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小命要緊
作者:澤源      更新:2021-12-24 11:45      字數:2330
  若皇後做了對不起皇上的事情,那些保皇派官員,第一個對付的,便是皇後。溫謙自覺掌握了主動權,臉上也終於露出得意之色。

  劉勝也跟著放了心,狠狠地瞪了一眼魏子軒,且用旁人聽不到的聲音,對著魏子軒小聲威脅。

  “哼,不識好歹的叛徒,找死。”

  孟青竹一直告誡著自己,要冷靜。

  “修王你,看來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了。

  既然你覺得此事,是陷害你,那麽本宮,這就召那些聯名上書的閱卷官進宮,與劉大人對質。

  希望修王你,在證據確鑿之下,還能如此理直氣壯地汙蔑本宮。

  汙蔑當朝皇後的罪名,也希望修王你,能承受的起。”

  “來人……”孟青竹就要喊侍衛去帶人。

  溫謙和劉勝,都驚訝於孟青竹竟準備至此,不光收到了聯名告發書信,竟然連那些官員都召到了京城。

  “皇後娘娘!”魏子軒此時,更是看清了皇後的有備而來,也更加肯定了鐵柱的自信是從何而來。

  他要抓住最後的機會立功,省得被查出來之後,一起被治罪。

  “皇後娘娘,其實根本不需要跟其他閱卷官對質,草民有鐵證,證明劉大人跟考生串通一氣,行作弊之實。”

  在劉勝和溫謙發怒反駁之前,魏子軒就迅速把他所謂的鐵證,如實道來。

  不過,他還是趁機,把自己的罪名也擇的一幹二淨。

  “劉大人作為鄉試主考官,依例在鄉試開考前一日到達平邑縣,未有半點機會,麵見考生。

  草民當然,也沒有機會見劉大人。

  隻是考試前一天晚上,草民收到一個不知從何處傳來的字條,告訴草民,在考卷上做一個不為人知的暗號,就能討好主考官劉大人,高中有望。

  皇後娘娘明鑒,草民在那之前,已經連考三次未中,早已心灰意冷。

  當時隻當這字條是旁人玩笑,卻在考試受挫時,心血來潮,用了那個法子,也隻當是死馬當做活馬醫。

  可誰知,草民竟然真得中了舉,且還是頭名。

  之前隻當是天意,現在才後知後覺,應該是劉大人的計策,還請皇後娘娘,明查。”

  一直站得跟個木頭粧子似的鐵蛋,忍不住對著魏子軒撇了撇嘴,小聲嘀咕著。

  “怪不得鐵柱說你是個識時務的小人呢,看來還真是。”

  孟青竹雖然手裏有信件,宮外有證人,可要是真的追查起劉勝與考生的作弊手段,卻是極其困難。

  現在有魏子軒出麵作證,倒是省了她不少事。

  “魏解元,卷子上做的是何暗號,你詳細說來。”

  魏子軒拱了拱手,又加了一句,“此暗號,不光在鄉試時,助草民一舉得中,就連會試時,也是管了大用處的。”

  劉勝這時,終於支撐不住,心情忐忑地看向,一直未發一言的定國公,趙填。

  孟青竹隻當沒看到劉勝的異樣,隻繼續問魏子軒。

  “究竟是何種暗記?”

  魏子軒拱手應答。

  “回娘娘,因為考卷用了糊名之法,又不能做其他標記,以免汙了卷子,所以能用的暗記有限。

  臣接到的暗示是,在第一場的考試中,第一道題的最後一個字,字型要有固定的變化……”

  無論是多試還是會試,都是考三場。

  每一場考試,都是考兩天,休息一天,一共考九天。

  但是無論哪次考試,都是第一場為重。

  第一場考過了,剩下的兩場,很多考官甚至連卷子都懶得再看。

  魏子軒講了自己卷子的暗記,雖然是簡單的字型的變化,不過若是看得仔細,則很容易辨認。

  可對一般的閱卷官來說,則很少一字一字的去讀。

  字型稍有改變,也不會影響整體的判斷。

  甚至根本沒人會去在意那一個字。

  魏子軒說完之後,就恭恭敬敬地垂立於下首。

  孟青竹嘴角翹起,問向臉色慘白的劉勝。

  “劉大人,你還有何話說?”

  劉勝自然是極力反駁,依然說卷子的暗記與他無關,魏子軒能中舉,也隻是巧合。

  鐵蛋出列,拱手稟報。

  “皇後娘娘,尚郡夫人田氏攜其夫楊金寶在宮門外等候,他們有重要的事情,要呈稟皇後娘娘。”

  孟青竹麵上又是一喜。

  “他們終於回來了,快派人去請他們進殿。”

  溫讓上位後,大封功臣之時,對自己的乳母田秀,自然也是不吝賜封。

  尚郡夫人,便是給田秀的誥命封號,居二品。

  朝臣們對田秀和楊金寶這兩人,自然也早就不陌生。

  隻是這時候進宮,就讓人摸不著頭腦。

  不過皇後傳召了,誰也不敢多說什麽。

  楊金寶和田秀進了大殿,先是行了大禮,隨後才說明了來意。

  楊金寶出列。

  “奴才與夫人,年前受邀去平邑縣探親,偶然聽聞當地諸多學子,對鄉試頗有抱怨。

  依奴才的身份,本不該多管閑事,奈何夫人田氏,深受皇恩,被封二品誥命,心中自然也就多了份責任,希望能為皇上分憂。

  所以,夫人命奴才細查了此事,竟發現其中大有隱情。

  若不及時查明處理,怕會寒了天下學子的求學之心,動搖大安的國本與安定之象。

  奴才查完之後,片刻不敢耽誤,緊趕慢趕著,終於在今日午時抵京。

  現在,奴才便將證據呈上。”

  楊金寶說完,便在皇後的示意下,喊了早就在殿外等候的太監,搬了幾個箱子進來。

  箱子打開,裏麵是數以百份計的考卷。

  楊金寶指著一箱子的考卷,對著劉勝做了個“請”的手勢。

  “劉大人請看,這些卷子,是不是有些麵熟?”

  劉勝低頭,不看,也不說話。

  楊金寶便笑道:“這些考卷裏,有幾十份是劉大人親自批閱且取中的,難不成,劉大人貴人多忘事,這麽快就一點都記不得了?

  不過大人記不得也無妨,有人記得就行。

  草民把那些記性好的閱卷官,也都請來了京城,等會兒,他們會幫助劉大人想起來的。”

  楊金寶在皇後麵前自稱奴才,在劉勝麵前自稱草民。

  在這種嚴肅的場合下,倒是沒有人去在意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楊金寶很快就得了孟青竹的同意,把當時負責平邑縣鄉試的閱卷官,給請到了大殿上。

  有多位閱卷官的指證,還有那些卷子上統一的暗記,再有魏子軒這個當事證人證明,劉勝是連賴都賴不掉了。

  孟青竹見劉勝終於癱倒在地上認罪,便也冷了臉色,鏗鏘有力的話語,在整個大殿回響。

  “天下學子,寒窗苦讀數十年,無一不將讀書科舉致仕作為終身信仰。

  科考舞弊,不光寒了那些真正苦讀的學子之心,更是讓朝廷通過科舉選拔人才一事,成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