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藩王事
作者:幾字微言      更新:2021-12-24 08:54      字數:3514
  國初的時候,華元分封藩王,駐守要地統領兵馬,管轄政務。可謂是一地之獨立小王國。而且國初土地不值錢,整個國家來來回回殺了幾次,人口元氣低微到了極點。這個時候,為了效率,資源和權力自然就被高度集中起來。在有藩王的地方,這些權力就被掌握在藩王手裏。

  朝廷中樞對此當然不會無視,東西二府幾次想要動手,卻沒有得到太祖的允許。一直到太祖臨終前幾年,這才著手推動削藩。因為太祖強力,削藩中最艱難的減去王府護軍得以成功推行。此後,在太宗時,文官開始秉政後,繼續推行削藩。隨後各藩王的管轄文政的權力被迅速剝奪,隻許帶耳朵不許帶嘴巴。然後財權也被限製到自家財產上。

  至此,中樞的帝王和文官們對藩王的態度都高度統一。可以優待,卻要嚴格限製。也就在近幾十年裏對藩王的控製才有削弱,因為中樞天子和文官們在對待藩王的態度上發生了變化。以啟興帝為例,他對衡王可謂是分外信任,而且麵對文官他本來就勢弱,渴望的就是要一個臂助之前文國權倒是很有作用,但很快世閥那些人就把文國權架空了。

  到這兒,唯一能夠出力有作用的就隻有衡王了。帶著兵馬強軍的衡王論起來才是真正有底氣的,於是嚴格限製藩王的國策這才有所鬆動。

  隻不過,鬆動歸鬆動。但有些底線是不可犯的啊!

  人家皇帝和文官們之所以對藩王窮追不舍,之所以對藩王如同圈養。為的還不就是怕你這有天家血脈的藩王造反嘛!

  再仔細一點,具體地說,真正執行監視任務的就是地方官!在洛陽,監視藩王就是洛陽知府隋文煥的任務。再加上福王這兩代積怨,這監視的任務就差點明點出來了。而且是直接從中樞下到洛陽府的時候就說了!

  故而,當眾人發現福王竟是很騷包地用黃銅鍍金地坐了一個很寬很大的椅子時……隋文煥傻眼了,他分外糾結了起來。

  天下椅子當然是坐得舒服就成,但有一個卻不行。這就是龍椅,這玩意考校的是美觀和威嚴,故而做得很大,也很氣派。

  再仔細瞧瞧福王府的這王椅,很大,很氣派,也很威嚴。重要的是福王人家是親王,是有資格雕刻一條蛟龍的。雖說蛟龍不是真龍,但這玩意也太像了!乍一看,在金鑾殿上見過龍椅的隋文煥還真覺得這就是龍椅了……“這擅越的尼瑪也太過分了吧!”隋文煥心中在咆哮,福王這犯錯犯得也太赤裸裸了。

  可是……揭還是不揭開?隋文煥糾結了,人家可是極可能要當上太上皇的主兒啊。沒見福王世子華儀柳一臉溫和笑容地看著自己嗎?

  所有人都關注了過來,剛剛熱烈十足的氣氛一下子冷了下來。

  福王的椅子坐的和金鑾殿的龍椅一樣,換在太祖那會,福王這下就該痛哭流涕等著知府大人羈押了。這會皇帝勢弱,福王勢強。他隋文煥還會不會羈押呢?

  無數個年頭和利弊在腦海中閃過,突兀地,就當隋文煥嘴角抽動,一狠心率先要向衡王行禮的時候,河南巡撫陸宗預笑嗬嗬地開口了:“我還道是什麽事,小友,在大雄寶殿上佛祖的坐墊可要比這大多了。勿要太緊張嘛!諸位說,是不是啊?哈哈……”

  陸宗預打了個招呼,也是這位河南第一號人物正式在衡王和福王之中做出了表態。

  一瞬間,場內的氣氛又是熱烈了起來。

  “撫台大人說得是,這椅子嘛,本來就是坐的,還分什麽大不大?”

  “是啊是啊。福王殿下身寬體胖,這椅子就該大一點嘛……”

  “沒什麽大不了的!”

  陸宗預又道:“剛剛福王殿下可是為支援國事將府庫搬空,一百萬兩銀子和二十萬石糧食。如此為國,實乃賢良啊!”

  華玉潤笑嗬嗬地謙遜了一句:“哪裏哪裏,身為皇室成員,這是應該的,應該的。衡王,你說呢?”

  陸宗預和華玉潤這麽一唱一和,場內的目光瞬間又聚集到了華言徽身上。

  這會兒,經過蘇默剛剛那麽一折騰華言徽早就準備好了,沒有被突襲時的倉促,笑道:“若論國事,咱們這中華民族,遠的不說,就從唐末天下大亂開始算起,已經經曆過了太多的苦難。我們的百姓在這片富饒的土地裏就如同麥子一樣一茬一茬地被割去,卻極少能有有為者願意為他們做出一些符合他們身份的事情。我們的文明艱難維持到現在得以昌盛,我們的民族同袍繁衍至今終於眾多。但眼下呢,國勢維艱,鮮花滿錦之下已然烈火盆友。孤身為皇室成員,的確就該為這大華美好山河第一個流血。這大華朝姓華,那我們這皇室也該做出天下臣民的表率。孤羞愧,囊中羞澀,卻願以一腔熱血,奔赴國難!不計安危,唯使國家得以長存,百姓得以安居,天下人得以樂業!”

  衡王如此一番話讓場內刹那間有了那麽一小會兒的安靜,突兀地,一名河南本地的士子站起身:“衡王殿下,趙某這一杯酒,敬您!”

  “如此一番話,我輩儒生慚愧啊。敬您!”

  刷刷刷,又是兩個學生站了起來。隻是,除此外,滿堂賓客所有人都是神情冷漠。這裏最不濟也是四品道台,一個個都是在官場裏頭摸爬滾打十幾幾十年了,再熱氣騰騰的鮮血都已凝固了下來,再壯烈的雄心也在官場紅塵之中被汙了幹淨。更何況,在洛陽這地方,被福王府拉進陣營已經不是一兩天了。衡王一番話說得精彩,初始熱鬧後卻再無別人捧場。

  此刻,洛陽知府隋文煥笑嗬嗬地破開冷場:“好。不愧是本屆很難解元,趙爾陽,做得好!”

  一直不大說話的福王世子華儀柳也是一臉溫雅朝著衡王敬酒:“殿下此一番話,著實道出了我輩男兒的熊心啊。可敬可敬!”

  說完,一飲杯中酒。

  所有人巴拉巴拉地吹捧起了華儀柳,場內重歸熱鬧。

  角落裏,蘇默看得是津津有味:“一群朽木,渾身透著腐爛的味道!隻是可惜了這麽一群血未冷的士子,卻不知是誰啊……”

  不錯,蘇默再過去看的時候,那三個仗義敬酒的人已經不見了。

  “來,言維。如此大才可讓我著實好找啊,今日我帶來了三個賢才,恰要為你們引見一番!”正當蘇默隨口一問,而龐煥鬆表示不知的時候,隋文煥卻帶著三個年輕學子走了過來。

  “這是本屆河南鄉試解元,方才已經有說的趙爾陽!”隋文煥指向身後一個身著青衫,目光沉穩卻藏著銳利的年輕人。

  “蘇默,見過趙兄!”蘇默拱手致禮。

  趙爾陽回禮,打量著蘇默,謙聲道:“不敢當府台讚譽,得見‘人生自古如初見’的蘇大才子可是在下的榮幸。”

  蘇默還待謙遜,“這一位也是本屆舉子,洛陽才子駱武城。”

  “府台讚譽了,見過蘇兄!”這一位冷靜下來後倒是風度不錯,舉止文雅。

  蘇默對詩詞歌賦揚名的人沒啥大興趣,平常致禮:“駱兄。”

  “這一位也是洛陽怪才,速來喜好軍略,舉子曹斌。”隋文煥指向最後一人,此人倒是目光灼灼,體量英武。

  蘇默致禮:“今日國勢,正是武人洗刷聲名,重振國勢的時候。曹兄努力!”

  “好!”曹斌回禮幹脆,行禮簡潔,很是不脫離帶水的模樣。

  隋文煥見引見完了,便尋了個借口,說是兩人名字中都有個煥字,很是有緣分,於是巴拉巴拉找著龐煥鬆一邊很是基情地過去說話了。

  蘇默和幾人落座,開場有些冷,不過駱武城倒是很有風度地破開了冷場,而且很是誠懇道:“蘇兄一舉便將府台大人拉了過來,手腕可是叫我等見識了。”

  蘇默謙遜了一句話便道:“隻是順應人心罷了,算不得什麽手腕。況且,這還不是為諸位看出來了?”

  眾人輕笑,趙爾陽道:“還是福王殿下太急切,又太自信了。生生想看著府台倒入自己懷抱。卻不知道而今天子勢弱,難道他上位後就能強勢了?得罪一個福王固然現在會不好受,但在如此關鍵任務上失分,在士大夫這兒他就能討得好受?所以啊,對陣湖南才子。不是敵軍太強大,而是我軍同伴太無能啊!”

  這話一說,曹文斌和駱武城都收斂起了笑容。

  蘇默很是謙遜:“隻是運氣,運氣罷了。”

  的確,能夠如此順利讓洛陽知府倒戈相向,蘇默也很吃驚啊。他本來隻是想惡心一下福王,順便給衡王一個緩衝的時間。於是蘇默隻是專注著吃菜,時不時說著這些的典故。

  最終打破沉默的還是駱武城:“不知蘇兄可知道最近布政使的發文。”

  蘇默搖頭:“這確實不知,才來河南不久,並未關注。”

  “那就我來說吧!”趙爾陽道:“說來還是因為中樞的緣故。遼東新開戰局,雖說也逼退了建奴,但遼東軍勢依舊頹唐,而且關鍵的是缺銀少糧。要說當今台上的這位的確有能力,不過半月的時間就補充了軍餉十五萬兩,糧三萬石。但對於遼東局勢,不過杯水車薪耳。真正給朝中震動的,是眼下帝國財政的匱乏。西南就是一個無底洞,不僅壞了兩省的糧餉,更是讓軍費增加到了一個難以忍受的地步。如此一來,加餉就成了必然!”

  蘇默緩緩點頭,他大概已經聽明白了。

  曹斌繼續不說話,駱武城任由趙爾陽發揮,隻是聽到這裏的時候卻不忍閉眼。

  蘇默倒是驚奇,這幾個士子看來並不是那種嘴炮的家夥。這倒是讓他有些欣喜,繼續聽。

  趙爾陽道:“加餉的大頭你猜是哪裏?江南數省除了湖南,竟是一個個都輕的可以,而且著重加的是農稅!其餘就是北方數省,北方之中,首當其衝的是河南!這裏人口眾多,田畝最盛,曆來都是賦稅重地。可現在加派遼餉那也得看看近年這裏都有些什麽混賬人幹了什麽混賬事!”

  趙爾陽這話是壓抑著說的,蘇默沉默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