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甲具
作者:幾字微言      更新:2021-12-24 08:53      字數:3109
  “你說吧。”彭衷白有氣無力。

  彭海若一陣氣惱,忍著不耐道:“父親,黑市價格既然是蘇氏操縱的難道還不能說明原因嗎?前幾日封鎖的時候價格騰高到難以接受,現在開戰了卻一下子價格放低還足量供應,這就是在釋放一個善意啊!”

  “善意?”彭衷白思慮起來。

  彭海若繼續道:“不錯。我聽說,衡陽衛新軍此次來襲,是要先破保靖土司和兩江口長官司,在這裏推行改土歸流。然後在從南往北進擊永順,再合兵助贏忠主力從東麵進擊永順城!”

  “如此危急……豈不是必死無疑?”彭衷白一陣發急。

  彭海若被自己老爹笨的沒脾氣了:“父親,難道你現在還看不出嗎?人家是想要把我們逼出去啊!”

  “來人,將李鈞吉帶過來!”

  啟興三年六月十七日,衡陽衛新軍在主將宋大壯,副將衣顏徽的率領下領著一幫子書院學子,幾個新科進士浩浩蕩蕩殺進了保靖土司和兩江口長官司。隨後,轟轟烈烈地開展了改土歸流的工作。

  其中兩名新科進士分別擔任了新縣靖安縣和歸化縣的縣令,而一幫子書院學子則承擔了具體的行政工作。他們將所有造反過的貴族全部收押,抄家。然後將所有的土地全部分配給普通百姓。若是有幾個不長眼的跳出來武裝反抗,則一直瞅著沒機會動刀兵的衡陽衛立馬衝出來,一頓砍瓜切菜幾乎沒啥功夫就將這些人統統收拾了。

  隨後,眼見著改土歸流工作十分順利的宋大壯和衣顏徽繼續領兵北上朝著永順土司境內殺去。

  一路上,各個部族要麽歸順朝廷,要麽被當做反抗改土歸流的頑固派強硬掃蕩。

  在軍營裏麵被操練了小半年渾身火氣沒法出的衡陽衛新軍將士們可謂是士氣高昂,就算是應對高山叢林也是毫無畏懼在一個個當地導遊的帶領下將叛軍盡數剿滅。

  隻不過,或許是困於叢林襲擾戰的威力,或許是等待從長沙府出發由東向西的湘軍主力。總之,平定完保靖土司後的衡陽衛新軍開始緩慢地朝著北方推動。

  若是有了閑工夫,衣顏徽便觀看著一幫子書院學子和幾個新科進士進行改土歸流,將湘西諾大地區直接歸屬於中央政府的掌控。

  及至啟興三年七月初,一直緩步行進的衡陽衛新軍主力突然下令強行軍,六千餘人在山路中以驚人的速度奔襲永順城。

  而此刻,贏忠所部湘軍主力距離永順城已經不足百裏。

  就在土兵主力雲集永順城的時候,宋大壯一個奔襲竟是騙開了永順城南門,隨後浩浩蕩蕩殺入,一股腦地將整個永順土司的部落貴族抓了個齊全。

  永順城北方一百五十裏外,通向施州衛的道路上,延綿樹數裏的長龍燈火不盡,彭衷白走在最前麵,他的目光中滿是希望。

  一邊的彭海若看了一眼身邊的李鈞吉道:“你若是真帶對路了,我保證你能搶先帶殺進江陵陸家門!”

  衡山,書院。

  蘇默這幾天十分空閑,除了短暫地因為平叛一時有過忙碌外又重新恢複到了那種悠閑的狀態。

  隻不過蘇默感覺自己骨子裏是個閑不住的人,每天賞花品酒或許愜意,但時間一久,也就感覺厭煩了。之前幾個月的生活幾乎將他的骨頭都要閑出鏽了。

  好在之前蘇默種下的種子已經漸漸生根發芽,濟善堂下的工匠院又有了新成績,這讓蘇默一陣激動,趕忙就跑過去了。

  “上次公子所言要我們研製板甲,苦於官府嚴查所以眾人顧慮沒有進展。但此次自從蘇氏工坊得到軍需供應的訂單後,大家的疑慮就放下了。板甲之事得以進展迅速!”工匠院的院正掛名是焦竑老爺子,隻不過老爺子不大喜歡在大院裏湊熱鬧,而是拉著一幫子人自己研究自己的事情。故而,蘇默今日來衡山中的工匠院,陪同的是致仕的南都將作監大匠裴弘毅。

  裴弘毅出身可謂傳奇,一介目不識丁的匠人卻幸運地製作了一個貴妃椅博得了先帝時太後的歡喜。從此,靠著給皇家專門製作各類匠物的裴弘毅自學成才,最終得以成了將作監的大匠,得五品官身,從而完成了匠人飛躍官人的奇跡。

  要知道,在華朝匠人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

  在這個講究世襲罔替的年代,匠人的子子孫孫都是匠人。不僅如此,還得接受朝廷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征調。修建水利工程,修建城防建築,修建孔廟祭祀,修建皇宮官署。最倒黴的是修建帝陵,因為為防止帝陵以後被人挖了,主持修築帝陵的關鍵匠人基本上都會最後被幹掉,以防泄密。

  故而,裴弘毅能夠從一介匠人飛躍成為官身可謂是非常惹人羨慕的。蘇默能夠請動這位大佬,也是多虧了蘇護翻案的結果。

  現在,蘇默好歹也是善化男爵了,是帝國的貴族。其父魏國公蘇護也是曾經的首相,光是這份名聲就了不得。

  更加關鍵的,則是蘇護在信中十分明確地提及了匠人身份的問題:“世襲罔替是社會進步的最大攔路虎,對勞動者的歧視則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嚴重阻礙。你們問我要的是什麽,很簡單,改變這些不公正!”

  蘇默這一段話讓裴弘毅感同身受,再加上蘇默之前為軍人地位的翻案贏得了他的信任。故而,其出任工匠院執事也就成了十分順利的事情。

  而今,蘇默在衡山上修築了一個工匠院,將書院對匠藝的研究和老工匠們手頭技術互相融合,使得工匠院的水平大大增加,其對技術的影響更是產生了飛躍性的增幅。

  此次蘇默要裴弘毅研製板甲,本以為沒個一兩年就能製作成功,沒想到,現在才過了三個月裴弘毅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板甲是由經過塑形的大塊板狀金屬製造而成的一種盔甲,這是相對於由大量細小金屬環製成的鎖甲和小金屬片製成的鱗甲、劄甲而言的。

  國朝曆史上出現過的甲具非常多。有明光甲,光要甲,細鱗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山文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子甲,馬甲……甲具種類眾多,而今盛行的卻隻有兩種,一個是山文甲,一個是棉甲。比如宋大壯作為高級將領肯定是外麵穿著一身山文甲,內裏套上三層稠衣做標配。但如張虎這樣的一般士兵則多是一身紅襖軍服的棉甲,實際上也就是厚棉布。

  當然,夏天的時候悶熱無比,誰也不會穿一身厚重的棉服作戰。好在蘇默幾次作戰繳獲甚多,故而大多數士兵都能撈到一身鐵甲,大概就是胸口背上掛上幾個鐵片,用皮筋針線縫在衣服上。如果軍方後勤補充不上甲具,一切都得靠士兵自己補充防具武器。

  “我也曾見過南都禁軍的武庫,鐵甲雖多但對於十萬守軍的南都而言,不過隻能滿足其十分之一的需要。至於山文甲,雖在南北朝時期就有出現。但其甲片複雜精細的甲片,錯紮法太過獨特,故而製作不易。所謂‘錯紮法’,便是通過甲片與甲片之間互相枝杈咬錯,配搭成甲。以我的手法,甲片製造精巧劃一,製成全甲不需要一個甲釘、一縷絲線!”說到這裏,裴弘毅微微自傲。

  蘇默聽到這裏也不由為古代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驚歎,這個被西方人稱之為中國之星的山文甲可的確是巧思獨特。按下這個念頭,蘇默打趣道:“裴先生的水平這是不必質疑的,隻不過以先生之能,一天也不能紮上二十副山文甲吧?”

  說到這裏裴弘毅微微一歎:“莫說是二十副,就是十五副也夠嗆啊。而且甲片製造得精巧化一談何容易?”

  蘇默緩緩頷首,正色道:“裴先生。甲具對於前線作戰的將士而言,就如同是第二條生命,戰陣殺伐間甲具能夠防備住一次進攻,那保住的就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所以,板甲之製,在下代天下將士謝過裴先生了!”

  “不敢當不敢當!”裴弘毅臉色一正,回禮道:“公子此言,可真是折煞我了。《時報》和《文匯時評》的文章我可是天天有看,見那些年輕可愛的孩子在前線為我們國為家廝殺,我這把老骨頭沒什麽能做的,幫他們做一件好衣裳這是可以的!”

  “好!”蘇默應是:“那就看看裴先生之大能吧!”

  “都是大家的智慧!”裴弘毅謙遜了一句,走進了工坊。

  工匠院很廣大,坐落在山腳下光是屋子就有不下百間。還有一個個三四層樓高的爐子放著,流進院子旁的河上也是矗立著一個個水車。

  院子裏麵的人很多,但走在外麵的卻很少,大部分都在裏麵實驗,工作。就算是出來,也是來去匆匆。因為蘇默等人對工匠院的尊敬,故而倒也沒人過來搞什麽迎接儀式。隻有帶隊再次守衛的軍官朝著蘇默一敬禮。

  蘇默回禮,跟著裴弘毅進了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