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紛紛攘攘蘇家子
作者:幾字微言      更新:2021-12-24 08:49      字數:2333
  另外一邊,阿蓮則擔負著溝通消息的重任。將宋大壯和雲天那邊的情況源源不斷告知給蘇默,而最重要的,則是在縣衙前,點爆了人們的視線的蘇默。

  國朝三百餘年的穩固統治帶來的改變是後世人難以想象的,後世中華百年動蕩,建國也不過才一個甲子多點。哪裏能夠想象得到一個國家,三百餘年統治後的社會是什麽模樣?

  別的暫且不說,至少在古代,三百多年的秩序下來,至少這文明繁衍,城市化進展那是極快的。

  便是一個小縣城,靠著湘水官道,論及繁華,也是不遜州府的所在。

  這城市繁華,首論當然是人口多,住戶增加。自然而然的,城內居民多起來,這城內相應的酒肆瓦勾欄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有那賣早點糕子鋪的,有那做專做鞋帽鋪子的,還有文房四寶之店,金銀玉器之樓,各色商業活動。盡讓善化這麽一個湘中繁華所在得了人氣,得了享受的地方。

  人這一閑下來,心思不免就要望著其他地方去。

  比如這享受,比如街角巷裏的八卦閑談。

  人一多坐下來,各家當然不會枯坐著敗壞興致。而是紛紛拿出自家聽聞的有趣事情八卦一番,說著那家得了好彩,關撲贏,了十兩銀子,又道是這家孩子娶了四裏八鄉有名的美嬌娘。

  總之小縣城的故事,少有不會流傳出來的。

  便是兩京那等帝王所在,對於有心人而言也不過是個篩子。什麽保密的消息,隻要費了大勁,也能給他找出來。

  更何況,縣城裏頭,就那麽幾樁叫人豎起耳朵聽的大事。

  縣裏南城開著成衣鋪子的劉東家此刻唾沫橫飛,正說著自家得來,有趣兒的聽聞:“卻說,縣裏有名的敗家兒蘇家伢子,這一次真叫人刮目相看啊。那麽嚴重的傷寒,精壯漢子也苦熬不住。百年老參吊著命了,竟然最後關頭活了下來!”

  “那又如何?活下來還不是繼續敗家。三進五院的大宅子,一百兩銀子就給賣了。這般敗家,活下去那就是禍害!”另一個不明就裏的,用著以往的觀點點評著。

  果然,才一宿的時間。這些人還未得到最新消息,依舊延續著以往的印象紛紛八卦起來:“聽說這蘇家探花郎竟然是去做了武將,在北邊投敵了!不然,那般大的官兒,怎麽朝廷也沒點動靜分說明白。天下間都沒了蘇家家主的消息?”

  “不錯。老子英雄兒好漢,這麽一個不明不白的老子,這蘇默就是活下來。也是個二世祖的德行!”

  “錯了!”那劉東家回複得斬釘截鐵,道:“你們都錯了!若是擱著前天,我也以為是如此了。可自從聽了昨天在縣衙的那場故事,我老劉羞人啊!”

  那劉東家臉上這般說著,一副悔不該如此的表情。可那眼神看著眾人,卻是一副你們冤枉好人的模樣。

  這目光頓時激起了大家夥兒的興致,紛紛都道:“這是怎麽回事?”

  “昨個發生了什麽,竟然讓你老劉這麽痛心疾首?”

  “難道那蘇家伢子學了周處,斬了善化的惡蛟?”

  “劉家哥哥,這到底發生了何事,莫要藏著掖著了,說個痛快吧!”

  眾人嘰嘰喳喳,卻是叫這劉東家越發得意起來。在眾人注視的目光下,劉東家開始說起昨晚河邊柳前蘇默的一番言談,又將縣衙裏,蘇默巧救夏氏祖孫事情原原本本道出。

  “我希望在場之人,每人拿出一錢銀子,用以處罰我們的冷漠。作為我們生活的文明世界竟然需要少女盜竊才能撫養一對祖孫的懲罰!”

  “多好的姑娘,多好的話。多麽高明的話語,這麽一招使出來,咱們這些住著城裏頭的大華子民,難道能吝惜了那一錢銀子?”劉東家說完這些,一幹人的目光的確都是變了。

  四千年的文明傳承,千年的文教興旺,宋時那般文華氣息的繁衍。這樣下來的華朝子民,骨子裏已經被滲入儒家的教化。

  儒家的仁,顯然在蘇默身上得到了極大的體現。

  那個無論是主動盜竊,還是自攬罪責的夏達,更是一番孝行令人感動。古典田園世界,盡管商業繁華,但儒家教化裏幾千年沉澱的氣息讓這世俗秩序之外,總是透著那麽一股子令人感到溫暖的人情味。

  再後來,得蘇默搭救,知恩圖報的夏氏祖孫願意以奴仆身份自入蘇家侍奉蘇默。這更被看做了忠,恩的典範。

  而蘇默將奴仆關係,改成雇傭關係。則讓人瞧見了濃濃的人情味,對人的關懷。

  華朝繼承宋國大統,中間那些糾葛姑且不論。但宋時的衣冠傳統,卻是繼承了大半。

  比如華朝在蓄奴這塊上。就繼承了宋時《天聖令》規定的合同製,也就是說,大戶人家想要雇傭小廝奴婢,是要簽訂合同的。合同到期,就要放還人家,不準禁錮不放。

  當然,比起宋朝不同。華朝是允許終生製的奴仆的,隻是但凡清白人家不是真到了絕境,誰願意生生世世為奴為婢?

  故而,蘇默這改奴為雇。著實引得了不少人的好感。而這一場驚豔表現下來,不少人便對蘇默大為改觀起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蘇家伢子這會總算能對得起他那個能幹的老爹了!”有人改口掩飾剛才的大話滿滿,但更多的人卻是都認同地點頭。

  “是啊。浪子回頭金不換,更何況,人家蘇家郎是真的能幹咧,你們可知道,蘇默是石鼓書院的學子!這是縣堂之中,他親口對縣尊說的!”劉東家這話一出,頓時將剛才還沉浸在那番故事中的眾人又一次點爆了。

  “什麽?你道是,那蘇家伢子考了石鼓書院?可是當真?”

  “石鼓書院裏頭,那一個個都是文曲星轉世啊。太祖出來打天下的地方,那蘇家郎真的考進了?真的?”

  “難以置信!”

  “說不定是假的,那蘇家郎若真是文曲星轉世,這蘇家大房怎麽會敗落成這樣?”

  這顯然是嫉妒心發作了,果然,真是這石鼓書院的牌子太過嚇人了。之前蘇默縣衙大出風頭,一改原先敗家子惡評還可以教人慢慢接受。

  但突然地,蘇默成了石鼓書院學子的消息就有些嚇人了。以至於大家都有些難以置信!

  此刻,一名幹練壯漢過來了,腳步沉穩,穿著皂衣挎著鐵尺,穩步走來。一下子便鎮住了大家夥,所有人莫不起起身行禮:“楊捕頭好。”

  原來是縣裏的捕頭。

  這捕頭此刻慢慢走來,看著幾人,悠悠道:“不用猜了,不錯,那蘇默正是石鼓學子。也正是這,我們善化恐怕要揚名湖廣了。誰是劉匯?縣尊傳你傳堂過證,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