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到京師
作者:幾字微言      更新:2021-12-24 08:55      字數:3170
  陳穀涵似乎看出了兒子的顧慮,拍拍陳穀涵的肩膀道:“邊疆太苦寒了,而且最關鍵的是遠離權力中心,影響力僅僅隻在於邊境安危和兵力上。真正能夠位登人頂的還是在京師,比如京營……”

  陳彥鵬的表情頓時就舒展開來了。

  “自從京營的兵馬從太監手中奪回後,就一直由文官把持,隻不過文官不知兵這才讓各路封侯公伯的勳貴統領。等為父離了宣大總督入京後,少不得也能有一個伯爵的世襲。到時候,你也能從科舉裏麵脫穎而出,以文官的身份執掌京營了!”陳穀涵笑著:“世閥最大的破綻是什麽?那就是兵馬,隻靠著一點私兵就想應付這天下格局?妄想!眼下,我們將門主動貼過去等於是彌補了這一塊最大的短板。妍兒聯姻隻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讓你登上狀元之位然後盡早掌握京營!到時候,我們邊軍將門順利進入中樞。這些世閥們也有了武力支持!”

  陳彥鵬眼睛一亮,頓時明白了下來。

  陸禪的兵馬最後落腳在了大同鎮,西南的戰局在陸禪主力的幫助下最終穩定了下來,故而,後續的兵馬隻是稍稍遲了一回兒才跟進山西。

  大同鎮突然多出來了三萬人馬,對陸禪自然會有一係列的考驗,但這些就不屬於蘇默要考慮的事情了。

  衡王一係最終還是在中原紮下了根,都道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迅速恢複著生機的河南成了衡王的前進基地。也成了壓縮陸家的最大手段,湖南和河南南北將湖北夾在中間,等於是斷絕了湖北兩麵發展的可能,迫使陸家隻能將產業向東轉移。雖說陸家新得了一個四川,但四川的戰亂破壞得太厲害了,至今未有恢複,並不能給陸家帶來多大的收益。

  因為河南的失去,陸家的資源顯著地消失了一大塊。

  河南和湖南將湖北夾在中間使得陸家的發展空間得到了十分窘迫的擠壓,直至陸禪到了大同鎮陸家這才有了一塊新的空間。他們進入了大同開始進行邊疆貿易,大草原上的牛羊皮革駿馬,內地的茶酒絲綢都是來回大筆利潤的東西。以往這地方被晉商控製無人插足,而今來了陸家這麽一個巨無霸,頓時便開辟出了一個新的天地。

  撇去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當時間落在啟興三年十月初的燕京時,文國權的妻子柳如君靜靜立在燕京城的崇文門外長亭裏,看著南方天際,顯然是在等待著什麽。

  除了柳如君外,還有大批燕京權貴,比如一個麵白無須,穿著紅袍的白淨男子。這男子喉結平平,臉上常帶著笑,就是整個人氣質看起來有點陰。他隔著柳如君有點遠,看架勢對柳如君也顯得頗為恭謹。

  這人是大內禦書房管事劉評,劉評是大內讀書堂出來的人,曆事經驗豐富,待人接物不輸於外臣,算得上是內宦裏麵少見的出色人物,啟興帝對其頗為喜歡。最重要的是當年啟興帝華言殊和華言徽在大內讀書堂讀書的時候,這劉評是伴讀,華言徽也很喜歡他。說起來,大內讀書堂三百年來斷斷續續開辦,出來的人不多,但教出來的人物卻是皇室裏麵都頂尖的。而大內讀書堂本身就是為皇室培養政務型太監的地方,隻不過隨著皇室權威畏縮,讀書堂的地位這才漸漸尷尬,及至被關閉。

  劉評的氣場很溫和,卻代表了天子對此次接見的鄭重。

  除了柳如君和劉評,在此等候的還有一大票人,有京中文臣武勳,也有士紳名流。當然最少不了的還有士大夫,一些士子青年官員也駐足此處,顯然,他們也有不少好友和這一波人一起到。

  比如翰林院侍讀學士徐天放這樣的京中名流,兵部車駕司郎中車百,以及車百的幾個同樣在部寺裏麵任職的好友廖還山,高誌遠,丘崢。至於其他看熱鬧的百姓們也是熱熱鬧鬧擠著外圍。

  沒辦法,在河南打了勝仗的衡王要來了,還有那位文武雙全,天子欽點的湖南解元也要來了。就這兩樣,已經足夠惹起百姓們的好奇心了。

  “來了,來了!”突然,人群裏頭熱鬧了起來。原來,視線的盡頭出現了一列列馬車。

  當頭的是王府儀仗,其後是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的騎士,一個個都是血雨腥風裏頭廝殺出來的好漢子,這列隊而出,精氣神昂揚,頓時便博了一個好彩。

  到了最後,待衡王和蘇默等人下了馬車的時候,場上的氣氛算是到了高潮。

  百姓們恨不得一睹在河南威風凜凜的衡王殿下風采,也都屬意著蘇默這般無雙風流,平定中原的少年英雄。而今見了一個氣質沉穩,皇家風度自顯,舉止風儀莫不讚歎。一個見了更是年少風流,氣度溫雅之餘,更有一種少年英雄的風采,一舉一動不自覺間就吸引了目光。再加上這一大一小兩個都是頂尖的美男子,這一出場,不是惹了多少癡心少女美眸頻彩。

  扯去閑話,衡王殿下身為親王,自然有禮部一位侍郎,宗人府左宗正過來迎接。隻不過這一部一府都是打下手,當前以劉評為主。

  啟興帝不能出迎,但身為其親信劉評早早為衡王選好了住所,一路殷勤,自然不需多表。隻不過,讓人不得不為之矚目的卻是場內除了禮部一位侍郎,宗人府一位左宗正外,竟是再無朝廷高官過來迎接。

  親王位比宰執,縱然不能讓宰執低頭,在規製上兩者也是身份對等的。按照禮製,在河南打了大勝仗的親王來了京師,自然應該有一位宰執過來迎接。

  但顯然,沒有人對衡王感興趣,或者說也沒誰想在京師去觸陸慷的眉頭。誰都知道衡王的做法已然讓陸慷恨得牙癢癢,朝中沒有高官去給衡王接應,未嚐不是下馬威的意思。

  隻不過,作為天子的親信文國權同樣也沒有過來迎接衡王就有些讓人費解了。也許是迫於東府的壓力,隻能讓柳如君出來迎接算作折中。

  雖說沒有大人物過來捧場,但衡王這邊還是很熱鬧。

  洛陽一仗和開封一仗都給衡王和蘇默打出了威風,也打出了人望。盡管這是內戰,但軍功就是軍功,本事就是本事。老百姓最為樸素,也知道誰是有本事有良心的。

  “殿下,陛下已經命工部準備好了衡王府新宅,假山曲池環境很是優美……”劉評迎著華言徽入了京師,末了還補上了一句:“銀子走的是內庫。”

  一邊的翰林院侍讀學士徐天放也是過來親厚地說著:“殿下在河南所為,可是為我們這些人大大出了一口氣。我和文相公都是十分佩服,隻是這次文相公有些急事,就不能來了。”

  “國事要緊。”衡王顯得很理解,隨後跟著幾人邊走邊說。禮部的官員也過來寒暄了幾句,都是些場麵上程式的東西,倒是宗人府的左宗正顯然要親切一點,都是皇室,彼此間共同話題還有些。

  蘇默看了一眼華言徽那邊,很快就看到了和衡王寒暄完了回來的柳如君。

  對著柳如君蘇默搶先行禮,柳如君點點頭,隻不過她卻不是為了蘇默而來的。而是文思卿,看著文思卿柳如君雙眸中泛起了霧氣:“思卿,你在河南,可是急壞了你爹爹了……”

  聽了柳如君的話,文思卿也是動情了:“女兒不孝……”

  “無礙無礙,人沒事就行。早些回去吧,你爹爹今天會早些下朝,到時候你們父女倆好好說道說道……”柳如君說著,也沒有回避蘇默的意思。

  蘇默一邊溫笑著聽,態度很是端正。

  “蘇默哥哥……還記得我嗎……”突兀地,一個怯生生的聲音響了起來。聲音很輕柔,聽在耳邊很有些酥酥麻麻的感覺。

  蘇默望過去,卻見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少女穿著襦裙,整齊梳著漂亮的常雲髻。眼睛大大,雙眸閃閃,臉上帶著驚喜的笑,卻有些羞澀的不敢湊過來。

  文思卿和文暮雪是分開了,文暮雪是在文家的嚴密護衛下先行去了京師。這是衡王的意思,連蘇默都不知道為什麽衡王會突兀地插手文家的家事。隻不過看文思卿沒反對,也就沒堅持帶著文暮雪一起走。眼下看,這倒是挺正確的。至少不會如文思卿那樣在洛陽城裏受著擔心。

  而今的文暮雪長大了,已經全然不是那種可愛萌萌的小蘿莉了。古代女子早熟,在營養充足的世家裏,更是發育成熟。不過十一二歲的年紀,卻在文家係統完善的家教下便成了一個一舉一動禮節標準,姿儀淑女的世家貴女了。

  蘇默收起了懷中變魔術的糖果,左思右想,一個箭步跑去路邊折了一朵野花,湊近過去在文暮雪呆呆地沒反應過來之前插了上去。

  如此一來,常雲髻上花兒飄。本就青春靚麗的文暮雪看著更加漂亮了,蘇默看著有些入神,卻是讓文暮雪緊張兮兮地臉紅了。

  輕笑一聲,蘇默道:“好久不見慕雪丫頭,卻不想是出落得這麽好看了。既然是大姑娘了,以前的糖果可就不好再多吃了。沒準備什麽好東西,就先一朵小花兒表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