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叛軍
作者:幾字微言      更新:2021-12-24 08:53      字數:3118
  就當所有人都議論紛紛的時候,此事的第一號功臣董盼也疲倦地回來了:“可惜啊,高爐草創,雖有混凝土之助。但各種設計考量都太缺乏了,什麽經驗也沒有,完全沒有達到想象中的效果。太可惜了……”

  眾人愕然,蘇默笑了笑:“大家都以為一萬斤達不到,原來這最低水平的一口高爐就出來了一萬八千斤。好了,大家都不要在這呆著了。這個消息,大家盡可傳出去。讓天下人看看技術革新之利!”

  眾人漸漸散了,董盼也不由赧然了起來:“是不是……太嚇著人了。”

  蘇默緩緩搖頭:“這豎爐煉鐵的法子,實際上古籍之中漢代就有了。我也聽聞,福建等地也有小爐子在煉鐵。隻不過從來沒有人敢去將爐子加的這麽大,就連焦炭,其實也不是我首創,而是我聽了我屬下一名福建籍士兵說的。”

  “我們能夠占得便宜不外就是技術和設計都是膽大心細,還能將技術規範係統地整理、改進。”蘇默看向董盼,道:“董盼,這個高爐繼續研究,才兩丈高算不得什麽出奇的。重工業的發展,才是一個國家的脊梁啊!”

  董盼有些聽不懂,卻明白了蘇默的鼓舞之意:“學長,我會努力的!”

  蘇默想了想,又道:“具體的工藝我會讓蘇氏財團的人過來出重金買下來,所有參與此項技術攻關的人都會給與重大獎勵。同時,我也會登報刊文,表示高爐煉鐵這一項技術使我們獨有研發的,誰要是不問而取,那就是竊取文稿一樣的犯罪!”

  “至於董盼同學,我打算開辦一座鋼鐵廠,將煉鐵、煉鋼的技術實用化。大概取名就是大華鋼鐵廠,給你半成的幹股,你意如何?”蘇默注視著董盼。

  董盼撓撓頭,這些是真的聽不懂了:“都聽學長的。”

  蘇默沒有在多說:“走吧,去看看水力鍛造機的成果!”

  “關於鍛造機,一開始我考慮的是用水力驅動的落錘。後來,我忽然想,能不能同樣用水力驅動,製造杠杆錘……”

  董盼繼續和蘇默說著新發明的事情,全然不自己已經為子孫打下了百萬富翁的基業。

  蘇默而今不僅僅是書院的一名學生,同時還用閑暇時間將整個蘇氏整理了一邊,使其成為了一個產權明晰,分工明確的集團,從而徹底脫落了原先單純的家族產業,變成了一個戰鬥力飛躍的高效組織。

  為了這個組織的合法性,蘇默甚至還專門拉著華言徽跑了一趟巡撫衙署。拉著一個親王一個巡撫完成了大華蘇氏集團的注冊。對內一般稱呼蘇氏,對外則稱呼大華集團,蘇氏集團也成。

  而今蘇氏集團的主要產業是餐飲和紡織,一個是第三產業服務業,一個是輕工業。

  當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來錢快。

  輕紡工業更是隻要有訂單就刷刷刷撈錢的活兒。故而,蘇氏眼下的現金流是十分巨大的。

  於是,當蘇默抽調了八十萬兩在長沙府西端一個叫漣源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大型鋼鐵廠,最後不到十年時間產值過千萬兩的時候,所有人無不驚歎。

  就算是在當時,憑空得了八十萬兩的百分之五,那也是四千兩的巨額資產啊。更何況蘇默還為之總共發放了過萬兩的獎賞。

  當蘇氏以八十萬兩的巨資投入建立了大華鋼鐵廠後,其餘蘇默以五萬兩建立了鍛造廠,以十萬兩建立了軍工廠就顯得十分低調了。

  不過,若是有人知道了軍工廠的股份後,就要對這座小小的工場刮目相待了。

  其中蘇氏六成的股份自不待言,但其後諸如贏忠幼子贏常占了半成,華言徽占了一成。其後,仇天、盧象升、王軒、謝世晉、文思卿、沈雲巧、顧詩曉、柳心蕊等等也占了股份,那就說明這個軍工廠的不同了。

  盡管鋼鐵廠和軍工廠都在蘇氏的投資下迅速破土,不過一方麵工人的培養是一個十分耗力氣好精神的事情,一方麵各種扯皮也讓其建成投產還有一定距離。

  盡管都工廠開始破土,但並未有製式裝備進入軍中。

  雖說沒有先進的武器,但湘西平叛的迅速還是出人意料。宋大壯和衣顏徽領兵奔襲入永順城的時候之前,所有人還以為會爆發一場慘烈的攻城戰。

  但誰也沒想到,一次奔襲,整個彭氏土司最後的抵抗力量都被聚集殲滅。

  在此,似乎沒有人想到為什麽彭海若父子身在何處。

  永順宣慰使府燃起了一把大火,除了一個身高體量和彭氏父子相近的屍骸外,什麽也沒有發現。

  等到十天後彭海若率軍攻克施州衛的時候,官軍再要追剿就有些慢了,隻能跟在後頭慢慢追擊。

  從湘西逃亡往北的彭海若爆發出了極大的毅力,領著自己的嫡係部族往北,先是在施州衛密密麻麻的各色土司中將自己的家眷安置下來,隨後便是開始帶著三千精銳往北。

  這一戰彭衷白將所有權力放給了彭海若。

  彭海若的表現也沒有辜負其父給他的信任,先破永定衛,再破九溪衛。就連麻寮所和添平所敢來救援的衛所兵也被一一擊破。

  似乎從孱弱的衛所兵身上找到了勇氣,這支孤軍的士氣在彭海若的帶領下爆發出了哀兵之氣。所有人在兩衛兩所的屍骸中整裝完畢,齊齊往北進發,石門縣首先告急,知縣趙浩穀就差準備破城後抹脖子了,全城所有丁壯上城護衛,齊齊發出注目禮目送著這支孤軍繼續往北。

  他們繼續往北,隨即又在澧縣的滿城百姓的目送之下加速往公安縣進發,同時將整個長江沿岸的船隻全部搶了過來,準備渡江。

  就當他們過了澧縣的時候,此刻宋大壯領著先鋒一路換裝,一邊實驗新式板甲是否真有蘇默說的那麽神,一麵緊追慢趕地保持著百裏左右的距離追擊著彭海若所部。

  甚至,由於當地士紳過於熱情,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故而宋大壯不得不再次分心接待士紳官宦,以至於追擊敵軍又是慢了一步。

  江陵。

  湖廣分立後,往來江陵的人也有些少了。一說是陸家要失勢,一說則是湘西叛亂後荊州也顯得有些危險。

  當然,對於居住在江陵的人來說,似乎並不擔心安全問題。

  因為,這裏矗立著讓天下群英不得不仰視的一個頂級世家,陸家。

  陸慷而今是西府之長,進位東府首相似乎也就是時間的問題。其陸氏立基此處數百年,根深葉茂,實力雄厚遠超旁人的想象。就連八大家內部,也常常想著或許需要三家合力才能擋住陸家的壓迫。

  故而,就是這麽一個頂級世家在這裏,眾人對於江南發生的叛亂並未有人擔心。

  荊州。

  陸府占地廣闊,十數畝的宅子或許比不上王府公候。但能住進陸府的人卻絕對是陸家的主要核心成員。

  一個家族,哪怕初立的時候隻有十幾人。等他經過數百年的繁衍後,其人員也會迅速膨脹,多達萬人。

  故而,陸家一直以來都奉行的是鼓勵支持分支旁係整支整支外出打拚。

  如此一來,便可保持陸家直係在江陵能夠占有足夠的資源。同時,也讓分出去的旁係在其他地方保持足夠的影響力。比如荊州府各縣就有無數旁支,然後從荊州府往東往北往西各個方向擴展,陸家的遷徙就如同一個圓形將影響力不斷擴充出去。

  就如同與江陵隔江相對的公安縣的陸姓,這支堪稱當地豪族的陸家就與江陵陸氏有這千絲萬縷的聯係。

  “聽說公子在武昌編練新軍,頗有虎狼之象。如此一來,著實可謂是我陸氏一門的大幸啊!”這一支的陸家家主陸千在公安陸氏大宅裏侃侃而談。

  對麵的公安縣令方淳笑著應是:“是啊,這個世界變了。陸氏有樞府之助,就在早一步抓住這大勢的變化。”

  陸千眉毛一挑,方淳不敢說太深,他卻言辭無忌:“不錯。練兵隻是第一步,借助軍功平定議論那才是王道之舉。自從公子在武昌編練出了八千強軍以後,那些紛紛攘攘的話可還有繼續?現在滿天下都說著衡陽衛新軍的事情,五千小毛孩子就成了強軍?笑話!這點所謂強軍,也就夠對付湘西那群被一把大火嚇破膽的敗軍了!”

  方淳賠笑說是:“是啊。聽說蘇氏還造出了鋼鐵爐子能日產數萬斤的鋼鐵,也就靠著這點器物的犀利占點便宜了。真正打起來,還得靠陸公子麾下勇士。”

  陸千大笑:“就是此理。不滿方賢弟,再過幾日陸公子就要帶兵路過荊州了。是要入川平叛!以如此新軍之利,何愁大功不能立?”

  忽然,一名年輕的陸氏子弟倉皇跑進來:“不好了,打過來了,叛軍打過來了!”

  “什麽叛軍?”陸千所有的笑容都凝固了。

  屋外,殺聲揚起,又是一人哭著跑來:“我們所有的船都被搶了……”

  陸千一陣暈厥,倒在了地上,屋中一片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