍港與超過十萬清兵打平的友好合作。

  這個時候,四人齊齊恭身作揖:

  “大帥!您才是大明最大的忠臣啊!”

  就這樣,五人圍繞著忠臣、忠骨,相互寒暄著。

  鄭恩知道,自己是不是忠臣無所謂,但在這個民族存亡的時刻,一定要不惜一切辦法,團結一切力量,別看剛剛斬獲了韃子十七個牛錄,但這每一個牛錄的斬獲都是有蹊蹺的。

  每一次,都是六千六百,應對韃子一個被李自成打殘的牛錄,這一切,鄭恩不能忘。

  正真正麵交鋒的時候,就是龍港防禦戰一樣,打來打去,你都不一定能見到真韃子,所以韃子主力之一,一回援,自己就得退出遼東了。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忠不忠明不重要,等到解決了韃子之後再說。

  所以才有了現在這個,看起來比誰都忠明的自己。

  寒暄了一會兒,又說了一些忠骨的話,最後在高文采的詢問下,鄭恩先將鄭芝鳳、鄭聯這支勤王兵,及五月初九登基的事告訴了這四位,四位別提有多高興,一個勁的誇鄭家滿門忠烈。

  聽的鄭恩總覺得怪怪的。

  不過正事要緊,鄭恩拿出了朝鮮使團的信,有點哭笑不得的道:

  “四位大哥,你們先看看,一邊看我一邊跟你們說!”

  就在剛才互吹忠骨的時候,包括陳奇瑜吳甡在內,鄭恩都將關係發展到大哥相稱了。

  書信先落到了曹友義手裏,陳奇瑜吳甡排在了後麵,這個天下大亂到了頂點的時候了,再講文貴武賤,那真是腦袋有些毛病了。

  況且曹友義現在也封伯了,龍港打平十萬清兵從容而退的消息,剛上報朝廷的時候就封的。

  如今重建的朝廷一共封了三個伯爵,鄭芝龍、鄭恩、曹友義。

  世襲爵是超品,身份本就超然。

  就在曹友義看信的時候,鄭恩對另外好奇的沒有了修身養性之說的三位說到:

  “簡單來說,朝鮮使團在副使王曉的一番操作下,超額完成了任務,朝鮮西南角的珍島,連同周邊大大小小三四百個島嶼,超過800平方裏,正式從朝鮮手裏購的,成為我們大明的珍島衛。

  並且貼近珍島衛的朝鮮海南郡,如今在他們郡守的帶領下,全麵向珍島衛開放,並全力支持珍島衛。

  不過……”

  800平方裏,是鄭恩從400平方公裏換算而來的,可吳甡等人依舊聽的是懂非懂,但可以感受到有多大。

  而,這是萬曆以來,大明從未有過的開疆擴土了,大明忠骨聽的是由衷的替大明高興。

  如今又正值新皇登基,這風雨飄搖的時候開疆擴土,可是有著極強的涅槃重生的意思,這是要中興啊!

  “為王副使喝彩!為大帥喝彩,為我大明喝彩!”

  曹友義也不看了,四位忠骨齊聲喝道。

  “鄭帥大帥,您對大明真是……”

  鄭恩擺了擺手,阻止又要開始你儂我儂,你愛大明,我也愛當你的戲碼。

  “不過,福禍相依,駐朝鮮的韃子也被驚動了,如今駐朝鮮韃子,正在糾集了傾向韃子的朝鮮軍,準備攻打珍島衛,並且要索回他們朝鮮國王將珍島衛賣給我們大明律的詔書。

  而且,買島的錢還不打算還!”

  “絕不可以!”

  “不可能!哪有這好事!”

  曹友義、高文采最先沉不住氣,幾乎在鄭恩話落音的時候,兩位武將就出聲了。

  陳奇瑜、吳甡,到底是經過大風浪的人,也曾經都位極人臣,比兩位武將更注意形象,兩位文臣對視一眼,在陳奇瑜謙讓的眼神下,本就曾經做到官職更高,達到次輔的吳甡,小聲的開口問道:

  “鄭帥,對於珍島衛,您的意思是?”

  吳甡是剛剛經曆大難的老官員,一手“太極拳”加“旁敲側擊”,是滾瓜爛熟。

  鄭恩知道吳甡在試探自己的態度,幾個月前還在從次輔跌落到發配邊疆的前車之鑒,讓吳甡不得不小心。

  不過鄭恩也從吳甡的眼中,看到了隱藏深處的蠢蠢欲動。

  鄭恩露出標誌性的微笑,還有那標誌性的成竹在胸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