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亂局初現(1)
作者:幾字微言      更新:2021-12-24 08:52      字數:2270
  不可否認,的確會有官員貪汙軍餉,致使平叛成本高昂。

  但驟然更換前線戰亂的軍將文武,絕不會是對戰事有益的選擇!

  李廷儒不再沉默,他眉毛一陣飛揚,神情激揚:“陛下,陣前換將乃是兵家大忌啊!就算是有蛀蟲,也不能在此刻清算,驟然將將官裁撤,讓那些將士吏目如何不人心惶惶,擔憂聖上雷霆之怒。如此,怎麽讓他們奮力征戰?眼下前線軍情十萬火急,局勢萬分艱難。正是要一心一力,全力平叛的時候。前線危急,豈能在經得起如此折騰?”

  “難道,就要我朝廷中樞被那些個禍國之輩要挾住?”陸慷冷潮熱潮:“正是因為軍情緊急,才要當機立斷,立即將那些國之蛀蟲清理幹淨。讓前線將士明白帝國對正義之士的支持,對那些忠於職守人的肯定。而不是因為軍情而被那些蛀蟲要挾了就不敢動作了,不然,這是對國事的瀆職!”

  李廷儒目光掃向其餘人,他希望得到一點緩衝的支持。

  眼下他的身份十分敏感,和陸慷爭執一次還好,可以當做是正常反擊。但一直是他上場針尖對麥芒,很容易讓天子覺得李廷儒是戀棧權位,是因為私心而反對處理徐可求和蘇默。

  誰都知道李廷儒和書院孫承宗的關係不差,和贏忠、溫誌強都是忘年交。這樣的情況下,李廷儒的身份一下子尷尬了起來。

  見此,和李廷儒交好的副相朱瑱出來打圓場:“都是一心為國事,我看,西南之事,為今之計,還是準備援軍為要。可擇選西南其餘忠誠帝國的土司援救川黔,還有湖廣、廣西、雲南之兵。三路合圍,西南之患,並非不可解!”

  “罷了!”啟興帝聽這麽說,也心下放鬆了點。西南雖說聲勢浩大,四省之地都有危險。但無論是安彥雄還是奢華明,都是四麵皆敵,帝國並非沒有收拾的力氣。

  隻是……啟興帝看向遼東,心下緩緩下沉。

  帝國軍事情勢,每況愈下,這究竟是怎麽了?

  為了收複遼西,他連自己內庫的私家的銀兩都拿出來了。可西府這群人,還有那些武臣都拿了份什麽答卷給他?

  難道,我大華三百餘年基業就要葬送在我的手裏嗎?

  啟興帝心下一陣絞痛,強忍住心下那股子難受,臉色微微一白後,恢複了正常。隻是,再看向李廷儒的表情已經有些冷漠了:“如此,諸卿就速去安排吧!”

  眾人應是,李廷儒卻腳步沉重,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陸慷,心下一片悲哀。國事如此頹唐,這群黨徒,卻還是執著黨同伐異,私心公用。諾大帝國,還有幾分底子能讓你們折騰啊……罷了,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啊!

  李廷儒心下一片消極,不出他的意料。第二日,禦史台為之騷動,三十餘名禦史聯名彈劾李廷儒在奢安之亂的事情上,負有無可推卸的職責,如此罪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哪怕李廷儒的門徒如何辯駁,在這樣的輿論風潮下,頓時便掩蓋了下去。恍惚間,所有人都為國家如此大難急切想要尋找一個宣泄口。

  而作為主管全國軍事的李廷儒,自然在這件事情上負有無可推卸的責任。至於徐可求和蘇默,倒是因為畢竟是死人,大家沒法怎麽苛責。

  饒是如此,貴州、四川三司官員還是被盯了上來。隻是詭異的,卻隻有朱燮元和李枟被參,對此李廷儒倒是十分清楚。這兩人,都是身世“幹淨”,背景“清白”之輩,也沒有親信在帝都奔走,倒是其餘人,有足夠的錢糧在帝都運作。但李廷儒自己的麻煩都兜不住,也管不了他們啦。要知道,每一個禦史的彈劾,都是具有十分強大威力的。

  這些都察院的禦史言官,就如後世米國的獨立檢察官,每個人都有獨立的調查權限,名義上對天子負責,屬於都察院的組織關係。但無論是天子還是左都禦史,都難以對其控製。甚至,這群愣頭青在大多數時候,便是他們身後的那群人,也無法對他們施加過多的影響。

  這是華朝仿效明朝,監察權強盛的一個體現。

  而這時候,李廷儒便嚐到了苦頭。被這麽多禦史炮轟的他很快便上了辭呈,要乞骸骨致仕。而天子的回複也很快,駁回。

  以為李廷儒這就能鬆口氣嗎?

  哪有這麽容易!

  剛剛天子駁回的消息,便霎時間就有了士子跑到李廷儒門外去叫罵。而這個時候,就連李廷儒的那些門生都不敢出門了。

  西南犯了這麽大事情,似乎所有人都義憤填膺,要懲治李廷儒這個“罪魁禍首”。但事實上,他們許多連奢華明和安彥雄的進軍路線和西南戰略都不知道!

  風潮之下,撐了不過兩天,李廷儒便又上了一本言辭懇切乞骸骨的奏章。

  這一次,天子的回複依舊迅速,不準!

  但還沒等其餘士子逼迫,李廷儒繼續上奏乞骸骨致仕。

  天子接到奏章,倒是認認真真看了一遍,心下也有了些心軟。畢竟,這個老人耿直而辛勤,盡管說話十分不講情麵,但畢竟是出於公心……但轉而一想到西南東北的局勢,還有陸慷信誓旦旦的那番話,啟興帝便不由信了葉向高的說法。李廷儒留在西府之長的位置上,哪怕他本人再如何勤勞,他的確是沒有扭轉乾坤的能力了,因為,他搞不到錢啊。

  能搞到錢的是誰?

  主持財政的陸慷!

  故而,陸慷才是西府之長的合理人選。跑了一個李廷儒,不礙事!

  一念及此,天子再次駁回了……他總要體諒一下老臣的心理,寬寬心,給點體麵。

  果然,前腳剛剛駁回,跑聖旨的太監便氣喘籲籲地又回了養心殿。這一次,李廷儒一連上了三道乞骸骨的奏章。

  這次,啟興帝批了!

  李廷儒以樞密使的職位致仕,得太子少保的加銜,回了在山東榮城的老家,當李廷儒將大印封好,走出西府的時候,也便意味著,李廷儒在政治生涯上就此落幕。

  同樣,以李廷儒至此為開端。帝國政治迎來了新的時代,一個徹底滑落的時代!

  陸慷登上了西府樞密使之位,成為人臣之中,僅次於葉向高的存在。

  而陸慷履曆的第一件事,便是籌措款項,第一批籌措入庫的銀兩便有兩百萬之巨。隨後,兩百萬了盡數發到長城防線各軍手中,有力地穩定住了遼鎮軍民之心。

  隨後,從各處財政擠壓出來將近六百萬兩軍費。陸慷開始籌劃西南平亂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