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陳年往事
作者:澤源      更新:2021-12-24 11:44      字數:2339
  並且,還放了話,若是實驗成功,確實是利國利民之計,就會在時機成熟時,作為新政推向全國。

  眾文武大臣,之前對這個剛上位的年輕皇帝,雖然麵上敬畏,可心裏還是有些輕視的。

  在眾人心中,溫讓是在其他幾個兄弟出了狀況後,文治帝沒辦法,才提拔他上來的。

  剛坐上龍椅沒幾天,他那骨子戰戰兢兢以及疑神疑鬼之色,更是讓眾臣們打心底裏不服。

  可是一夜之間,溫讓就變得讓他們刮目相看,甚至心存畏懼。

  宋沂就是這種感覺。

  他怕溫讓麵上對他笑臉相迎,背後卻給他放冷箭,可能又不能再像之前那般明著質疑,所以才有了這般憋屈之色。

  “唉,不想了,今天皇上單獨接見沐賢,我不用去早朝,也有空陪兒子去練武。懶得想這些糟心事。要是皇上真給我放冷箭,我就反了他丫的。”

  溫時暮捂嘴偷笑,“怎麽這幾日這般勤快習武了?可是因為與沐王爺約戰之事?”

  “才不是。”宋沂急忙否認道:“與沐風比試,我還不放在眼裏。隻是我要給鐵蛋做個好榜樣,就不能像以前那麽懈怠了。你說是不是?”

  溫時暮笑得更加開懷了。

  不過,她還是應和道:“當然了,你以後得更加努力的練武,可不能讓鐵蛋把你給超過去。”

  “他要超過老子,還早著呢。我再去指點指點他去。”

  宋沂說著,就要找鐵蛋去練功場。

  溫時暮捂著嘴,強忍著笑意,再次提醒:“鐵蛋昨晚不就說了麽,他今天要出門,去找張大錘,估計最早,也要明天他才能見到人,還真是心急。”

  張大錘的隊伍,按報信的來說,還要三天才能到京城。

  鐵蛋竟然孤身一人,提前去迎接了。

  宋沂竟然忘了這事。

  “鐵蛋可不是光迎接張大錘,估計想見珍珠才是真的。”宋沂撇撇嘴說道:“算了,兒大不中留,我自個兒去練武去。一肚子氣,不練出來可不行。”

  “去吧去吧。”溫時暮擺擺手,示意宋沂出去。

  等宋沂走了很遠,溫時暮才嘟囔了一句,“口是心非的男人。”

  鐵蛋這邊,騎馬出門不久,就在街上遇到了溫蘭枝。

  溫蘭枝是與幾個小姐妹出來買東西的,打遠處看到鐵蛋騎馬過來,她就停在了路邊,伸出手打招呼,“世子。”

  可惜鐵蛋,一心騎馬,並未注意到溫蘭枝。

  “嗖”一下子,就與溫蘭枝幾人擦肩而過。

  溫蘭枝在同伴們麵前丟了臉,卻仍然裝作無事人般。

  “這個小將軍,果然如傳言般威風呐,騎在馬上呼嘯而過,竟連行人看都不看-目艮。”

  有一個女孩突然笑道:“人家的郡主未婚妻可就要到京城了呢,他當然看不見別人了。”

  “你聽誰說的?”溫蘭枝穩住慌亂的心神,問那個女孩。

  另外一個女孩,也是嘻嘻一笑。

  “蘭枝你不知道嗎?我都知道了呢,冀國的護國公,帶著他們的寶貝郡主過來,一是進貢,二是向永安侯世子提親呢。咱們的黑臉小將軍,要去做人家的上門女婿了呢。”

  一群小女孩,嘰嘰喳喳的,都在熱鬧地談論此事,無一不可惜小將軍要離開大安,害得她們以後也都沒有機會再見小英雄了。

  不過,她們都有自知之明,都知道永安侯很快就要被加封公爵,權勢滔天,而人家世子要嫁的,又是別國的郡主。

  她們就算是可惜,也是自知配不上,隻能在心中肖想一下而已。

  溫蘭枝緊緊攥著手絹,身體也微微顫抖。

  她當然不知道此事。

  她自從上次在永安侯府失態之後,回去就被祖母罰了禁足一個月。

  昨天,她才剛被放出來,府裏也沒人再敢在她麵前提永安侯府之事。

  今天早上,祖母突然告訴她,她祖父寧國公,在文治帝臨去之前,還去了宮中為她的婚事說過話,不過說的哪一家,她自己也不知道。

  祖母隻是告訴她,讓她死了心,永安侯府,她是進不去了。

  溫蘭枝正在想著心事,又聽到小姐妹中有人說道:“永安侯家的孩子,可真都是大富大貴的好命呢。黑臉小將軍,雖然是入贅,可人家好歹也是要嫁給小郡主的。那個俊俏的黑臉小小姐,竟然小小年紀,就被先皇指了婚,嫁給太子做正妃呢。”

  “就是啊,還有那個白二公子,我家裏人都說,可千萬不能惹,人家跟太子關係好的跟親兄弟似的。”

  “說得沒錯。永安侯一家,可都跟皇家關係親近著呢。”

  “今天黑臉小將軍騎馬騎得這麽急,估計是急著見小郡主去了呢。哎呀,可真不知羞。”

  先皇賜婚小太子和永安侯府嫡女這件事,在聖旨宣布之前,竟然已經傳的人盡皆知,都不知道是哪個走漏了風聲。

  姐妹們的話,再次讓溫蘭枝的心,跌入穀底。

  她並不是真得看中鐵蛋,隻是看中他的家世而已。

  當日在侯府,她被鐵蛋的直言直語,羞辱的徹底。

  所以才惹惱了祖母,罰了她許久。

  就連曾經許給她的嫡女之位,也暫時耽擱了下來。

  她恨恨的,有些不甘心。

  溫讓終於肯接見沐賢商議議和條件了,可讓人震驚的是,此次單獨見麵商談,談崩了。

  沐賢的臉色很難看。溫固也是深感意外,畢竟沐賢提出的條件,對大安來說,還是不錯的。

  溫讓隻是說條件不妥,卻不肯說哪裏不妥,甚至也不在意沐賢的一再試探,愣是不肯告知什麽條件才是“妥”。

  談判一時陷入僵局。

  其後,溫讓又召見了宋沂等幾個重要的文臣武將,以及國丈孟大人。

  他將自己的打算,如實告知眾人。

  “晉宣帝籌謀布局二十幾年,三年的邊境之戰,一度逼迫的我大安幾欲亡國。

  大安能轉危為安,扭轉敗局,也是我大安的數十萬將士,用鮮血乃至性命換來的。

  朕深思許久,不願意輕易議和。

  而且朕擔心,晉宣帝如今的議和策略,一方麵是與我大安用的緩兵之計,一方麵又是欲借此議和機會,求我大安出麵對付冀國。

  朕若是貪圖沐賢開出的議和條件,從而出兵相助,等哪一日晉國緩了過來,再卷土重來對付我大安,亦是不可不防。

  以上,即是朕所思所想,愛卿們若有不同意見,盡可以提出來,咱們君臣再好好考慮。”

  宋沂第一個出聲支持。

  “皇上考慮的長遠,晉國布局這麽多年,肯定野心極大,一時低頭求和,背後說不定還藏著更大的陰謀。

  臣,也不同意議和。

  而且現在,晉國苟延殘喘,咱們不光不能幫,還應該跟上去踩他一腳,痛打落水狗,然後再把晉國給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