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交回聖旨
作者:澤源      更新:2021-12-24 11:45      字數:2318
  楊金寶還開玩笑道:“老太太您是不過壽則已,一過壽驚人呐。您放心好了,你可是王妃的祖母,您過壽,這熱鬧勁啊,整個大安都沒人比得上。”

  張氏聽了這話,果然樂嗬。

  “還是你小子會說話,不愧是伺候過皇上的人。”

  楊金寶心虛,“老太太,您太抬舉我了,我哪有那本事去伺候皇上啊!”

  他從宮裏出來的不假,可卻還沒熬到能在皇上身邊伺候,就被趕出了宮。

  張氏停住腳步,盯著楊金寶看了一會兒。

  忽然,渾濁的眼淚,從她眼中滑落。

  張氏趕緊用袖子擦幹淚痕,又輕輕拍了拍楊金寶的手背。

  田秀也上前,與楊金寶一起,攙扶著張氏回屋。

  溫時暮沉默了一會兒,就去跟爹娘商量奶奶壽宴的事情。

  張氏進了房間,一手抓著楊金寶的手,一手抓著田秀的手。

  緊緊抓了一會兒之後,又把田秀的手,放到楊金寶手裏。

  她歎息著,“都是可憐人啊,咱們都是。”

  他們三個人,雖然命運各不相同。

  但是有一點卻是相通的:從小沒有親爹的疼愛與庇護,長大後又經曆了各種不張氏和田秀是女人,其中艱辛自不必說。

  可楊金寶,卻是更加不幸,以致於被迫經曆九死一生,做了太監進了宮。

  張氏心疼地對著楊金寶說道:“你娘知道你受的罪,得心疼成什麽樣啊!”

  楊金寶想起自己進宮時,親娘一路哭著把他送到宮門附近。

  他進宮幾年後,在幹爹的幫助下,才終於有機會出宮。

  可當他回到家,想見到自己想念了幾年的娘親時,才知道娘在他進宮後不久,就鬱鬱而終。

  他爹卻拿著他托人送回家的銀子,另外娶妻生子了。

  楊金寶想到傷心處,眼裏也噙著淚。

  “我娘是心疼我,又阻止不了我爹讓我進宮的決定,最後是心疼傷心加疾病,在我進宮後沒幾天,就去了。”

  田秀也早就知道張氏和楊金寶的身世,可現在再聽一遍,還是忍不住的傷心難過。

  她掏出腰間的帕子,給張氏拭淚。

  楊金寶也掏出自己的帕子,在臉上擦了兩下。

  張氏又拉著田秀的手,也是心疼得很。

  “你這丫頭也不容易,從小在跟在嫡母眼皮子底下過活,也沒有說個好人家。好在你現在不錯,找到了寶寶這個知冷知熱的人……”

  楊金寶和田秀,分別捂了嘴咳嗽,“瞎,寶寶……”

  張氏也不知道自己,今天怎麽這麽容易傷感。

  她的話被眼前兩人的咳嗽聲打斷,才驚覺自己大過年的不應該悲傷。

  張氏趕緊換了輕鬆的口氣。

  “大過年的,老婆子我果然是糊塗了,竟說些傷心的話。

  不說了不說了,人活一輩子,哪個不得經曆些磕磕絆絆的。

  年輕受的苦啊,那都不叫苦,老了享福就行。

  你看咱們現在,還不是都享福了嗎?

  這天底下的人,哪個有咱們活得自在,你們說是不是?”

  “是,是。老太太說的是。咱們現在,過的日子多好!”楊金寶和田秀,也忙不迭的開口應和。

  張氏又拍拍楊金寶的肩頭。

  “我老婆子,哪天要是被閻王爺勾了去,會想辦法找到你娘,告訴她你現在活的很好的。”

  “老太太您費心了。”楊金寶笑道:“咱不是不說那些不吉利的話嗎?老太太您會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長命百歲的,閻王爺,不會這麽早勾走你的。”

  “唉一”張氏歎了口氣,“難說啊。”

  溫家人和已經出嫁了的幾個閨女們,合力為張氏張羅著這次壽宴。

  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兒,想著把壽宴辦的隆重和體麵,給愛麵子的張氏,提供與外人吹噓的資本。

  實際上,張氏根本無需吹噓,都已經是成了眾人豔羨的對象。

  溫時暮之前,一直思考著,如何在那一天找個借口,把姐妹們都集中在溫家,陪伴在奶奶身邊。

  好在她愁眉不展想不出理由之際,奶奶自己就主動提出要過壽辰了。

  她和宋沂也商量好了,那天要好好的過,也要把姐妹們,都想辦法留下。

  張氏的壽宴,果然辦的極其熱鬧。

  沾親帶故的親戚,隻要得了信的,都帶了厚禮前來慶賀。

  一直想與宋沂搭上關係又摸不著門路的人,此時也都帶了厚禮,不請自來。上門就是客,溫家人自然不會把人趕走。

  宋沂也比往日多了些耐心,沒有再冷著臉。

  縣城裏最好的戲班子,在溫家大院的台子上,咿咿呀呀地唱著。

  張氏覺得,這是自己一輩子,最風光的一天。

  再熱鬧的宴席,也有曲終人散的時候。

  溫家的客人,在下半晌也都散了去。

  隻留下溫家一家人,還有外嫁的六個女兒,再就是楊金寶和田秀,還有長住在溫家的董承禹。

  張氏看著一大家子人,忽然百感交集。

  她絮絮叨叨地自己嘀咕著。

  “寶根,發財,墩子,鐵蛋,這四個小夥子都說了親,眼看著就要娶媳婦。倒是這幾個小丫頭,年紀小,還沒有說親。不過也不能一直等著,到了該說親的時候就說親。給閨女找婆家,可比給小子找媳婦費勁,可得好好的選選人家。”

  張氏也知道,說歸說,可真得要給女孩選婆家的時候,光聽外人說根本就不準。

  畢竟有句話叫“知人知麵不知心”。

  這也是她,對老五和老六的親事,最放心的地方。

  因為溫秋水和溫義,一個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一個是在侯府和溫家村,共同生活過多年的。

  這兩人的人品,她放心。

  溫時暮和宋沂沉默著,看著其他姐姐妹妹和姐夫妹夫們,對張氏噓寒問暖拉家常。

  楊金寶今天格外高興,喝得有點多,這會兒正歪在椅子上眯著眼。

  張氏又發話,讓田秀把人扶去了他們自己的房間,好好休息一晚上。

  寶根和鐵蛋,偎在董承禹身邊。

  董承禹半眯著眼,享受著兩個小徒弟給他捏腿捶背的快樂。

  他總算知道,張氏被孫女包圍時的幸福了。

  張氏瞅了眼董承禹,不舍的感覺,突然湧上心頭。

  他們兩個,為了避嫌,平日裏說的話,遠沒有在京城侯府時說的多。

  可就算兩人不說話,每天能相互看一眼,就覺得心安,踏實。

  張氏突然對兒子說道:“你董叔是鐵蛋和寶根的師父,對老三家和對咱們溫家,都有恩。以後娘就是不在了,你們也要好好照顧他,聽到沒?”

  她說完後,又覺得自己這樣命令兒子伺候一個外人,似乎有些不妥。

  就又給自己的話,找了理由。

  “皇上當時賞給你董叔的下人,都被老太太我,給打發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