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技術軍官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4      字數:2129
  李邦華的態度很明顯,就是告訴了在場的貳臣,想當來這邊當三臣,不可能。

  一些貳臣們絕望的往回趕,一些還有存糧的,雖沒真正的絕望,但也是邊走邊歎息,一點精神都提不起來。

  這次沒能求到官,以後的日子可就是坐吃山空了,對於讀過書並曾經做過一番事業的他們來說,沒人喜歡坐吃山空。

  趙知事走了,他家裏還有餘糧,雖然日子過得緊吧一些,但是還沒有餓死的威脅。

  趙知事是一步三回頭的走的。

  張經曆想走,可是他能往哪裏走?家裏人還等著他帶吃的回去呢,難道又要全家餓上一天,或者再去找找,看如今內城外城重回大明的懷抱,那麽糧商會不會開檔,哪怕是黑市也行啊!

  明軍敢搶百姓,可不敢搶他這種官員,哪怕不是官了,但他也是士大夫階級。

  所以明軍治下的黑市,還是敢買糧的。

  田典吏卻死活不願離去,像他這樣的貳臣還挺多,放眼望去不下數百,這些都是一絲東張西望都沒有,一個個低著頭,大有死等的意思。

  田典吏是地頭蛇蛇頭,他知道,被明軍重新占據的內外城是沒有黑市的,倒是可以從一些領過複仇軍放糧的良善人家收購糧食。

  但是這都是從餓死成片的時期,剛過來的人,有多少人願意將跟命一樣重要的糧賣給你呢?

  而且北京居民每天都在極具減少。

  這次不能當上三臣,在田典吏看來,隻要北京一直在明軍手裏,他的一大家子就要餓死,就算沒餓死,都是家財盡散,落魄成難。

  和這比起來,多等一下又能算得了什麽呢?

  大多數的貳臣與偽貳臣走了,李邦華又諷刺了一會,見沒有人再離開,之後甩手而去,他還要回去忙著組織南幸呢!要不是鄭恩相求,他還不會來呢。

  這下整個大街就剩下四五百人,還按剛才兩千人的規模站著,因此零零散散的。

  在煎熬的時候,時間就像凝固了一般過的極慢,就像是坐過山車,明明隻有三十幾秒,卻感覺過去了一個世紀。

  田典吏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隻知道自己都快喘不過氣了。

  就在這折磨煎熬的時候,一個聲音稚嫩卻語氣沉穩的聲音傳來,讓在場的數百貳臣覺得這個矛盾的聲音,就是來自天庭的天籟。

  “諸位這是怎麽了?本帥是直隸總兵南安伯鄭恩,有什麽我能幫到你們的嗎?”

  鄭恩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加上本就年輕的過份的麵孔,讓人想提起防範之心都難。

  特別是靈動的眼睛,寫滿了關心,讓在絕望中沉淪的五六百貳臣,仿佛體會到了寒冬裏陽光的撫摸。

  田典吏與鄭恩最近,看著這“關心備至”的眼睛,再想起剛剛他自報的家門。

  “噗通~”

  雙膝就要跪在地上,不過沒有成功,而是與衝過來的鄭恩撞在了一起,噗通聲來自於田典吏肉軀與鄭恩身上三重甲的碰撞。

  田典吏這個時候才想到了關於鄭恩的一個流言,一夜拿下半個北京的鄭家三公子,不僅年輕、有才、統禦有方。

  最特別的一點是,膝蓋是直的,從來不會下跪,並且不允許麾下將士給任何人下跪,父母除外。

  天地祖先不在人的行列。

  田典吏連忙直起了身,再拱手作揖,腰彎的都快要臉貼地了。

  “大明罪臣田平拜見鄭帥,鄭爵爺。”

  這次鄭恩沒有阻止,其他人也反應過來,雖不像軍隊一樣齊聲做拜,卻也陸陸續續的拱手作揖。

  “大明罪臣等,拜見鄭帥,鄭爵爺。”

  鄭恩是誰,臨時朝廷的締造者,麾下將士十餘萬,除了六萬正兵,其它的都要編成團練他們還不知道呢。

  十餘萬大軍在手,光看數字,守住北京是妥妥,沒看當年於謙在大明危難之際,憑借幾萬人就守住了北京呢!

  隻要守住北京,山海關關寧軍、南方勤王兵、擁明的義軍,都將會是作為先鋒,驅趕失去民心的闖賊。

  那個時候他鄭恩就是於謙第二,這樣的人物還安排不了一些小官吏嗎?哪怕是給口飯吃,度過眼下的難關也成啊!

  想到這,田典吏再次作揖:

  “鄭帥文韜武略、少年英雄,大明國柱也!某不才,願誓死追隨大帥,效犬馬之勞!”

  這田典吏一帶頭,在場的五六百人都有了方向,朝廷的路子已經從次輔李邦華充分證明“行不通”,不抓住機會,到鄭恩這裏混口飯,難道還眼睜睜看著家人與自己餓死嗎?

  五六百人一起作揖,這一次還喊出了一些默契:“某等不才,願效犬馬之勞!”

  鄭恩臉上滿是感動,心裏卻樂開了花,眼睛裝出一些為難,眼睛來來回回的看,仿佛在數人數。

  “大家這得有六七千人吧!”

  也不知道怎麽睜著眼睛說瞎話的,都這時候了,大家也沒怎麽數,被鄭恩這麽一說,還吃了一驚,原來來求官的這麽多,都怪房屋遮擋了視線。

  那麽這意思是名額有限啊!

  田典吏也不管了,憑借距離的優勢,開口說到:

  “鄭帥麾下將士十餘萬,在下哪怕是做一小卒,也要追隨鄭帥!”

  明軍小兵工資一個月就四五錢,複仇軍小兵卻有三加三,六兩,哪怕是吏之首,典吏,也沒有六兩的月俸呀!

  何況還有主食管飽,天天有肉,以前這些他田典吏也有,可現在沒有了呀!

  況且,雖然是典吏,但是也是秀才功名的典吏,手無縛雞之力,總不能真拿他當小兵使吧!

  怎麽也會給個寫寫記記的文職,真正的明兵,可都是大文盲,除非已經是明麵上的世襲武官,實際早就是書香門第的這些人充當的明兵將士。

  可文貴武輕,誰會舍本遂末呢?

  鄭恩當然不會講這麽一大批讀書人,都扔去做大頭兵。

  “好!就衝田典吏這一句話,我直隸鎮軍中一個八品官都是你的了!

  不過在場這麽多人,一時間也沒有這麽多空缺……

  不如這樣,諸位以後都是見習炮長、見習船長、見習航海士等技術武官,每一位都享受從九品武官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