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天津開府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5      字數:2096
  一聽國姓爺是自己大哥,太監不知咋想的,又補充道:

  “南安伯尊重兄長,鄭森確實又有拿下天津之功,殿下可以同賜國姓。”

  監國哪裏在乎這麽多,他隻想著鄭恩做自己的一家人,爽快的答應了。

  “好!寡人現在就賜南安伯兄長鄭森,還有南安伯本人為國姓。”

  “要不兄長為朱成功,我為朱永忠吧!”

  鄭恩眼看國姓的因為拍馬屁的太監,變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幹脆連名字都請賜了。

  在監國的點頭之後,太監就開始修飾一下大聲宣讀:

  “監國與南安伯及其長兄鄭森一見如故,宛如親人,特賜二人國姓。

  南安伯賜姓名朱永忠,鄭森賜姓名朱成功。”

  這就成國姓爺了,還是一門雙國姓,還沒出場的鄭森,不,應該說鄭成功,聽到四方傳讀,有些懵。

  台下的內閣及百官也有些懵,這跟商量的不一樣啊!

  倒是三十萬軍民在歡呼。

  “朱永忠!朱永忠!朱永忠!”

  軍民的歡呼聲一浪接一浪,別說,這名字聽著還挺順耳的,特別是內閣的李邦華,還有陳奇瑜、吳甡、馮元颺等人。

  一旁同樣被賜姓名的鄭成功就像順帶的一樣,並沒有人為他歡呼,不由生出大丈夫就當如此的想法。

  不過這對鄭恩來說,就是個小插曲,鄭恩也不感覺自己有多忠明,確切的說忠還是永忠的,不過忠的是幾千年的華夏,根正苗紅的華夏。

  不過話說回來,忠明這個招牌在民族存亡的時候,還是有些用的,並且,大明對於華夏確實有再造之恩。

  自己又想遠了!

  鄭恩搖搖頭,將這些想法甩了出去,以國姓爺的身份,再次拜謝監國後,正式站到前列,鄭恩看到了文武百官,看到了八萬將士,為何有八萬。

  因為各路援兵加起來有近兩千,再又募了一兩千,最後整編了六千餘俘虜,湊夠了一萬。

  另外就是三十萬軍眷。

  遠遠看著鐵甲紅披風走到前台,八萬將士有七萬在齊聲歡呼:

  “萬勝!萬勝!萬勝!”

  剩下的一萬沒想到會有這出,被七萬壯少的齊喝、那氣勢如虹,嚇了一大跳,不少臉色蒼白,這就是打敗他們的軍隊,可笑已方不過近萬,還沒有統一的指揮,卻不自量力的抵抗。

  自己的子弟在齊聲大喝,一路上見慣了齊聲大喝,也見慣了鄭家軍幾萬人,齊聲唱一首鄭恩編的軍歌的三十萬軍眷開始有人跟著呼喊。

  “萬勝!”

  有人帶頭就有人跟隨,最後三十萬軍眷不分男女老少,都在齊聲呐喊,並且聲音慢慢有了一些同步的意思。

  “萬勝!”

  近四十萬人齊聲的呐喊是什麽樣子?就是一眼望去,這一片天地都在爆發著同一個聲音。

  天津的原居民待不住,這地動山搖的聲音讓他們再也無法躲在家裏,再也不能光想著這些喪家之犬早點走,他們好繼續做順民。

  敢問順軍有這氣勢嗎?有這軍民齊心嗎?

  他們沒見過,眼前的震撼,耳膜的疼痛,讓天津百姓也不敢想象。

  或許這些人能成事,或許大明還沒有那麽快亡,甚至有轉機。

  內閣官員沒想到鄭恩的聲望恐怖如斯,近四十萬人瘋狂的呼喊可沒有多少作假的意思。

  讓四十萬人由衷的支持,這是什麽概念?

  此時此刻,看著這些為自己歡呼的軍民,鄭恩知道,這些就是自己的根基。

  不知怎麽想的,鄭恩伸出了右手,輕輕的做出一個下壓的動作,這是很有挑戰的動作,但是鄭恩成功了。

  看的到鄭恩下壓的右手將士停止了呼喊,並給不明所以的將士解釋,之後七萬將士都停止了呼喊,再之後是三十萬軍眷。

  沒有參與呼喊的官員,還有天津百姓,眼睛瞪的如同銅鈴,這一刻,沒有誰會忘記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叫鄭恩,一輩子都不會。

  鄭恩也沒想到真有效果,雖然知道試一下之後如果沒效果,會有損自己的威望,但是如此熱情的四十萬軍民,讓他實在忍不住試一下。

  效果很完美,完美到鄭恩千言萬語在一躬,深深的鞠躬過後,開口說到:

  “非常感謝!

  話不多說,今天是皇嫡子殿下繼位監國的好日子,同時經過朝廷商議,天津三衛及周邊,包括直沽、大沽口,及薊州,加靜海、香河、寶坻、玉田、豐潤、遵化六縣。

  都將劃為一府,名字就叫天津府。

  可能有些人覺得這新開一府與大家無關。”

  說到這鄭恩還特意停頓了一下,給大家考慮的時間,一考慮,好像真沒有什麽關係。

  不過鄭恩既然這麽說,那麽很快就會有關係了。

  果然。

  “沒關係那是以前,在通過天津開府的決策時,內閣、言官、朝廷上下都一致決定,並立為大明法律。”

  怎麽還跟言官整上了,言官不是隻有發言權、沒有決策權嗎?

  不過一會也沒時間想言官不言官的了,鄭恩朗聲道:

  “今後凡新開縣州府,在新開之縣州府之人,隻要你是大明百姓,即可領慶祝之銀一兩!”

  全場安靜了,偌大的一個天津城,變得落針可聞,直到鄭恩重複一邊:

  “也就是說,如今隻要是在天津府的,包括在場的諸位,每人可領全天津同慶銀一兩!”

  傳令兵口幹舌燥的將鄭恩的話傳遍全城的時候,這一刻整個天津城不管是北京就隨從的軍民,還是沿途從軍者及軍眷,或者是天津的原居民,都發出歡呼聲。

  “南安伯萬勝!監國萬歲!”

  剛開始呼喊是這樣的,最後不知道誰帶的頭,變成了。

  “國姓爺萬勝!監國萬歲!”

  這一天,是天津最歡呼的一天,最雀躍的一天,後有沒有來者不知道,天津幾千年來是從未有過。

  一旁的內閣雖然知道這是商量過的,可聽著這呼喊翻天的聲音,很懷疑這天津現在到底有多少人,這可是對應一筆巨款。

  當初朝廷如果有這麽一筆巨款給關寧軍,那麽關寧軍就早入北京勤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