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從心
作者:澤源      更新:2021-12-24 11:44      字數:2339
  你好自為之吧。”

  溫時暮說完,就走了出去。

  帶娣呆立在原地,許久沒有動過。

  她突然想起,前兩年溫義曾經跟她開過的玩笑。

  “帶娣,你也別天天想著找什麽公子哥了。你還不如看看眼前的溫義哥呢。考慮考慮嫁給我得了,怎麽樣?”

  她當時,是這樣回溫義的。

  “嘁,才不!嫁給你,那不白瞎了六姑娘我的好容貌?還有我的姐姐,可是侯夫人呢。我憑著她的關係,去了京城,還不被富貴人家的公子哥給搶瘋了?嫁給你,那我多虧?”

  溫義又好像認真一些,問道:“帶娣,你聽過‘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這句話嗎?我溫義可以做到對你一心一意,那些富貴公子哥,可未必能做到噢。”

  “一心一意值多少錢?嘁,我才不稀罕。”她很是直白地懟著溫義。

  那時候,他們兩個,對彼此都有些依賴的苗頭。

  不管溫義怎麽想,反正帶娣是這樣認為的。

  她那時候,很是生氣自己,天天腦子裏都是溫義的身影,溫義的話。

  她怕自己就這麽認命,陷進溫義的陷講裏。

  所以後來,她有意與溫義疏遠了些。

  溫義似乎有所察覺,自那之後,也不再經常纏著她了。

  她又反過來,為溫義的疏遠好一陣兒傷心。

  但那時,她還能說服自己,以後找了好婆家,就能把溫義給忘了。

  直到年前,三姐派人去接她來京城,她才開始慌了。

  她很想讓溫義跟著來,似乎那樣,她就會安心。

  可溫義偏不應她,甚至她來了京城三個多月,才第一次收到溫義的信和禮物。

  她一直是怪著溫義這兩年對她的疏遠的。

  可她又總覺得,溫義會一直義無反顧地在老家等著她。

  甚至因為有溫義這個備選,她才有了底氣,一直不慌不忙地,拒絕了老家諸多上門提親的人。

  她總認為,自己若是真得嫁不出去,大不了,還有個溫義兜底,會一直等她。可是三姐今天一番話,讓她知道了自己傷人有多深。

  “溫義,會不會一賭氣,就真得在老家娶媳婦呢?”帶娣心慌慌地問茯苓。

  “難說哦。”

  茯苓沒有給帶娣任何答案。

  帶娣還是寫了信。

  給溫義。

  寫的什麽,隻有帶娣自己知道。

  她托三姐,幫她把信寄回家。

  溫時暮也沒多問,當即就讓人把信給寄了出去。

  她隻跟帶娣說了一句話,“你想好就行,三姐不多問。”

  有她這個當王妃的姐姐在一旁護著,她也相信,無論帶娣今生如何選擇,也絕對不會落到前世那般模樣。

  她做好一個姐姐能做的,至於帶娣的選擇,她不能過多幹涉。

  她對帶娣承諾過的,會給她找到與那兩人接觸的機會,也終於來了。

  去年,冀國的護國公前來進貢,帶來了糧食增產的方子,作為進貢減半的交換。可是方子拿到手之後,大安卻是無人敢嚐試。

  甚至有官員擔心冀國使詐,拿出來的是讓糧食顆粒無收的假方子。

  所以還一再上奏,讓皇上不要上了冀國的當,千萬不要照著那個方子種糧食。持此觀點的人,比信任冀國的人,更多。

  甚至有的官員,口頭上表示信任冀國,可輪到自己頭上,卻是根本不敢輕易嚐試。

  誰都明白,萬一方子是假的,地裏顆粒無收,那損失,都是自己承擔的。

  就連溫讓和孟青竹,拿著方子,也是犯了愁。

  皇家自然不缺田地,可現在大安還在與晉國打仗,糧食也是急需的。

  萬一方子有問題,或者方子是真的,但是來了大安水土不服,造成田地減產,那整個大安,就陷入了缺糧的恐慌中。

  沒有糧食的大安,別說去攻打晉國了,怕是自己都要被虎視眈眈的周邊小國,伺機吞並。

  在所有人的矛盾糾結中,是宋沂出麵,大包大攬地把這個實驗任務,攬到了自己頭上。

  他當著百官的麵,對溫讓說道:“皇上,臣家裏不缺銀子,也不缺地,就讓臣來種種試試看。就算顆粒無收,臣也有的是銀子買糧食,餓不死。要是能大豐收,哈哈,就是臣賺了。皇上覺得如何?”

  溫讓當即大喜,除了交出方子外,又額外賞了宋沂兩千畝的田莊,作為對他勇氣的嘉獎。

  這下,可就惹來了眾臣們的紅眼。

  宋沂依例,享有一萬畝的免稅土地。

  他把自己的一萬畝地,全部用來實驗糧食方子,也確實是冒了極大的風險。

  百官們本來還覺得宋沂是傻大膽、冤大頭的,可溫讓又賞賜給他兩千畝良田,又讓百官難免起了妒心。

  因為,就算一萬畝地,一顆糧食都種不出來,頂多是當年虧損,顆粒無收。

  那損失,可比兩千畝地小多了。

  一畝地的產出,就算不交稅,都換不了一兩銀子。

  一萬畝,頂破天也就損失一萬兩銀子。

  而且第二年接著種,完全沒有影響。

  可賞賜的兩千畝的良田,買下來的話,沒個三萬兩銀子,都打不住。

  宋沂還沒種地呢,可就賺大了。

  當下,就有官員紅著眼,說自己也要為皇上、為大安出力,會把自己家的地拿出來,種糧食看看。

  溫讓當即準了,並讓那些人抄了方子,一起實驗。

  至於賞賜,卻是提都不提。

  那些抄了方子的官員,騎虎難下,跟吃了糞便一樣,難受至極。

  溫讓隻當做沒看到。

  可宋沂,卻是忍不住得意的性子。

  他對著那些官員們說道:“對不住了,各位。這好處,都是第一個出來為皇上排憂解難的人得,你們這些跟風拍馬屁的,確實遲了點,屎都吃不上熱乎的了。真是可惜。哈哈哈哈哈。”

  宋沂大笑著離去,留下剛才那一堆紅眼的官員,頂著其他官員的嘲笑,還要打落牙齒和血吞,裝作絲毫不在意的樣子。

  不過,官員們也不是真傻。

  雖然說了要替皇上分憂,實驗種田,可他們又沒有說死,一定要把自己全部的田地都拿來實驗。

  他們都想好了,隨便拿出一畝半畝的出來種就是了,反正就算虧,也虧不太多。

  宋沂和溫時暮,卻是非常信任護國公和錢多多的。

  所以去年秋季,玉米收割完之後,就把一萬兩千畝地,全部都做成了實驗田。

  如今半年多過去,冬小麥已經到了快成熟的時候。

  原先那些眼紅的官員,如今更是如鯁在喉。

  因為,他們不約而同地真得隻中了半畝地實驗。

  可是那方子,是真的。

  甚至,來了大安,不但沒有水土不服,反而漲勢,比在冀國那貧瘠的土地上,長出來的更好。

  宋沂的莊稼,又因為都是交給退伍殘兵打理,所以今年,增產三四倍,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