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人心撥亂
作者:幾字微言      更新:2021-12-24 08:50      字數:2051
  說著,陳益古迅速示意身邊兩個親近的學子。

  那兩個學子也是心思靈透之人,頓時便明白了過來:“不錯,你就是想打倒我們儒生清貴之權,分明就是包藏禍心,想不到你相貌堂堂,竟如此卑鄙!”

  “所謂文武平等,不就是要讓武夫上台禍亂天下嗎?想不到你盧象升,竟是如此歹毒心計!”

  所謂三人成虎,但這鼓動接二連三出來的時候。所有人不由都順著陳益古的思路看過去。

  的確,文武平等無論說的怎麽好聽,當年的事跡又如何令人熱血沸騰。但有一樣變不了,一旦文武重新平等。相對武官,文官占據的政治特權還會保留嗎?定然會被剝奪個幹淨,甚至被武官侵奪。五代之時武將為王如何?

  一想到當年文士賤如狗的境地,這群儒生難道不會恐懼地死死將武官壓製住?

  無論理想和榮耀如何口號動人,如何激揚人心。但切身利益受到威脅時,即便素養提高了,難道會因為一個口號和理想,而去放棄自己的利益?

  果然,當這個口號喊出來的時候。

  周遭所有人的神色都是齊齊一變,理想終歸是理想。理想再是美好,也敵不過切身利益讓人有切膚之感。

  再加上陳益古接連挑動之下,三人成虎。

  這下,眾人自然是紛紛傾向陳益古。齊齊怒視盧象升:“你也是同窗學子,為何心思如此歹毒?”

  “這等人,不能讓他進書院!”

  “趕出去!”

  眾人紛紛攘攘,古銅男,也就是那盧象升麵對這張驚變,憤怒無比。他自幼文武兼修,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蕩平國朝之亂。而且,其以忠義秉持自身,十數年來,何曾受過如此汙蔑?

  好在,盧象升也非常人,暴怒過後,他便明白了過來。他一身古銅色肌膚本就是一副強悍武人的表現,以至於讓他們真的就把盧象升當做了武人。

  而事實上,盧象升走的是文武兼修的路子。他的經義文辭水平,也絕對是不弱場內之人的。但在陳益古刻意的創造的對立氣氛之下。

  誰還去仔細分辨盧象升是文人還是武人?自然是為了打倒他,一把將其樹立成武夫,將其釘在敵對陣營之中,活生生挨著這眾人的憤怒。

  而陳益古,隻不過巧妙地利用之前的鋪墊。以及這種鋪墊之下,眾人切身利益即將被侵犯的憤怒,再加上三人成虎的造勢。

  活生生一個憑空捏造的汙蔑,將盧象升逼到了牆角。

  看著眾人推推搡搡將盧象升推出去,而盧象升卻是礙於身份關係,根本不好動武。

  如此慌亂之下,甚至麻姑仙院內都無人反應過來。短時間迅速爆發的這場小動亂,似乎隻是麻姑仙院一個小角落內的小事件。

  陳益古短暫慌亂過後,終於愜意地看著盧象升,一臉快然。他幾乎可以篤定,此次突然冒出來刺頭已經能夠被打回去了。

  不然,若是被這小刺頭給弄得灰頭土臉,隻怕到時候別說給陸禪漲聲勢,別造成副作用就好了。

  而眼下,盧象升這個生麵孔本來在書院之中就無甚至交好友,就算有,習武的哪個回來詩會?沒人給他解圍,到時候被驅逐出去,自然是萬事大吉。

  沒人會知道無形之中,陳益古將書院這群小年輕撥得團團轉。一幹天之驕子即便是被當槍使了,也依舊還以為捍衛住了自己的權益!

  “放開我,不要被奸人迷了心竅。睜開眼睛看看,如此國家,匪亂四起。天下群寇肆意,陝甘危急。難道,你們還要枯守著那些上代留下來的執念嗎?荒唐!”盧象升大聲喊著,但在麻姑仙院的這一個小角落內,一幹被陳益古挑動起情緒的眾人根本不顧。

  “真是荒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過是讓儒生學武可以將來國家有難之時慷慨而出罷了。什麽時候,堂堂書院的天之驕子,竟然如同一群鬥牛一般。紅了眼睛,沒了理智。被一塊紅布勾著,連進書院之初說過話,都給忘了?”蘇默聲音不大,卻清朗可聞。一把將衝在最前頭的幾人分開,揪住盧象升胸前的那塊屬於書院的石鼓徽記:“什麽時候,對待同窗,竟是如此粗言劣語相待。還要動手,還要鬥毆。是不是還要將同門同窗在此斬殺,才能讓外間人將我們笑話得更加徹底一下?”

  蘇默此刻一手將院內的小窗退開,指著窗外忽然沸騰的人群道:“看著外麵的仕女們。若是我告訴她們,她們所仰慕的所謂書院學子隻不過是一群好勇鬥狠的公牛罷了;隻不過是一群怯於外敵,卻專橫同袍的懦夫罷了;隻不過是一群將理智丟掉爪哇國的莽夫罷了!”

  “你們覺得,還當得起身上這身書院學子常服嗎?”

  “動動你們的腦子!”蘇默指著眾人:“想一想群賢殿內的規矩,真理是議論,辯論,爭論出來的。但不是鬥爭,不是戰爭,不是意氣之爭可以爭出來的!”

  蘇默扶起盧象升,一拳打在盧象升的胸膛之上。紋絲不動:“院正教導我們勤習武藝,就算是將來你讓你從軍。也不是要培養一群低級軍士。那樣想,隻是在看低自己。一個合格的書院學生,就要有盧兄這般,令天下兵馬,平群寇亂匪。複大華盛世,揚中華神威之誌!”

  “至於歧視武夫,還請回去背一背宗族戒律。侮辱先祖,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了!”蘇默說到這裏,這文武之爭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

  這是華朝的特殊情況所決定的,比起明太祖朱元璋。華太祖華元所麵對的困難就要巨大許多,首先華元並未全盤繼承南宋的遺產。

  在石鼓反元的華元盡管爆發出一次次奇跡,但比起朱元璋當時天下盡皆反元。華元能夠利用的力量,著實弱小。而且,還要麵對南宋朝廷的處置,那就更是一個極其敏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