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政治(1)
作者:幾字微言      更新:2021-12-24 08:51      字數:2061
  更何況,還是謀逆造反的大罪!

  衡州城外長亭處,知己折柳話離別。

  湖廣巡按紀皓然到了衡州,卻絲毫沒有驚動任何人,隻是悄然進了蘇氏私房菜的後院。

  在這衡州最為注目的地方,借著燈下黑遮住了行跡。

  “要說蘇默你這一手,還真夠狠毒的!”紀皓然感歎著:“你不去當官,太可惜了!”

  “我有說不入仕嗎?”蘇默含笑,伸手給紀皓然倒酒。身為美食大家,背靠蘇氏私房菜的主場,蘇默自然是備了酒食:“看著你這官老爺輕輕一推,便滿城風雲卷動,可是羨煞我了。”

  “哈哈,好吧好吧,我可辯不過你!”紀皓然大笑著:“也怪陸家無敵十五年,沒想到你竟然如此肆意妄為。連叛逆謀反的帽子都敢往他們身上扣過去,這次,陸家就算能撇清幹係,也要受損不小啊!”

  不錯,此次衡州這個小棋盤上。關於楊家的一係列落子都是蘇默在操控,隻是,不同於上次楚練綢莊騷亂。

  主攻的一方,已然成了蘇默距離楚練綢莊的事件已經過去了一個月多,而蘇默在衡州城內,便已然過了半月多。

  從蘇默下山宴飲到楚練綢莊在整個湖廣南部受到衝擊,一直到蘇默再次請假下山至此飲酒。

  這期間發生的事情,豐富到足足能夠寫三大本子的傳奇話本。

  而在這一月多的時間內,蘇默的防守反擊已然布局完成。

  從蘇峙帶回人頭,到政治之上的再起波瀾。蘇默是一個都沒落下!

  前者無需贅言,而提及華朝政治,便不得不說華朝的政治架構。

  在蘇默看來,華朝實際上和明朝的差別並不大。隻是比起明朝,華朝在社會情況和經濟情況之上,要更加接近宋代。

  畢竟,這是一個繼承南宋的社會。而終宋一朝,其百姓之富足,商業之繁華是曆代無可比擬的。

  隻是在政治架構之上,卻被華太祖華元大幅改革,迥異於南宋,也不同於元廷。

  首先說地方,巡檢司、縣、府(州:州分為散州和直隸州。散州類比後世的縣級市,屬於府的下一級行政機構,但在級別上高於一般的縣。直隸州直屬於布政使司,與府平級)、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以及兩京(北都燕京,南都金陵)。

  這就是兩京十三省,至於其他如奴兒幹都司和西藏青海地區的駐軍以及羈縻製度,那就不細表了。

  再說中樞。

  中樞從上往下,第一級是天子,其下便是東西二府。

  東西二府也就是東府政事堂,主管政務,下轄六部兩院四寺五佐理論上管轄除了樞密院的其餘所有中樞機構。西府樞密院,主管軍事國防,有五軍都督府管轄衛所以及各佐司管理軍事。

  兩府之長皆衣紫配清涼傘,奏對天子可賜座。位極人臣,官居一品。堪為天下士子仰望之所,也是絕大多數士子一輩子渴望奮鬥的目標。

  東西二府,以政事堂為尊。東府之長為首相,西府之長為次相。東西二府均有三名副手副手皆為執政,尊為副相。

  故而,不算天子。掌握這個國家的,便是兩府八相的八個人。也就是倆正一品和倆從一品。

  再往東西二府以下,那便是六部兩院四寺五佐。

  六部,便是吏、禮、戶、兵、工、刑。當然,也有以禮部為尊排第一的算發。具體,就要看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誰更強盛了。至於六部的統率的部司之務就不必細表了。

  六部兩院四寺五佐的排列,是以重要性和權威計算的。當然,情況並不絕對。有時候這個順序會有顛倒,事實上,政治本就不是個靜態的事情。

  六部之後就是兩院,也就是都察院和翰林院。

  先說都察院,都禦史職專糾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貪冒壞官紀者,劾。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者,劾。遇朝覲、考察,同吏部司賢否陟黜。大獄重囚會鞫於外朝,偕刑部、大理讞平之。其奉敕內地,拊循外地,各專其敕行事。十三道監察禦史,主察糾內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麵劾,或封章奉劾……而都察院總憲綱。

  同時,都察院獨立於六部行政體係之外,直屬於天子,在級別上隸從諸相。但監察權責之下,都察院長官左都禦史並不怵諸相。因為這是天子用來製衡相權的一大利器。

  而且,都察院理論上還下轄六科給事中。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分察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之事,糾其弊誤。任誰看,都能看得出華太祖這製衡的意味。

  故而,作為僅次整個六部的監察係統。都察院之權重清貴,可見一斑。

  都察院之後,就是翰林院了。翰林院掌製誥、史冊、文翰之事,考議製度,詳正文書,備皇帝顧問,主官為翰林學士,下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修撰、編修、檢討等官,另有作為翰林官預備資格的庶吉士這是一個人才儲備性質的機構,本來是侍從天子的文學機構。但到後來,但凡想要衝擊相位的,莫不需要經曆翰林文選一途。故而,翰林院的重要性不斷上漲。

  更有曆代三鼎甲(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入翰林院修書的製度。更是為科舉選入之才量身定做了一個庶吉士的製度,也就是從曆次科舉之中,選出優秀出色者入翰林院見習政務。這個過程,稱之為選館。乃是天下士子最為期待的清貴之職。非翰林不入兩府之言,已然成了潛規則。

  兩院之後,就是四寺。也就是大理寺,鴻臚寺,太常寺以及光祿寺。四寺長官為卿,副手為少卿,其後所屬不論。

  大理寺掌審讞,平反刑獄之政令。相當於後世的最高法庭。

  鴻臚寺掌朝會、賓客、吉凶儀禮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