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審理案件人選
作者:思無邪      更新:2021-12-29 22:57      字數:2112
  “誰?你倒是說說,誰能斷咱家的案子?”

  劉瑾反問,把周僉事問住了。這些年,劉瑾理由自己的身份,不懂坑害了多少的清流朝臣,把這些清流朝臣換成一些臣服他的。

  聽武宗的意思是不想給朝堂啷來個大換血。

  就連一向不滿劉瑾所作所為的內閣,也沒武宗這個不想大換血的心思,有什麽異議。

  暴民四起,武宗又是一個不著調的,要是朝廷真的每個都發落了,那朝堂上剩下的,就算不眠不休也不能批閱完奏章。

  而朝中和劉瑾沒關係,又能持身中立,又不畏懼劉瑾的,沒幾位。

  “誰斷你的案子,自然由皇上聖裁。你一個受審的難道還有能力決定主審官是誰不成?”

  周僉事拍了拍牢門,“不管你之前風光幾何,現如今,你在的是牢中。安分點吧。”

  說完這些周僉事甩手就走,沒給劉瑾反駁的機會。

  劉瑾在他走後冷笑一聲。

  他根本不信武宗會殺他,不信,就從未怕過。

  此時的文淵閣中,內閣閣老和吏部正在商討和劉瑾一幹人等的處置。

  這些事情本應該是刑部和大理寺決斷,但牽連的人眾多,考核百官的吏部就參與了進來。武宗還不怕水渾,把內閣也一起拖下馬。

  讓他們衡量著擬一份處置官員的折子。

  什麽人該放,什麽人該留,什麽理由想得內閣很是頭疼。

  更頭疼的還有大理寺,刑部的劉璟大人撂挑子了,北鎮撫司找到他,要把相關的證物並人犯轉交給大理寺。

  大理寺卿本不是膽小的,要是刑部有人審核此案,他立刻就能接過。

  但刑部的劉璟一說不幹單剩他一個怪滲人的,他也就不敢接北鎮撫司的東西了。

  大理寺卿匆匆趕往文淵閣,進門之時還因為太過急匆匆,腳下一拌差點摔了個跟頭。

  還是守衛文淵閣的守衛眼疾手快扶住了這位慌張的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有何事來文淵閣?”李東陽等人停下討論,一同望向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正了正帽子,道,“各位大人,皇上明下官同刑部尚書劉璟劉大人一同審理劉瑾一案,如今劉大人不幹了,下官一人可不行。大人們就當心疼心疼下官,盡快和皇上舉薦一個能同下官一起審理此案的人手。”

  “嗯……”

  內閣的人和吏部的人對視了一眼。

  這些日子該做的事情太多了,倒是把這件事忘記了。

  “我們如今正在商議要如何判定和劉瑾有關官員的去留,想著商量完此事,再和皇上舉薦一人選。”

  最後在大理寺卿的堅定中帶著些許的眼神下,還是李東陽出來忽悠大理寺卿。

  “如此,那下官就把北鎮撫司的證物,人犯等都接手過來?”

  大理寺卿得到肯定答複之後,心中的石頭落地了,人也大膽了一些。

  “慢著,皇上還是想看看劉瑾自供的罪名。還是先等上幾日。”李東陽這些日子時常進豹房見武宗。

  畢竟是從小陪伴長大的人,說舍棄就舍棄,人必定會很難受。

  李東陽也怕武宗和孝宗一般優柔寡斷,一時不查就免去劉瑾的罪名把他放出來。那他們之前的努力可都白費了。

  醉仙樓。

  蘇哲翹著腿坐在桌邊,“我把你要成親的事情和我娘子說了,她和我說去上香之時遇見了楊大人的千金。溫婉賢淑,長得肖像其母,可以啊哥們。”

  蘇哲說完,見坐在一旁的周僉事沒什麽反應,就伸手推了他一下,“嘿?”

  “啊?”周僉事回神,漫不經心的問,“你剛剛說什麽了?”

  “劉瑾案子不是已經定了嗎?你這樣怕什麽?那可不是普通的罪名,謀逆啊!”

  蘇哲明白李東陽有些擔憂,因他已經拿捏不住已經成長為大人的武宗的心思。但周僉事暗中幫武宗辦了那麽多的事情,竟然還不明白武宗在想什麽?

  “的確是謀逆,但皇上遲遲不肯選定主審之人,還讓在牢中的劉瑾親寫罪名等呈交給皇上。李首輔最近時常進出豹房,想必是因為,皇上的這些作為讓他些許不安。就怕皇上會心軟,再把劉瑾放出來。”

  周僉事最初也覺得這個不可能,但結合皇上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認真想想。要是真想處置,為何現下遲遲不定下主審此案的官員?

  蘇哲笑了。

  劉瑾能入獄,完全是因為武宗想他死,如若武宗不想他死,那他就絕對不會下獄。

  “這樣,算是我還你一個人情,我給你舉薦一個能和大理寺卿一起審理此案,能代替刑部尚書的人。”

  蘇哲想了許久,才說出這句話。

  “誰?”

  “何鑒。”蘇哲笑著望向周僉事。

  “可他和劉瑾有過瓜葛。”這個人選得很好,但最後還是卡了劉瑾上,周僉事有點沮喪。

  蘇哲端起酒碗,聽這話就不高興了,“這位老大人的人品你還不懂?你把這個人舉薦給首輔,讓首輔拿去詢問武宗就是了。”

  周僉事半信半疑的去了。

  第二日朝堂上,年輕的帝皇病了些許日子,終於上朝了。

  看著稀鬆不齊的朝堂,武宗心裏很不是滋味,“關於劉瑾的案子……”

  武宗這一句把所有人的心思都吊了起來,“劉瑾的案子朕想了又想,始終沒找到合適的人選,”

  大臣們的心思都隨著武宗這句沒什麽合適人選陳下來。以為武宗就平定這次的事情,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昨日內閣給朕舉薦了一名能堪當此重任的大臣,朕也覺得甚好。”武宗越過那些顏色的鮮豔的官服,“何鑒,何卿?”

  何鑒並未跟著大臣們七上八下,也對朝權毫無興趣。隻是在琢磨最近天災人禍朝廷要怎麽出手安撫百姓才算不失民心?

  被點名的何大人一愣,越過身邊的兩位同僚,出列回道,“臣在。”

  “內閣和朕舉薦的就是何卿,朕也實在想不出什麽人能比何卿更加合適。”武宗目光落在這位身量不高,但眉眼之間全是淡然的朝臣。

  “臣領旨,定會好好和大理寺卿協理共同審理好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