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一戚家刀(已簽約,求打賞)
作者:回憶破天      更新:2022-01-05 14:23      字數:2144
  鄭青狼繼續介紹著:

  “說到破甲能力,我想給大家特別說一下,倭寇彈丸之地,資源匱乏,倭刀之所以好用,是因為倭刀往往代表一個倭寇武士的所有身家財富。

  除了倭刀之外,倭寇基本再無其它值錢的東西,包過他那看起來鮮豔奪目的盔甲,都是中看不中用的竹製貨。

  說到底倭刀更多的還是用來內戰,而麵對的都是樣子貨的竹甲,跟我們富庶大明漢家之地,自古以來就普遍流行的鐵甲,有著天然的區別。

  造就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兵器發展方向。

  倭刀是單純的追求鋒利,過度的追求鋒利會造成一個弊端,那就是脆,脆就容易斷。”

  傳的神乎其神倭刀還有這個特點?

  除了鄭家人,其他人都露出了異色,鄭家跟倭寇接觸的太多了,主要貿易對象之一就是日本。

  很多日本人還是鄭家的打工仔,在鄭家手底下混飯吃,甘願被鄭家剝削。

  對於倭刀易斷的問題,鄭家早已清楚明白。

  鄭青狼繼續道,其實這話很多是跟高文采、張悟道說的:

  “隻有極少的一些知名倭刀,因為材料、精力、工匠的不同,才能避免易斷的問題。

  因此,倭寇作戰時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帶的刀特別多,最少也會配一把肋差或者短刀。

  如果同倭寇作戰時,碰到身負六七把倭刀的倭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漢家之地麵對鐵甲,在追求鋒利的同時,更追求破甲能力,以及韌性。

  因此我們的兵器多結合了鋒利、破甲、韌性三大特點全麵發展,這樣以來工藝要求就高了。

  又因為術業有專攻,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兵器單論鋒利程度,是遠遠比不過倭刀的。

  放常時,這並不是問題,但如今文貴武輕,武備凋零,我們大明的軍隊也變得多不著鐵甲。

  破甲能力與韌性派不上用場,鋒利程度又不如倭刀,造就了早期抗倭時,大明兵器往往比不過倭刀的現象。”

  倭刀的缺點幾乎每個鄭家都知道,但知道的這麽詳細,還知道其中關竅來龍去脈的,還真沒幾個。

  連鄭恩本人,單論倭刀,知道的詳細程度也比不上青狼這個古代人。

  這讓鄭恩對鄭青狼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覺,想不到自己的一個普通護衛,還有這麽卓越的見識。

  可這不應該啊!身處風尖浪口、唱了幾十年獨角戲的鄭家,像鄭大力一般光有武勇,沒留下名字記載也說得過去。

  如果一個見識卓越,能力突出,有勇有謀,武藝還超群的人,還是鄭家人,怎麽會沒有在曆史上留下名字呢?

  不是時勢造英雄嗎?難道是死的太早,來不及發光就夭折了?

  鄭青狼不知道他的主子鄭恩內心會有這些想法,而是看著聽的入迷的高文采、張悟道,微微一笑:

  “說到這有些說遠了。

  但戚武毅改製的刀出來之後,不僅克製了本身鋒利度不足的問題,破甲、韌性也得以保留。

  即適用於比拚鋒利度的無鐵甲戰場,也適用於比拚破甲能力的鐵甲戰場。

  因此反過來讓持有倭刀的倭寇吃盡了苦頭。

  並且上貢過幾批於朝廷,朝廷又用來裝備禦林軍。

  不過……”

  鄭青狼看向了鄭恩,麵露疑惑:

  “不過因為刀出之戚武毅,相關的刀法也是出之戚武毅,所以這種刀多稱之為戚家刀。

  又因裝備禦林軍,因此又稱之為禦林軍刀。

  這苗刀的出處是?”

  眾人看向了鄭恩,鄭青狼精彩的介紹,還有這個提問,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了鄭恩。

  一時間忘記了,鄭青狼講故事之前,你們一個個還垂頭喪氣、痛不欲生呢!

  好吧,這樣也好,最起碼不會讓痛苦的氣氛發酵到絕望,讓高文采這個還在想著殉國的人,轉移一下注意力,讓張悟道這個多愁善感純好人放鬆一下。

  鄭恩吊著眾人的胃口,直到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不再想我應該殉國而不是苟且,不再想我怎麽不能替坤興公主這個可憐人受痛的時候。

  鄭恩這才開口,還是有些窮嘚瑟哦,鄭恩是首富之子,他叫富嘚瑟的樣子:

  “你們沒有發現這柄刀的刀身很像禾苗嗎?我稱之為苗刀有何錯?”

  強詞奪理,太強詞奪理了,這是仗勢欺人啊!

  高文采幾人集體露出了溫怒色,鄭恩一看,卻是萎了,萎了還不忘裝作鄙視的樣子,好像在說,我不跟你們這些沒檔次的人爭辯:

  “你們喜歡叫戚家刀、禦林軍刀那就隨你們叫咯!”

  “哈哈哈……”

  眾人哄堂大笑,這鄭恩太逗了。

  鄭青狼隻是微笑搖頭:

  “據說戚武毅製造的第一把戚家刀時,無比重視,使用了大大小小好幾塊上天饋贈的隕鐵,其中一塊有拳頭大小。

  隕鐵何等珍貴稀少,來天外來物,日月星辰的碎片,拳頭大的隕鐵更是千年難得一見。

  戚武毅請當時最好的鐵匠,以隕鐵反複鍛打,折疊達到了最高十六次,層次超過了上萬,打造成了這柄戚家刀的刀刃。

  再以極品精鋼兩片為刀背,將隕鐵刀刃夾在中間,再經過高溫加熱、鍛打、猝火等等步驟,製造出了這第一把戚家刀,號稱第一戚家刀。

  因為隕鐵稀少,所以刀身比尋常戚家刀短,約莫三尺,配上刀柄也有接近四尺,算是戚家刀中小號的那一類。

  第一戚家刀削鐵如泥,斷玉無聲,吹毛斷發,鋒利之極。

  連戚武毅都不敢獨占這一神兵,而是在抗倭勝利之後,將它獻給了皇上,難道這就是第一戚家刀?”

  鄭恩拿著苗刀或者說戚家刀仔細觀察,在刀麵接近刀柄的位置,還真刻了個大寫的壹字。

  “你們看這是不是壹?”

  鄭恩問向大家。

  “真是第一戚家刀?”

  鄭青狼靠了過來看。

  “真有第一戚家刀?”

  高文采也靠了過來,這可不就是第一戚家刀!!!

  此時此刻,鄭恩仿佛忘了,這把第一戚家刀是鄭青狼繳獲後送給他的。

  不過這不重要。

  PS:已參加黑馬賽與爆更聯盟活動,求打賞、月票、推薦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