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父子同命運
作者:澤源      更新:2021-12-24 11:45      字數:2318
  可現在皇上這情況……本宮卻是不得不早做打算了。

  太子年幼,尚無能力處理國事。

  修王對這皇位虎視眈眈,慶王態度不明,卻也非善類。

  本宮以皇上的名義封你為攝政王,也實在是無奈之下的選擇。

  因為,隻有你永安王,才能壓製住修王的氣焰。”

  宋沂依然想找借口拒絕。

  “皇後娘娘這段時間,代皇上處理國事還是不錯的。依臣看,根本不需要什麽攝政王啊。”

  孟青竹歎息道:“那是之前。

  皇上就算躺倒那裏醒不來,隻要他有一口氣在,修王就不敢明著太過放肆。

  可若皇上真得……救不過來,那修王必定會在第一時間,對付我們母子三人。

  本宮如今封你為攝政王,實際上也是為了保護我們母子三人,而讓永安王你,成了那個出頭鳥。

  若是永安王你實在不想惹這個麻煩,本宮也不會為難你。

  總有人,會願意做這件事的。”

  宋沂這才真正明白孟青竹的意思。

  原來讓他做攝政王,是為了給皇後母子三人擋箭的。

  宋沂可沒有怕過誰。

  他剛才猶豫著不敢當攝政王,也隻是覺得自己才不配位,沒有能力管理好大安而已。

  現在,他可是什麽都不怕了。

  “宋沂,接旨。娘娘放心,臣會竭盡所能,護娘娘和兩位小皇子周全。”

  孟青竹愧疚又感激,將人虛扶一把。

  隨後,又對著溫時暮一再感謝。

  溫時暮感歎道:“娘娘大才,處理國事數日,不比任何男人做的差。可惜身為女兒身,就算拚盡全力,也抵不住那質疑的悠悠眾口。如今,隻希望皇上能快快醒來,不再讓娘娘,平白受這些委屈。”

  一番體己話,說的孟青竹差點淚灑當場。

  她對國事熟悉,處理政事上,甚至比以往的帝王都更加周全,更加遊刃有餘。

  隻可惜,世上沒有女子當政,更無女子能行使皇權處理國事。

  哪怕她前麵做的再好,如今依然有傳言:大安女子當政,有亡國之兆。

  甚至已經開始有人,將皇上病重的矛頭,指向了她,暗指是被她所害。

  她頂著朝堂群臣和宮外百姓的重重壓力,做著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積極救治並耐心等待溫讓的醒來。

  可惜現在,溫讓的狀況堪憂,她不得不考慮後路了。

  她不怕事,卻擔心著兩個無辜幼兒。

  如今,她寧願舍棄皇權,將皇權假手於人,來換取兩個孩子的安全。

  當然,這個她委以重任的人,也不是隨便選的。

  她選了宋沂,一是信任他的忠誠,二是信任他的能力。

  隻是還有一件事,她不放心。

  “永安王願意幫本宮,本宮著實感激。不過等會早朝時,此事一旦公開,那你也必定會被許多人質疑。畢竟,你不是皇族血脈。本宮擔心此事,會讓你遭受不少非議,所以心中,甚是忐忑不安。”

  宋沂卻是不在乎什麽非議。

  他被人非議地方的多了。

  “娘娘放心就是,雖然我宋沂算不得皇親,可卻算得上國戚。別忘了,我可是小太子的嶽父。嶽父為女婿守家業,誰能說不可以?”

  孟青竹連連稱是,對等會在朝堂上宣布此事,也更加有了底氣。

  三個人又商量了一會兒,如何尋找並救出秦婉兒。

  隻有盡快找到並且救出秦婉兒,溫讓才有的救。

  沒有到最後一刻,他們三人,也沒有一個會甘心放棄。

  到了上早朝時,孟青竹如前幾日一樣,垂簾聽政。

  並且,在早朝快結束的時候,直接由大太監富春宣旨,封宋沂為攝政王。

  整個朝堂,都沸騰,質疑。

  質疑聲最大最堅決反對此事的,自然是離皇位隻差一步之遙的修王溫謙。

  溫謙的舅舅定國公,還有依附於他的一些官員,也都紛紛反對此事。

  宋沂不善與人爭論,亦或是不屑與人爭論。

  他隻想亮一下拳頭,把人打服。

  好在,他也不再是那個年少衝動之人。

  “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他在心中,默念了幾遍。

  隨後,為了平息質疑聲,他又當堂發誓,自己並非貪戀權勢之人,一旦皇上醒來可以自己主持政事了,那他宋沂,也必定第一時間辭了攝政王一職,絕不多貪戀一刻權勢。

  沒有大臣,敢明著質問宋沂,若是皇上醒不來,他又當如何。

  那樣問,豈不是確定了皇上會死?

  不過所有人都心中有數,一旦皇上沒了,那必定就是小太子即位。

  小太子尚無能力處理國事,那宋沂這個攝政王,怕是要一直當權,直到小太子長大。

  那野心大的,就算小皇帝長大了,怕是都不肯把權力讓出來呢。

  曆史上這樣的例子,可是不少。

  群臣一時無話,紛紛安靜下來。

  溫讓當皇帝近兩年,對群臣信任且寬厚。

  朝中,還是有很多忠心於溫讓的“保皇派”的。

  他們之前,也反對過女人當政,對皇後娘娘“垂簾聽政”一事,也頗有微詞。

  可是現在,突然有宋沂這個外人來代理皇權,他們,就更加不同意了。

  他們甚至懷疑擔憂,皇後娘娘是被宋沂壓製或者威脅了。

  幾個保皇派官員,忽然集體出麵,反對宋沂當權,並且提議,讓小太子出麵監國,然後由皇後孟青竹,輔佐左右。

  兩害相權取其輕。

  他們寧可讓皇帝的女人實際掌權,也不願意被宋沂奪權。

  由此也可以看出,這群大臣對溫讓忠心,對孟青竹最近的所作所為,其實心裏也是認可佩服的。

  孟青竹坐在簾布後麵,百感交集。

  她終於知道,變得寬厚和善的溫讓,沒有白白付出。

  現在群臣對他的忠心,就是最好的回報。

  隻可惜,終究還是有一批官員,被溫謙拉攏了去。

  不過那些人,原本就是老定國公和現任定國公的人。

  孟青竹暗自感激過後,又出聲對百官加以解釋。

  “眾位大人放心,皇上與本宮,皆是因為信任永安王,所以才將此重要的大任交與他。本宮和小太子,暫時都因為皇上龍體欠安而無心朝事。不過本宮保證,等皇上身體好轉之後,或者……太子懂事之後,會再次回歸朝堂。”

  群臣又是一陣竊竊私語之後,這才紛紛認下此事。

  溫謙即便再不甘,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宋沂被百官朝拜,做了攝政王。

  他的計劃,已經被徹底打亂。

  最後,也隻能帶著恨意離開。

  宋沂掌握了朝政大權,一方麵與皇後聯手,開始徹查宮中安全之事,一方麵又暗地裏派出不少人手,去四處尋找醫術高手。

  當然,也沒有忘記給沐風去信,並且派了高手尋找解救秦婉兒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