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忽悠老狐狸
作者:思無邪      更新:2021-12-29 22:57      字數:2105
  “李首輔經曆了那麽多的朝代,能不識時務嗎?”蘇哲摸著自己的腕骨,心裏盤算著,“現在當務之急,倒不是楊一清。內閣和您這位‘內相’不和,恐怕皇上心中不喜。再說,明朝的內閣都是和掌印太監互惠互利,少有您這樣的和內閣對著幹。”

  蘇哲不照鏡子,也能想到自己現在臉上的那抹奸笑,“李首輔年紀也不小,即使皇上依賴,身體也大不如以前了。您想想,上次在朝堂上嘔血,還沒恢複過來,天天跑來我這邊吃藥膳,也沒見臉色好到那裏去。即使皇上不舍得,少說三五年,也得下去了。到時候,不放一個有能力又向著您的上去?”

  劉瑾掂量著蘇哲這幾句話,說得也有道理。

  內閣裏麵也有他的人,不過有李東陽撐著,他想除掉一些礙眼的愣是除不掉。

  要是等李東陽不在了,皇上又換一位和李東陽一樣的,或是像楊延和,楊一清,王鏊之類的一心想讓他死的,那他的日子能好過嗎?

  再說了,要是有內閣的配合,他還會忌憚往軍方發展的張永嗎?

  蘇哲看劉瑾的表情有些鬆動,摸腕骨的手放開,右手食指敲在了桌沿上,敲了三下。

  “有李首輔這樣的神童做過內閣首輔,您放一個普通的人上去,皇上會同意嗎?您隻能現在選人。”蘇哲拿起筷子,再夾了一塊醬牛肉,“挑選培養,一路送他走到內閣。但不可太過親近。”

  這句話讓劉瑾不解,“咱家要是不和他親近,那怎麽送他上內閣?”

  “那就是公公的事了。”蘇哲學乖了,要是怎麽做都給劉瑾解釋清楚,那倒顯得他像有意坑劉瑾的一般,“首輔是李東陽,您的人進內閣皇上不阻止,但您換走的那些對您有意見的大臣,回來的幾個中,就有楊延和。”

  蘇哲掰著手指頭,“楊延和回來其一,是因為他是皇上的先生之一。第二,也是最要緊的,我們這位皇上,雖說喜歡荒政,但該學的一樣沒落下。治理朝堂,找人和您相互掣肘,那才會朝堂平衡不出太大的亂子。”

  “倘若,這位能堪任內閣首輔的臣子和您來往過深,那他可以進內閣,但做不了首輔。”蘇哲喝了口酒,撿了一道炒筍尖嚐了,勉為其難的咽了下去,“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劉瑾早應該想到,但畢竟武宗還年幼,他根本沒把他當大人和帝皇,也沒多想。

  近兩年乍一看,這小子長的不僅僅是個子,還是心機。

  的確。

  現在朝堂上,三種。

  一種是站他的,一種是中間兩不相靠,最後一種是靠楊延和那邊和他作對的。

  三種勢力相互掣肘,難得的平衡。

  已經動搖了,就差最後一根稻草了。

  蘇哲敲著腿,拋出一棵超有重量的稻草。

  “說句大逆不道的,皇上的身子隨先帝,出生自帶熱毒,公公在旁服侍,覺得能長久嗎?說不定公公還要經曆下一個朝代呢!到時候出閣,可是內閣教授的。”

  這句話把劉瑾的心思轉到了找內閣首輔接班人的身上,沒再去糾結楊一清該不該殺。

  蘇哲出了朝軒閣,轉著扇子,鬆了口氣,“要不是怕壞了曆史線,讓劉瑾因形勢所逼去殺楊一清,我才不蹚這趟渾水呢!我都快變成劉瑾的幕僚了!”

  撩起馬車的簾子,蘇哲鑽入馬車。邊隨著馬車的抖動搖晃,邊在心裏琢磨。

  “反正劉瑾早晚都要抄家,我要不再糊弄他個幾回,讓他把手中的錢財勻我一些?”

  李東陽出了文淵閣,想起朱氏囑咐今日要早些回家。剛上轎子,就有一小廝騎馬趕來,把一封書信轉給李東陽。

  李東陽接過之後就叫人抬轎子往李府走。

  在路上,李東陽拆了那封信,大致看完之後,扯了一個笑臉,“這小娃娃,可機靈。三兩句就把朝廷的局勢描寫清楚,還忽悠那老狐狸去找人頂替我,而不是去對付應寧。可惜啊!”

  李東陽把信封踹到懷裏,“也不是沒有辦法。”

  安化王起兵造反,此事勢不容緩。

  在劉瑾的暗中阻撓下,楊一清在幾天就整理好了一切,帶著護衛等和張永前往寧夏等地。

  好笑的是,他們還沒到,安化王就被楊一清以前帶出來的一個部將仇鉞假意受降給拿下了。

  古代消息難傳,蘇哲聽見這個消息已經是半個月後了。

  還是從李東陽的嘴中聽說的。

  “還是首輔料事如神,這位安化王是真的不懂用兵啊!”蘇哲已經喝了一壺了,麵色泛紅,“今天的酒,後勁有點足。張蘇某不行了,各位大人慢喝?”

  蘇哲其實是裝醉。

  今天坐在這裏的如若就李東陽一個,蘇哲就算真的半醉也不會馬上離席。

  但現在坐在這的不僅僅是李東陽,還有楊延和這個執著於想把武帝教好,可就是教不好,就看見所有的不努力上進的年輕人,都要說一頓。

  剛剛一聊,蘇哲為了和這位搞個好的第一印象,不免賣弄了。

  沒想到賣弄過了,這位也要他去做官。聽見他不願意做,就心情不好了。

  教育了他小半個時辰,比老媽子還囉嗦。他再不跑的話,可能耳朵就要長繭了。

  李東陽也看出蘇哲的不耐煩,幫蘇哲攔下想要繼續教育的楊延和,讓蘇哲跑了。

  蘇哲下了樓,繞到後院才鬆了口氣。

  接到戰報的武帝特別高興,在李東陽的提醒下,親自寫了一道聖旨,封張永為寧夏提督軍務。

  聖旨送到司禮監用印之時,劉瑾氣得渾身發冷。

  “從一品?什麽都沒做就從一品?”

  劉瑾把聖旨反複看了三遍,發現上麵沒楊一清的封賞,而是提了那個誘敵仇鉞,才明白武宗的用意。

  這是要提一位太監製衡他啊。

  劉瑾不想用印,可這個是武宗親自囑咐的,不好篡改,隻好咬著牙用印了。

  這個消息還是蘇哲在看八哥抓水缸魚,王春衝過來告訴蘇哲的。

  劉瑾越不好,他就越高興。高興得八哥叫他畜生,他都沒把八哥抓住了摁水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