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宣撫司署
作者:幾字微言      更新:2021-12-24 08:55      字數:3099
  宣撫司。

  蘇默在偏廳召集了一幹幕府成員,這些都是他的班底,也是而今蘇默在天津立足的基點。

  對此,蘇默對內開始重建分司。意思就是重新架構幕府:“天津衛這個地方,本來是軍事建製,在此的居民都是軍人。衛所製盡管糜爛了,但老大拖著沒有變革。這裏居住的主要人口除了流動的商販,依舊是軍人。舊軍人的習氣,想必大家都是明白的。想要真正將宣撫司對天津衛的管理控製深入到地處,你們就必須走到底處和那些不通文墨,不識文字的舊軍人進行溝通。我建立幕府並不打算養著一群隻會高談闊論,眼高手低的庸碌文人。我這裏要用的人,首要便是肯做事。”

  麵對公事,蘇默的氣場頓時不一樣了。眾人見此,紛紛肅然拱手:“吾等明白。”

  蘇默頷首,又道:“我意建立分司製度,革新宣撫司建製。同時方便執行政務,明確職責。顏起,將草案分發與諸位。”

  說著,蘇默便做了下來。

  蘇默初來天津,一切都沒有準備。本來,按照蘇默的意思是打算做一個長條圓桌的,但現在工匠還在趕製,隻能是蘇默列坐上首,其他人一小桌,一小靠椅。

  名作顏起的是一個皮膚白淨,看起來文文靜靜的書生。其身後,具是身著簡潔製服的文士。顏起,便是蘇默的文字官。也是南華書社的成員,蘇默看重其務實謹慎,文字功夫紮實,便讓其為文字官,帶領一眾幕僚組成蘇默的私人秘書團,負責公文,起草以及來往的信息情報索取。

  蘇默要是寫公文奏章什麽的,基本上提個意見畫個範圍就可以讓這些人去做了。

  列坐場內的其他,參謀官,參議官,勾當公事,機宜文字等紛紛接過蘇默的草案,翻閱起來。一時間,翻卷的聲音此起彼伏,其他雜音則瞬間安靜了下來。

  蘇默也是摸摸看著,手頭拿著一杆硬筆,這是蘇氏工匠按照他的意思特製的東西。蘇默時不時在上麵寫寫畫畫著,下頭的一眾幕僚們則已經開始重新翻閱,來回品味蘇默這份草案的意思。

  草案很簡單,是蘇默根據後世政府設立的。

  宣撫司的職司有三大部分,民政,軍務以及開埠海運。蘇默打算將民政的具體事務交給宣撫判官,也就是車百負責。但剝離民政中的財稅,獨立成立稅務司,由閆默華親自負責。

  對此,蘇默給出的稅率是十抽一,對於由南向北運的糧食采取三十稅一,由北向南的則采取五稅一,對於絲綢,麝香,高檔茶葉等奢侈品,則同樣采取五稅一的高額稅率。

  蘇默的本意,自然是通過靈活的稅收政策來調整整個商業行業的發展。同時,建立一套健康完整的稅收體係。而此刻本朝的商業稅方麵,完完全全就是一筆糊塗賬。不僅地方稅務官隨意性極大,而且粗暴簡單的三十稅一的政策簡直可以說沒有商業稅。甚至有些地方官將不收商業稅當成仁政傳揚,先帝時曾有一清流入職揚州府知府,此人名聲極大,好做善事,到任之後對於商業稅,直接拿出一個鐵箱子丟在府衙外,然後張貼布告,道是為彰顯仁德,有那願意交納商業稅者,直接往裏頭丟銀子便是。

  於是天下首等繁華之所的揚州府一年的商業稅竟然隻有區區不過三十餘兩銀子,蘇默聽到這個段子,隻能是暗自腹誹。他對此是知曉內情的,這箱子設立的前幾天,可是不知道多少鹽商朝著知府衙門裏跑老跑去,隻不過區區幾天,一幫鹽商往這位清流大老爺的口袋了丟的銀子隻怕沒少三十萬兩。

  撇去其他,蘇默這一套新的稅收製度,無論是從稅務司的人事架構,還是從稅率,稅種的設置上,都遠遠超出現行的稅收製度。

  能被蘇默招入幕府的人當然是有眼光有水平的,見了這些,莫不是點頭。尤其是閆默華神情凝重卻又驚喜的模樣,一時間讓場內眾人都不由提起精神。

  蘇默的草案是對整個宣撫司的大變動,也是接下來眾人的職司分工。

  草案中,蘇默的意思是建立三大部,民部,軍部以及外事部。軍部由後勤司,參謀司,情報司各營作戰部隊,水師船隊等。

  民部則由稅務司,治安警務署,司法署,水利司,漕運署,鹽務司,教育司,商貿司組成。除了稅務司由蘇默直屬外,其他皆有民部長官直屬。

  至於最後一個外事部,則有蘇默直屬。外事部架構不明,蘇默隻說了要配備大量船隊,軍士打通朝鮮日本航線,除此外,倒是沒有別的提及。

  一下子出來十多個機構,一種幕僚頓時紛紛目光大亮。十多個機構就等於十多個位置權限,這些,都是他們建功立業的地方!

  而且,看蘇默這架構。顯然就是打算拋卻之前宣撫司的一套了,文字官,參謀官,參議官,勾當公事,機宜文字這些名目應該還在。但具體職司,將會以各部司署為準。文字官,參謀官估計也會淪為寄銜一樣的東西,隻用來確定品級。畢竟,大老粗的百姓們可不懂什麽叫文字官。

  但你若說自己是司法署過來給你們主持公道打官司的,那估計大家瞬間就清楚了。至於司法,蘇默原本也有想要建立法院檢察院製度,但想了想現在的政治氣候和識字率,頓時便劃去了。

  這年頭司法行政合一固然不對,但冒然大改顯然還不到時候。

  “這份草案大家都仔細看看,現在還有疑問的就和我說。過了今日,三日後我要大家給我一份對這草案的看法,不限字數,給我說清楚你對這草案的想法,思路,乃至你認為一切覺得有必要寫的。寫好了,三日後交給我,我會盡快確定諸位的職司,至於這其中的時間,我希望大家盡量走遍天津,仔細用心,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去交流溝通,真實了解你們即將管理的這片區域,以及這其中的百萬大華子民。好了,就這樣吧,我期待你們給我的驚喜。另外,車判官,默華,燕東,冉雄。你們留一下!”蘇默說完,便起身了。

  一眾人自然是齊齊行禮,隨後無不豔羨地看著留下的眾人。

  車百,閆默華,齊燕東,趙冉雄。四人都是蘇默比較核心的幕僚,也是接下來蘇默要布置事務的得力手下。比較生麵孔的是齊燕東,不過蘇默對其卻很熟悉。

  齊燕東不是南華書社的,但論起嫡係,卻是蘇默最嫡係的部分。

  濟善堂在善化開辦已經有數年了,當年的小蘿莉夏達而今已經成長成了蘇默得力的得手。濟善堂不僅擁有著整個天下最先進的會計係統,更有著最出色的的財務管理人員。當然,這裏的雇工每一個都是俸祿優厚,甚至濟善堂自己辦學已經培養了不少不錯的胚子。忠誠問題上,濟善堂從來不需要蘇默擔憂。夏達本身對這一方麵就分外注意。

  濟善堂,顧名思義就是蘇默用來灑銀子賺人望的。當然,銀子也不是白給的。用來資助學子,完善自家族人雇工的人身保障,教育、醫療乃至全方麵的保障,都是其錢款所用。

  而齊燕東,便是濟善堂幫助之下,整個人生際遇發生重大改變的一個典型例子。齊燕東家有薄田,本來讀書到秀才的時候還算順利,但等鄉試考舉子的時候,一場大病,老父病魔纏身,花光了家裏的底子。這齊燕東倒是孝順,自己跑進了城裏頭尋出路,幾乎連賣身法子都想出來了。當然,這個賣身是賣藝的說法,但為了迅速拿到巨額醫藥費,齊燕東是打算一輩子依附某個豪商巨富,然後當一輩子的幕僚了。看起來雖然愜意,但等於這一輩子的前途都沒了。而且幕僚是帶有人身依附性質的,待遇多好,完全看幕主的品性。

  這個時候,濟善堂就出場了。濟善堂先是急救緩解了病情,然後再表示希望齊燕東未來道路能優先考慮加入蘇氏,但並未強求。這裏的濟善堂員工表現得不卑不亢,既沒有讓齊燕東感受到咄咄逼人挾持恩德的感覺,也未讓齊燕東感覺到濟善堂是白癡隨意資助。

  實際上,濟善堂在蘇默的設計之中,一個關鍵的環節就是對文人士子的資助,隻要是讀書人有困難,濟善堂就會幫助。而且這個幫助的底線設置得很低,為此哪怕付出一些額外的代價濟善堂也願意承受。

  得了濟善堂幫助的齊燕東免去了賣身之憂,招募了天下良醫的濟善堂很快就治好了其父的疾病。

  隨後,齊燕東也頗為豪氣地表示願意直接加入濟善堂報恩。這裏,蘇氏倒是沒要求其現在打工。而是讓濟善堂繼續參加了科舉考試,並且,蘇氏自己也建立了一個蘇氏公學。延請陶然為名譽山長,相邀名師,大力資助公學學子。

  齊燕東自然是加入了公學,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