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清吳聯合也不怕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5      字數:2084
  鄭恩還想與李過談笑風生,最好是坐下來暢聊到天黑,不過李過卻是看出了他的心思。

  “鄭家三小子,你不用氣來亨了,年紀輕輕,心中小九九倒是不少,你不就是想給軍眷多拖延一些時間嗎?

  要我是你,早將這些累贅給放棄了,你不會真以為剛剛拚湊起來的四五千人,就能阻擋住我萬餘老營將士吧!

  我願意出來跟你談話,也是想看看是什麽樣的人,能在順軍剛剛占領北京的時候,又將北京給奪了回去。

  如今見到了,很驚訝你的年齡,但不妨礙我要你的命,因為大順的天下,最不需要的就是你這種人存在。

  那麽受死……”

  眼看李過就要說完回頭了,鄭恩連忙將他已經要說完的話打斷。

  “停停停!什麽叫大順的天下,我的李大將軍,你也是真男兒了,又老於行伍,不會不知道,要想拿下整個天下,也要看大明……”

  鄭恩一看自己說到大明,他李過就露出了失望,要結束對話要走,鄭恩連忙改口,扔出實際的。

  “同時也要看清虜願不願意吧!

  我就問,順軍大軍二十萬,已經出發四天,駐軍永平,那麽,有沒有派斥候出塞打聽蒙古韃子、東部清虜的消息?

  知不知道清虜已經集合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八旗朝鮮、八旗漢軍大軍十萬。

  這裏除了地位比最低層八旗漢軍高一些的八旗朝鮮戰力差些,餘等可都是精銳。

  特別是八旗滿洲,可是號稱滿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李大將軍,順占北京之前,後金清虜已經入關五次,一次比一次氣焰囂張。

  如今這大軍集結,擺在麵前的第六次入關,你覺得清虜會放棄嗎?

  或者說他們有辦法放棄嗎?

  清虜苦寒之地,多爾袞攝政王也是得位不順,空耗糧餉的事情,他多爾袞敢做嗎?

  他做了,攝政王就該換人了,清虜先皇長子豪格可是一直蟄伏著呢!”

  鄭恩這麽一說,李過真認真考慮了起來,他作為順軍有名的大將,實權也是順軍最拔尖的那幾位,同時參加了東征吳三桂,防禦清虜。

  在鄭恩花重金散布的吳三桂投清,清虜大軍集結入關的消息作用下。

  特別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多爾袞與大玉兒、劉宗敏與陳圓圓的故事作用下。

  李自成東征吳三桂的大軍,不僅比曆史上的十萬大軍還多集結了一倍,共二十萬,同時也真派了斥候出塞打探消息。

  本來長城的大部都落入了順軍的手裏,隻有最東部山海關那一截在吳三桂、高第手裏。

  對於順軍出塞打探消息本就不是太難的事,既然不困難,又有這方麵的威脅,加上這消息還有板有眼,從劉宗敏與陳圓圓就得到了證實。

  派些斥候出塞打聽清虜是否集結大軍,也成了實際,深入滿洲的斥候還沒傳來消息,但長城邊上,漠南蒙古境內已經打探到隸屬於的八旗蒙古的蒙古部族,已經是不剩青壯了。

  這說明清虜集結大軍的消息還真成了真的,順軍能打下天下,本身就有些能力,軍中有識之士也不是沒有,顧君恩、宋獻策、李岩都是,連牛金星隻要不忙著奪權,也是算有識之士的。

  原曆史上是因為不了解清虜,沒跟清虜接觸過,現在一經提醒,哪裏還不會重視起來,這點軍事常識都沒有,順軍也不會打下半個天下了。

  鄭恩再次說出,李過已經很覺得這是真的了,不過他是不怕清虜的,有些不知者無畏的意思。

  同時老營兵本身就不是好惹的。

  況且曆史上六萬老營兵四萬新附兵,就敢跟清虜、吳三桂等十五萬精銳打生打死,最後四萬新附兵還臨陣倒戈,相當於六萬打二十萬,都也讓對方感覺到了“疼痛”。

  何況如今因為鄭恩占了北京,引得順軍的主力都匯聚而來,高氏高一功姐弟、南方劉芳亮,更是讓順軍五營主將都到齊了。

  並且還有源源不斷的援軍過來,倒不是李自成叫他們都過來的,而是跟著李自成到北京的老營兵,吃香的喝辣的睡白的搶黃的事發了。

  都是老營兵,都是“開國功臣”,憑什麽他們都有香、辣、白、黃,自己卻隻能吃糠咽菜睡黑妞粗胚。

  以前是沒有撈到機會,現在機會來了,且又是攻打北京,而且鄭恩搶了順軍在北京劫掠的財寶的事也發了。

  這誰不想來分杯羹?先入北京的順軍搶了北京人的財寶,那財寶是先入營的順軍的,鄭恩搶了先入營的順軍財寶,財寶是鄭恩的,這後入北京的順軍再將財寶搶過來,那他們就是第四任主人了。

  連自己想當皇帝都有人不買賬,李自成又怎麽能阻止一群有名義還要做北京財寶主人的人呢?

  北京已經再次聚集了高氏姐弟與劉芳亮的十一萬大軍,現在必定增加了一些自行前來“勤李自成這個王”的順軍,預計北京的都有了十五萬大軍,又以剛烈的王後高氏為主。

  永平府也有二十萬主力,由李自成親領。

  幾乎所有順軍主力都到齊了,又是新朝新軍,三十五萬,怎麽也不比清虜十萬差吧!

  這是吳三桂高第麾下,大明最精銳的五萬關寧軍,是個不定因數。

  不過清加吳,也不是不能一較高下,老營兵可都是響當當的騎軍呢,順軍又都是流寇出身,最擅長的就是流動戰,最不怕的就是跟清虜在野外打流動戰。

  隻要守住北京,這清虜最多就像前五次入關一樣,劫掠一番就離去,不然拖也能拖垮清虜。

  三十五萬順軍就是李過的底氣,鄭恩再拿清吳聯合說事,都是不怕的,倒是滅了鄭恩,滅了這個殘明朝廷,才是最好的、最有利於大順的。

  因為時下河北百姓、士大夫、勳貴,特別是直隸百姓,已經出現思明之心。

  殘明再次被滅,也斷了思明之人的幻想,讓全天下人知道,哪怕順有了北京的惡行,但天下依舊“順”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