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寬仁
作者:三角寒暑      更新:2021-12-26 10:37      字數:1939
  回京後,皇帝忙於朝政,一連數日不曾進一趟後宮。

  這日晚膳後,王用鬥膽問了一句:“陛下今兒還未翻牌子。”

  “罷了。”皇帝道,“修書的事出了點紕漏,今兒朕不睡了。”

  “陛下還是要保重龍體。”

  “朕的身體,朕自己清楚,用得著你管?”

  見皇帝生起氣來,王用不敢再說話,隻能小心翼翼陪著皇帝。

  轎輦便一路向政書房去,半路上,皇帝突然吩咐:“去叫太子來一趟吧。”

  皇帝回到政書房,看到了桌上的那張名單,不由得氣不打一處來:朕叫他們來修書,卻反而給了他們沆瀣一氣的機會!

  這份名單,是從詹士府少詹士饒可言的幾封奏疏中摘錄出來的,都是對皇帝出身有異議的人。

  即位已經十年了,竟然還有人議論?

  若聽不見也便算了,竟然就在朕跟前議論?

  真是豈有此理!

  皇帝正氣著,卻聽得外麵一聲通報:“回陛下。太子殿下到了。”

  “傳吧。”

  太子進來時,便打量出父皇似乎心情不大好——臉色陰沉,桌麵混亂不堪。於是他隻規規矩矩行禮,不敢多話:“父皇聖安。”

  “平身吧。”皇帝也打量了一下太子,“找你來,是有件事與你商議。”

  說著,皇帝便將那名單推到桌邊:“你看看這單子,上頭有十幾個人。都是參與修書的,有一些隻是沒功名的抄寫,但也有兩個正七品編修。”

  太子上前取過名單,掃了兩眼:“這些人,有何不妥?”

  “他們議論朕的出身。”

  聽了這個緣由,太子不禁心中一凜,隻怕皇帝又要大開殺戒,於是問:“父皇準備如何處置這些妄議之徒?”

  皇帝冷笑一聲:“都該殺了。”

  太子點了點頭:“不錯,這些人死有餘辜。隻是少了他們,修書的事又要耽擱許久。”

  皇帝端詳著太子的神情,又是冷笑:“你是不是想說,叫他們戴罪立功?”

  心思被猜中,太子緩緩低頭,算是默認。

  “不錯。身上沒有功名的,朕可以容忍他們議論。”皇帝說,“但有官職在身的,朕萬萬容不得!”

  “父皇息怒。”太子不忍見殺戮,連忙開口,“參與修書的,多半是父皇您耗費心神找來的飽學之士,人才難得,怒而殺之,不免可惜。”

  皇帝的臉色更陰沉了幾分,聲音中也多了一分肅殺:“你是朕的兒子,為何頻繁對這等人動惻隱之心?”

  “兒臣不是可憐他們,而是擔心父皇的名聲。”太子說完這句頓了頓,見皇帝沒有立即駁斥,便繼續說了下去,“父皇剛剛即位時,為了穩固朝堂,對妄議之人用重典是不二選擇。但如今,父皇即位已經十年了,天下太平,萬國來朝,上到百官、下至百姓沒有不臣服的,實在不用跟這些小人動氣。”

  倒也在理。

  皇帝明顯把太子這幾句話聽進去了,尤其是那句“上到百官、下至百姓”,令他十分受用。

  太子見皇帝臉色好了些,便繼續說:“若是實在可惡的,父皇大可以把他趕出朝堂,永不敘用就是了,倒也不必傷人性命。”

  沉默片刻,皇帝才點了點頭:“你說得倒也不錯。難得,你有寬仁之心。”

  太子略抬了抬頭,望著端坐正中的皇帝道:“是父皇對兒臣的愛重,教會了兒子要有寬仁之心。”

  皇帝歎了口氣,道:“罷了,就讓他們都去吧。朕不殺他們,但也不用他們了。”

  “父皇聖明。”太子生怕皇帝反悔,便道,“此事,便交給兒臣去辦吧。”

  “嗯,朕準了。”

  於是,太子便把名單收入袖口,準備離去:“父皇若無他事,兒臣便告退了。”

  他剛後退了兩步,便聽皇帝說了聲:“慢著。”

  “父皇還有吩咐?”

  “少詹士饒可言確實能幹,這件事,還是他上疏參奏。朕有意提拔他,讓他到六部曆練曆練。你意下如何?”

  “朝中用人,由父皇定奪便是,兒臣不大懂,不敢妄言。”

  “遲早要懂的。”皇帝說,“此次出巡,朕還由著你隨行。下次朕再出宮,你必須留下監國。”

  “兒臣遵旨。”太子想起皇後的叮囑,明白皇帝可能是嫌他貪玩,便說,“啟稟父皇,那兩個編修被罷免了,修書的事難免耽擱。兒臣覺得,有幾位前年考入的進士,學問倒還不錯,剛好可以頂上來。”

  “你都見過他們了?”

  太子應道:“是。崔先生給兒臣上課時,曾提到過,兒臣便去翰林院與他們見過一麵。其中有一個姓張的青年人,才學甚好。”

  “好。你總算是長大了些,不止顧著死讀書了。”皇帝讚了兩聲,“回頭,朕也見見那些青年才俊。”

  “父皇英明。”

  說完正事,皇帝終於想起來要關心一下兒子,便問:“用過晚膳了?”

  “是。與母後一同用的。”

  “皇後這幾日還好?”

  “好。父皇不必掛懷。”

  皇帝點了點頭,又問:“太子妃懷了身孕,如今可還好?”

  “都好,兒臣替她多謝父皇關懷。”

  太子說完,正要告退,卻見皇帝似有猶豫之色,仿佛有什麽話沒說完,便站在原地等皇帝開口。

  終於,皇帝還是開口了:“你回去與你母後說,朕要納一位新妃,請她著人收拾出一座宮殿來。朕打算直接封她做昭儀,所以儀製便以此為準。”

  直接封昭儀?太子一驚。

  貴人之上才是昭儀,如此封法,除了那個人還會是誰呢?

  “父皇,您這是……找到了藍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