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市井輿論
作者:幾字微言      更新:2021-12-24 08:52      字數:3108
  對於自己的女兒和蘇家後人攪在一起,本心而言,他並未有多大觀感。隻是家族內的幹涉十分強烈,讓他有些無奈。

  今日再看蘇默在貴州的表現,倒是讓他有些耳目一新的感覺。文國權身為吏部尚書,天下職務變動他都有輪廓在心。蘇默的事情,他也聽聞過。若是沒有這幾天發生的事情,他也並不想插手蘇默的事情。

  但前些時日陸慷的表現讓文國權震動不已,他較陸慷少了四歲,也晚入仕途四年。

  結果,就是當陸慷在禮部尚書這裏紮根掌握局麵的時候。陸慷已經掌握住了戶部,並且成了東府政事堂的副相之一。位近人臣之頂,配清涼傘,抗王侯禮。

  本來,在政治上他們是觀點相近,加上八大家內部的聯盟。故而成了相近的盟友。彼此呼應,未來美好。

  但這一次,當陸慷以一己之力掀翻了李廷儒入主西府的時候。文國權便趕到了不對勁。

  身為吏部尚書,每一次朝廷的人事變動他不說主導,但絕對有一定的影響。但這一次,文國權發現自己完全被排除在外了。

  對此,陸慷的解釋是李廷儒下台委實隻是因為遼東、西南的動亂,並非他人之因果。

  文國權應了下來,作罷,但他還是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直到在對待四川新任巡撫的問題是,文國權作出了試探。他主推四川布政使朱燮元上四川巡撫,理由是朱燮元更加熟悉情況,而且也表現不錯。

  但陸慷同樣知道,朱燮元不是文國權的人,文國權推出朱燮元隻是出於公心。

  既然是公心,否決了朱燮元也不會得罪文國權的利益。

  於是陸慷毫不猶豫地否決了朱燮元,推出了自己的嫡係親信陝西布政使張正蓬為四川巡撫入川平叛。

  文國權明白了。

  又一次,文國權翻閱了《貴亂實錄》,稍待,文國權對身邊一名執弟子禮的年輕官員道:“雙亭,我知道章道在南都很活躍,那麽,就讓他關注一下這《貴亂實錄》吧。”

  “是!”被喚作雙亭的年輕官員眼中一抹異色閃過,答應了下來,心中卻對蘇默這名字暗暗記了下來。

  恩師在朝中地位關鍵卻也敏感,一向謹言慎行,也因此影響力頗大。這次對一個區區南都禮部主事用心,可是含義深刻啊!

  章道是南京禮部科給事中,科參言官,乃是南京都察院裏頭六大刺頭之一。當然,這是一些不爽言官人的說法。

  換個說法,章道是旁人不知道的文國權的門生。也是南京清流的一號重量級人物。

  “就試試看,你到底有幾分想孤霸八家,權柄天下的心吧!”文國權想到了陸慷那張俊朗深沉的麵容,心下喃喃道。

  湖廣。

  《貴亂實錄》在新式活字印刷術的高效印刷下,迅速出爐。衣顏徽提供人力物力,更是兼並了幾家中小作坊,硬生生地將活字印刷的規模一下子拉了起來。

  其餘王軒、仇天、盧象升、謝世晉、顧詩曉等人更是紛紛出力,一下子便讓《貴亂實錄》首批印製五千冊成功。

  其餘銷售渠道,更是迅速在短短不過三日的時間內盡數打通。

  對於書商而言,和熱點問題相關的文冊總是容易發賣的。而今戰爭時期,無數士子百姓對西南戰事關心非常,這個時候推出《貴亂實錄》自然是十分吸引眼球的事情。

  故而,首批五千冊,迅速發賣成功。

  一下子,市井酒家,各處高檔低檔的公共場所裏,上至高官達貴下至販夫走卒都知道了《貴亂實錄》這本自傳體的文冊。

  川貴之亂的話題再度熱火起來。市井文牘之間,議論紛紛。

  “看了《貴亂實錄》才知道,原來貴州這麽個偏僻窮酸的蠻瘴之地,竟是這麽一處風景獨到,美女如雲的地方。可惜,竟是被這些夷人給占據了。還舉起了反旗,妄圖割據自立!”市井處,一茶樓頭,一矮胖之人眉飛色舞地講了起來。

  “王哥,想不到你平日對天下大事說的頭頭是道。今日看的,竟是這麽膚淺,莫不隻是從哪個說書先生那裏聽了半截吧?竟是連最關鍵的地方多不知道?”聽此,又一高瘦男子大冬天地打開折扇,好似自己成了羽扇綸巾的孔明先生一般,看著這眉飛色舞的矮胖漢子,眼中帶著得意。

  插樓內聽了這話,眾人紛紛都停下了手頭的話題,看了過來。

  更有人起哄道:“都說說,這《貴亂實錄》到底講了什麽東西,滿城都是在說。我們卻買不到這緊俏的小冊子了。也不知道這真正打仗了起來,糾結是個什麽光景,什麽模樣?”

  “不錯,六哥哥,王哥哥你們聽了什麽風聲,都說說!”

  “嗨!”被喚作王哥的矮胖漢子倒也光棍,朝著眾人一拱手,道:“我的確是隻聽了半截,就說這貴州好風光,一個個彝人娘們也都俊俏。還聽了些,就是一幫子當官的事情,沒仔細聽明白。卻覺得這貴州之亂啊,還很有新鮮東西。至於你們要聽仔細的,小六兄弟,我也不搶你風頭,說罷!”

  見這矮胖漢子灑脫,被喚作小六兄弟的高瘦漢子點頭,也是拱手朝著上下看官一禮,這才道:“《貴亂實錄》開頭一些,的確如王哥所言。是說了貴州好風光,夷家多情女的事情。但戰亂一起,哪裏有這麽多好事情?虧得認些字,知道這戰禍一起,生靈塗炭的災難啊!”

  “重慶陷落,滿城百姓,被彝兵亂兵奸淫搶掠者,無以數計。更有兵卒縱火為樂,數裏樓台,盡數付之一炬。多少人家一輩子掙來的家當被這些畜生搶了去,人也殺了,兒子成了苦力奴,妻女成了營妓。多少人家一夜間家破人亡,悲慘難言?貴州之亂,更是悲慘更甚……”

  “難道,當朝諸公,就沒有一點動作嗎?”如此悲慘之境遇,是尋常百姓根本無法得知的。

  戰爭的陰影早就遠去,更何況還是居於內陸,遠離邊鎮之地。更是不知道,原來戰爭的威脅竟是這般恐怖,這般悲慘。

  當下,便有人怒喝起來:“國家錢糧,就是這麽讓貴州上下文武浪費的嗎?還要中樞,難道中樞對這些蠢蠢欲動,野心勃勃的土司毫無準備?”

  “誰說沒有?”被喚作小六哥的高瘦男子大大地歎息了一聲:“據《貴亂實錄》編者采訪的貴州流民所言,這次,朝廷是真的派出了人手的。”

  “是誰?”

  “他幹什麽去了?”

  “就是蘇默!”小六哥沉聲:“咱們湘江邊上出來的好兒郎!”

  “書院此次派發曆練任務檢驗學子,上下百號人,全都選了府城、州城、江南郡縣,名川繁城。隻有蘇默,去了西南,去了水西宣撫司麵對安彥雄這大奸雄!之前,朝廷便有有識之士察覺到了西南右邊,於是以蘇默為禮部主事,身負皇命,到水西尋求力量,壓製蠢蠢欲動的各部土司!”

  “甚至,安彥雄造反之前,蘇主事已經聯合了安家上代宣撫使之女安梓,由此還得到不少彝人的支持。就在蘇主事要聯合各家彝人權貴壓製安彥雄的時候……”

  說到這裏,小六哥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此刻,整個茶樓內齊齊緊張了起來,盡管小六哥講故事的功底實在不咋地,但如此國事,如此湘江好男兒還是讓他們紛紛吊起了心。

  “小六哥,這上等碧螺春您潤潤嗓子,好好說,到底蘇公子怎麽了?”

  “就是就是,蘇主事可有降服那大魔頭?”

  小六哥喝完茶,重重歎息一聲:“說來,還是蘇主事太大意了!這安彥雄既然敢造反,怎麽可能沒有準備,甚至說不定還安插了漢奸在漢官裏頭。故而,誰也不知道怎麽回事,蘇主事要對付安彥雄的事情竟然泄密了!有叛徒,將蘇主事的情報告訴了安彥雄,竟是讓安彥雄提前反應了過來,直接扯旗造反……數千兵馬,重重合圍蘇主事所在府邸……最終……”

  小六哥剛想要吊吊胃口,隻是一看整個茶樓上,無數憤怒的目光,頓時迅速跟上:“一把大火,蘇主事所在的府邸化為灰燼,朝廷差一點就能降服安彥雄這大賊,卻因為內賊功虧一簣……”

  “唉……”

  滿場唏噓聲,無數人不由為蘇默這努力大大遺憾起來。但每個人心中對蘇默的事跡,無不敬仰。

  和平年代,敢於犧牲的人終究隻是少數中的少數。

  更何況還是為國事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那是真正的非能人,非賢人無法為的事情。

  蘇默能有如此心胸,如此膽魄,如此勇氣去水西,以一己之力試圖扭轉乾坤。光是這番雄心,就折煞了不知多少人的心。

  此刻,茶樓上一處雅間內,幾個青衫儒袍的士子紛紛默然。

  這些是府學學生,都是等待來年參加鄉試的正宗士大夫,一個個都是過了院試的秀才。

  此刻,一本《貴亂實錄》拜在桌案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