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所謂科舉
作者:爻乂      更新:2021-12-23 13:30      字數:2882
  全軍比武是新鮮事,對進京趕考的士子們來說科舉才是大事,科舉考試的前幾天,街上走動的士子都少了許多,大多數人都待在館驛研讀經書。

  科舉考試,決定士子命運的一天來了。

  今年科舉考四類,比前兩年多了刑罰和詩,四場考試考下來得要五天時間,這五天裏考生隻能待在狹小的號房裏,對考生是個不小的考驗。

  貢院是卯時初刻開啟,也就是早上五點二十分,四點剛到就有士子在貢院門口等候。

  朱由檢以為自己來的夠早的了,來了一看隊伍早就排開好幾百米了。

  都是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士子,與往年不同的是多了樂浪省的士子。

  朝鮮歸明後,朝鮮讀書人為了出頭,苦練了一年漢語,用漢語跟人交流時雖然話說的很生疏,但認字寫字是沒問題了。

  朱由檢穿著一身白色錦衣,腰纏十二白玉帶,手裏拿著金邊玉骨折扇,扇麵上書‘寧靜致遠’四字。

  他的悠閑跟身邊左右那些一臉緊張相的士子形成鮮明的對比,旁邊的士子還以為這是哪來的大才,心裏都高看他一眼。

  張皇後一襲青衣,溫文爾雅,看著就是個俊俏的小哥,跟朱由檢站一起跟哥倆似的。

  張皇後不停的跟朱由檢講著考場規矩,“考試的五天裏別人早晚都要待在貢院裏,你是想走就走,但也注意在裏邊不得喧嘩,不然會影響其他士子,毀了他們一生,還有考試開始後不能跟旁邊人交談…”

  一大堆規矩聽的朱由檢頭都大了,尤其是最操蛋的一條讓他一陣無語,據嫂子所說以往科舉考生一天都要寫兩萬多字。

  一般是寫在草紙上的,讓士子理清思路和檢查錯字,確認無誤後抄在答卷上,而且不能有錯字。

  寫錯一個字都是很大的問題,如果考核官在關鍵段落裏發現錯字是直接可以判為廢卷,要錯了三五個字,除非寫出讓考官瞪大眼睛的驚天好文,不然就隻能等著考試結束明年再來了。

  就算是抄一萬字朱由檢都不敢保證說沒有錯字,還好他是皇帝,隻是看看科舉到底是怎麽回事,如果他真是參考士子,也得跟身邊人一樣緊張。

  讓他在裏邊待五天,一萬多字裏還不能有一個錯字,就這標準他肯定是落榜那夥的。

  排在前邊的士子搖頭晃腦默誦《大明律》,努力加深印象,“據我明律,叔嫂通奸者,絞。”

  時辰一到,貢院大門開啟,有軍士挑著籮筐把刻有考號的竹簽發給士子們,給士子發考號的士兵正是賈華,他走到朱由檢跟前,把早準備好的兩個竹簽交給了朱由檢和張皇後手裏。

  朱由檢的考號是甲三十六號,嫂子是甲三十七號。

  朱由檢已經跟禮部打過招呼,讓他們準備兩個連號的位置,每年科舉總有些人因為各種原因來不了,位置絕對是夠的。

  士子們進入了貢院之前,負責考場守衛的一名軍官擋在大門口喊道:“父輩從軍,戰死殉國者出列。”

  五個士子走了出來。

  “家中有兄弟從軍者,出列。”

  三個士子走了出來。

  “就這點人啊。”軍官一擺手,“你們先進去,不用交錢,檢查完直接找座位就行,考完後禮部會把你們的消息轉給兵部核實,要是有人冒充成績作廢。”

  科舉考試也是要收錢的,每人三百文,用作考試時用的筆墨紙硯和考場提供的食物費用,錢不多不少,寒門士子也負擔的起。

  考試最恨的不公,見到有人先進士子頓時不幹了,“憑什麽他們先進去?”

  一群人在貢院門口叫嚷著,場麵一片喧鬧,軍官從軍士鞘中拔出兩把雁翎刀,刀背相撞發出鏗鏗鐵音,蓋過了士子們喧嚷。

  “都他娘的嚷嚷什麽?!天子恩旨從今往後,父輩有人戰死殉國,或是家裏有兄弟在軍中當兵的,都可以不用交錢先進去。

  你們有意見現在就可以到東華門外鬧,等進了考場再敢鬧事,殺無赦!”

  軍官說的非常不客氣,朱由檢提升軍隊待遇,一個軍官都敢當眾訓斥考生,根本不考慮這裏邊會有人會有未來的狀元郎。

  考生們都不說話了,默默地排隊,張皇後湊到朱由檢耳邊,用隻有她二人聽的到的聲音說:“瞧你幹的好事,他隻是小官就如此張狂,要換個將軍豈不是要把貢院掀個底朝天?”

  “我覺得這樣很好,讓讀書人知道武人的地位,今天他們把這事傳出去,會有更多人願意從戎。”

  見說不通,張皇後隻得作罷,進了貢院士子們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六條隊伍,一個個通過檢查。

  士子們披頭散發,衣服脫的隻能剩下一條底褲,鞋襪也要脫下來檢查,檢查完後,衣服暫時封存,等五天之後再來取。

  士子們穿著考場提供的白衣,披頭散發的走進考場,要是在晚上整這麽一出絕對能把不明情形的人嚇出心裏陰影。

  朱由檢前麵的士子兩股顫顫,好像尿要憋不住的樣子,輪到他檢查的時候,慢吞吞的脫掉衣服,脫得隻剩條底褲的時候。

  眼尖的士兵把他底褲扯開一看,土黃色的底褲裏邊用黑筆寫了密密麻麻一大篇字。

  “好啊,你敢作弊!”

  士兵一聲大喝,考官走了過來,看到底褲裏的一大篇字,本就不太好看的臉頓時耷拉了下來,“帶下去,罷免他的功名。”

  士子嚇得渾身發抖,被兩名士兵拖了下去,賈華就站在負責檢查的軍士旁邊,輪到朱由檢和張皇後時,他直接揮手放行,考官有些為難的伸手。

  朱由檢明白他的意思,交出折扇才帶著嫂子走進去,貢院很大,足可容納1500名士子同時考試,每次科考實際都不到1500人來。

  衛鸛的監察部剝奪了太多讀書人的功名,導致今年科舉隻有幾百個士子參加。

  朱由檢帶著嫂子找到他們的號房,號房很窄,長兩米,寬一米,考生坐著的椅子實際就是床。

  朱由檢那便宜哥哥天啟帝打小愛好木匠活,當他聽說大胖子元順帝能自己設計巨型龍舟後,下定決心要做的比他更好。

  他也的確做到了,元順帝隻能設計龍舟,龍舟還是早就有了的玩意。

  天啟帝給後人留下了三項發明,噴泉、雪橇,還有考生屁股下的折疊床。

  嫂子坐在左邊,正當朱由檢當算落座的時候,右邊號房的士子探出腦袋,看到朱由檢他眼睛頓時一亮,“哎呦,這不是賢弟麽?”

  朱由檢額頭一道黑線,“怎麽又是你!”

  冒襄嘿嘿一笑,“我說咱們有緣,弟妹呢?”

  三次遇到這家夥,朱由檢實在沒法好好跟他說話:“咋的?見麵先問弟妹,沒弟妹就說不了話?”

  “哪能呢,賢弟快坐。”

  “不用了,我換個地方。”

  “換?”冒襄懵了,考號還能換?他們進來的時候就登記完了,要換談何容易。

  “真是流年不利。”在嫂子桌上敲了敲,“我們換個地方,這位置風水不好。”

  嫂子望了眼冒襄,“奇怪,怎麽又遇到他了。”

  換考號這種事士子們做不到,朱由檢一聲令下賈華去了沒一會就取來兩根竹簽,是丁字區的相連考號。

  朱由檢落座後沒多久,隨著金鍾敲響,科考正式開始。

  士兵們將卷子發下,明代試卷保管的極為嚴格,保管卷子的箱子都是純鐵的,用三隻陰陽魚鎖扣住,需要六把鑰匙才能打開箱子。

  除非把控鑰匙的六個人集體被人收買,不然絕不存在提前泄題的可能。

  士兵將考卷發下後就來回巡邏,每一排考場有兩名監考官和8名士兵來回巡邏,進了號房他們就不管考生了。

  吃飯睡覺時間隨意,就是在裏邊翻跟頭耍把式,隻要不影響到其他人,軍士們都是不管的。

  隨著金鍾敲響,考試正式開始,考生們小心翼翼的將考卷和草紙分開,而後研墨、審題。

  五天時間聽起來很長的,但是每天要寫兩萬多字,答一遍,抄一邊,這時間就很緊張了。

  朱由檢進了號房把折疊床打開,躺在他哥設計的折疊床上,蒙著試卷,想著嫂子,閉目養神。

  他隻想體驗下科舉,又不想金榜題名,也不用像其他人其他人那麽緊張,考場安靜,躺在床上沒一會就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