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流血流淚
作者:幾字微言      更新:2021-12-24 08:53      字數:3253
  “無數沒有職業,沒有未來的市井之徒,無數沒有耕地沒有希望的流民百姓走進了軍營。似乎這些社會裏階層最底處的人正好配得這個職業,這個保家衛國,殺敵揚威的職業——軍人!”蘇默的話很低沉,卻異常清晰:“但這正常嗎,這公平嗎?”

  “不!”蘇默徒然激揚了起來:“這個現象,是不正常的!這個待遇,是不公平的!我們的勇士,在麵對侵略者的殺戮時,奮起反抗。我們的士兵,麵對惡劣的情勢時,情願抱著敵人滾下城頭。我們的袍澤,在麵對十倍於己的敵人麵前,毫不退縮,隻要手中還有武器,他們便誓死不退,為的就是腳底下的這片國土。為的是身後的那些同胞,那些妻兒老小,那些村莊,田園,城池和可敬可愛的百姓們!”

  “我們軍人,是勇士,是為了這個國家奉獻一切,乃至生命的人!在漢唐,這些勇士被追悼,被紀念,被歌頌,被尊重!他們的榮譽,千秋不變。他們的功績,萬載傳揚!這些死戰不退,保家衛國的軍人,才是這個國家的脊梁!”

  “但在國朝?我們的士兵可還得到了尊重?我們的犧牲,又有誰在見證?我們那些死在戰場上的同袍,又還有誰記得?”蘇默低聲發問著,不知覺間,蔣舟所在的場地已經圍滿了人。

  所有人怔怔地看著眼前這個男子,默然。蔣舟背過頭,眼裏有些濕潤。

  “這個不正常,你們要怎麽麵對?這個不公平,你們可否需要抗爭,可否渴望改變?你們所有人,都是在麵對敵人時未曾退卻的勇士,你們所有人,都為這片土地流過鮮血。我知道,你們的兄長,父輩。都在這一仗中有過太多的犧牲!”蘇默頓了頓,似乎想要呼出胸中那股子不平之氣:“要我說,那我就說。我不希望軍人在未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軍人們在勝利甚至失敗後,還需要麵對那些不公正,不正義低下頭顱,灑下熱淚!”

  徐密低頭了,蔣舟低頭了,李崇低下頭了,葉昶低頭了,葉騫低頭就連宋大壯也別過身子,忍住眼眶裏打轉的濕潤。

  所有士兵忍不住閉上眼睛,聽著這位使君的話,所有人都忍不住握拳。

  蘇默繼續道:“想必,很多人已經認出我來了。我是蘇默,就是我,一力推行著你們進行這難看,難懂,晦澀深奧的識字課!”

  “現在,隻怕大多數的士兵們依舊認為。識字課實在是大官人閑的沒事,蛋疼了!是大官人是在太無謂了,搞出這麽一個事情來折騰大家。士兵們能拿到餉銀吃飽飯,還不是因為能夠提起拳頭拿起刀槍去殺人?不好好學武,怎麽殺敵?反過來說,隻要能夠拿幾個首級過來。比上一百天的識字課都要好得多!”蘇默笑著說,氣氛一下子就輕鬆了下來。

  蘇默說得貼心,大家的確是認同。

  氣氛有些了許多,蘇默便跟著笑,繼續道:“可我要說啊。不錯,有些人。有些力氣大的,有武藝的,運氣好的人。真的能成為高級軍官,在殺戮之中存活下來。靠著軍功,一步步上去。最後成為帝國的高級將領,甚至封侯得爵,世襲罔替。這幾輩子的富貴,那就來啦!李崇,你說是不是?”

  李崇便是一名腰粗膀圓的大漢,靠著廝殺淩厲,取了十七個首級,十分悍勇。於是被蘇默從一名小旗提拔為百戶。是蘇默所言,最典型的人。

  李崇憨笑著撓撓頭,被蘇默抓住偷聽,又戳中心事,讓他有些不好意思。

  場麵為之轟然大笑,蘇默說得喜慶,大家也都是讚同。的確,蘇默說的不是謊話。帝國而今百十位公侯伯爵,除了開國那會來的外。差不多就是這麽上去的。

  每個樸素的士兵,差不多都是想著能夠以此發家。

  “這的確是帝國為武夫開了一條道路。一條能夠出人頭地的道路!”蘇默感慨著說:“但你們知道漢唐的軍人是怎麽發家的嗎?他們是封侯拜相!”

  刷一下地,蘇默這話說出來,如同一個核彈落下,所有人聽了後不約而同地靜了下來。

  場麵靜的讓所有人都有些心寒。

  蘇默不為所動,繼續道:“封侯你們能夠奢望到,畢竟不是沒有的事情。但拜相呢?隻怕,在場人念這個念頭都不敢動吧?”

  沒有人回應,剛剛還興致昂揚的頭顱紛紛垂了下去。蘇默沒有再舉例,葉昶、葉騫、宋大壯這些平時耳濡目染聽說過典故的人都知道蘇默在說誰。

  狄青。宋時唯一一位武人等位樞密使的將軍!

  這位被刺配邊疆的赤佬差不多就是一個標準的草根,但就是這麽一個草根。在高富帥雲集的北宋,在曆代名臣最紮堆出現的宋仁宗時期。從一堆高富帥裏頭殺出了一條血路,他沒有自暴自棄成為屌絲。反而領兵廝殺,平叛南疆儂智高,最終成了宋帝國西府之長,比肩東府首相的樞密使!

  似乎這麽勵誌的故事到此就該結束了。

  但遠非如此,曆史不是童話,現實也不是青春劇。文武之爭的殘酷讓後世人想想都覺得不寒而栗。

  堂堂大宋樞密使,被一群隻會耍嘴皮子的文人們齊齊圍攻,滿朝皆敵的情況下,用放大鏡抓住了一個個莫須有的罪名。用數年的時間日夜不休地圍攻,最後逼迫得這位宋帝國最強草根生生憂懼而死。

  狄青的死證明了文官的強大,展示了文官政治下文人們所掌握的恐怖力量。

  但同樣,狄青的人讓打斷了軍人們的最後一根脊梁。

  打斷了這些為國犧牲,披荊斬棘的勇士最後一點冒著熱氣的鮮血。

  從此,武夫們流動著的血液隻是為了利益。直至靖康之恥後,為了國家民族的存亡,短暫地在南宋湧動了一點保衛家鄉的勇氣。

  直至華元重新注入了一股熱血,讓這些漸冷的勇氣再次勃發,用了數十年的犧牲奠基了華帝國的新生。

  隨後,曆史的洪流讓曆史漸漸被埋沒。曾經的犧牲,曾經的熱血,曾經的激情都不再被傳揚。

  文官政治的重新升起讓帝國再次陷入黨政,無法得到控製和良性循環的世家讓中華的一切都朝著歧路越陷越深。

  同樣,也讓武人的熱血,再次冷卻。

  “春秋戰國,秦漢唐那時候,本來沒有什麽文人和武人天然溝壑一樣的區分!我們都是同一個國度下的子民。麵對外族,我們是同族同胞,麵對侵略者,我們和無數站在中華一邊的各族百姓一樣,是兄弟是姐妹!”蘇默的聲音再次昂揚:“文武之分,終究隻是職業的區分。他不能改變我們本是同根生的事實!”

  “但實際上,教育的差別,個性的不同,背景的詫異。都讓每個人最後的成就變得不一樣。既然如此,軍人,為什麽不能通過教育和努力,獲得應有的尊敬和匯報?”蘇默有些話沒說,這是為了避免過度刺激文人。

  實際上,百年後。蘇默的後人就會發現,蘇默的這段話,已然被文人們認為是武夫反攻的檄文。

  “我知道,還是有些人覺得。識字課比不上幹脆簡單的殺人!”蘇默重新轉回輕鬆的口吻:“一個首級多幹脆啊,總算是能數的清,騙不了人的。識字課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實在是不暢快極了!”

  “但殺人者,人恒殺之!”蘇默用著輕鬆的口吻,說起了一組殘酷的數字:“我從屯堡裏帶出了八千子弟。這裏頭,有你們的兄弟,有你們的父輩。八千人!”

  蘇默伸出了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擺擺手,卻有些沉重。

  “活下來了,能夠完好無缺的。這裏有一千五百七十六人,銅仁有一千三百六十九人。屯堡裏留著,有七百八十三人!”

  “屯堡這七百八十三人,不是說安順城還有危險,是因為,他們將會開辟榮軍農場。奉養那些殘廢了的,兩千二百九十七人!以及那些死去了的,一千九百八十四名烈士的遺孀!”

  “這裏頭呢,有多少通過廝殺,通過軍功升上了千戶?數數看,大概就五人吧?有多少上了百戶?我不細數了,也許隻有幾十個吧?”犧牲了將近兩千人,殘廢了兩千多人。能夠真正算出人頭地的,拿到五品武官官身的,就五個人!”蘇默說著一個個詳實的數字,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濁氣:“這個代價,誰能接受?也許你們在百年來的不公之中已經習慣,但我,不接受!”

  眾人沉默了,葉昶葉騫不由閉眼,葉家屯是死傷最為慘烈的人。幾乎家家衣服白戴黑,喪曲終日不散。

  “現在,我劈開了一條道路。一條通過教育,讓你們更多晉升可能,更多被尊敬可能的道路!讓全軍都能識字隻是第一步,下麵,我還會讓你們學習兵法韜略,學習算學糧草撥付,記賬,還有好多好多。我的希望,是軍人不再是粗鄙之徒!你們可以通過改變你們的氣質,加深你們的本事,通過識字,更好地執行任務,更好地殺敵禦賊,更好地表現出一個軍人的全部優秀。讓其他人看看,軍人,可以重塑一個國家的脊梁。軍人,不是低賤的職業。是一群崇高榮耀的人!”

  “現在,士兵們,學好了本事吧!寶慶府,有一群自不量力的叛賊。等著你們殺過去!軍功和未來,再眼前,望諸君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