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選拔閣臣
作者:爻乂      更新:2021-12-23 13:25      字數:2196
  次日清晨,天還沒亮。

  金鑾殿的廣場上就已是燈火通明,親軍營的士兵們穿著明光甲守衛在廣場兩側,他們左手持戈,右手搭在腰間,腰懸佩刀,一縷縷櫻紅色流蘇隨風輕蕩,為天地間增添一股子肅殺之氣。

  清理完閹黨之後,賈華拿著朱由檢的旨意,從錦衣衛、五城兵馬司和京營中挑選精銳兵丁加入親軍營,眼下親軍營已經有三千人的規模,穿戴著最精良的鎧甲。

  當清脆綿長的鍾聲響起,在殿前等候多時的文武百官按照官階高低排好隊列,緩緩登上玉階步入金鑾殿內,待百官入朝過後,頭戴十三旒冕冠,身穿天子袍服的朱由檢在王承恩、賈華二人的護衛下坐在龍椅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上百名官員齊齊拜道。

  朱由檢把手一抬,“免禮。”

  “謝陛下。”

  待百官站直身體,朱由檢這才道:“昔時閹黨作亂,朝政不清,而今閹黨已除,內閣空缺,朕已經決定由李國普擔任內閣首輔,剩下的三人該怎麽選,眾卿議議吧。”

  李國普老成持重,論資曆他都該當首輔,東林黨人也說不出什麽,剩下的三個名額他們也早有準備,溫體仁、周延儒這些東林黨人不由的望向了吏部尚書房壯麗,就算沒有事先通氣,他們也不相信這個吏部尚書會一點準備都沒有。

  房壯麗走出班列,雙手將一本黃色錦麵的奏折舉過頭頂道:“啟稟陛下,微臣已將有資格入閣的幾人擬好,請陛下點檢擢用。”

  “拿來朕瞧瞧。”

  王承恩雙手取過奏折,送到了他麵前,朱由檢翻開一看,上麵羅列的九個人名裏有七個他不認識,剩下倆,一個溫體仁,一個韓爌。

  但他也知道,那七個他不認識的人肯定都在南京為官,南京和北京一樣設有六部等行政機構,北京有的,南京都有,選閣臣這種事當然也有他們的份。

  他當然可以隨便選幾個入閣,但那樣就太不負責任了,四個內閣大臣裏要是有仨東林黨人,那以後想動東林黨人可就困難了。

  朱由檢故作猶豫的道:“折上這些人選都是我大明賢臣,但卻缺了幾個,朕覺得孫承宗此人勞苦功勞,能力也有,可以加進去,遼東還有個趙率教,這人58歲了,戍守關寧錦防線多年,資曆也夠,也可以加進去,這樣就有十一個了,十一選三,朕一時間也難以決定。”

  在朝的東林黨人一聽皇上要往裏加人頓時急了,當即就有人要站出來,朱由檢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就喊道:“欽天監正何在?”

  欽天監監正趕忙走了出來,“臣在。”

  朱由檢合上奏折,“著你選定吉日,朕去太廟祭奠先祖後,以枚卜的方式選定內閣眾臣。”

  枚卜就是抽簽,聽到這個方式百官也都無話可說,欽天監監正當即道:“昨晚臣就夜觀天相,算過日子,後日便是吉日。”

  “那好,後日朕前往太廟祭祖,祈求先祖佑朕選的良臣入閣,退朝!”

  ……

  這日,清晨。

  文武百官穿著朝會禮服分別從左右宮門進入,來到太廟前麵北站定,在太廟麵前官員們臉色凝重,宛若雕塑。

  守衛在周圍的親軍營士兵們甲胄鮮明,刀矛鋒利,每隔五步便站定一名甲士,半點雜聲都沒有。

  當太廟上空響起中和韶樂,百官們望向宮門,一身天子帝裝的朱由檢在十二名儀禮監太監的引導下走進太廟,後邊是各監的太監宮女,他們有手持寶器,有的捧著燃香爐,隊伍一直綿延到了宮門之外。

  朱由檢接過一支燃著的香束,在大明曆代皇帝的靈位前將香束插進了紫氣繚繞的香爐內。

  站在香爐前,仰望著大明曆代君主的靈位,他再一次感受到了即位時的那種沉重感,仿佛大明的曆代君主正在天上注視著他。

  高祖爺啊、永樂帝、弘治帝,剩下的我就不說了,你們就保佑我能把滿清野豬皮滅了,再為大明延續百年國祚吧,嗯,就這樣了。

  而後退後三步,在禮讚官的高呼下,帶領百官向大明曆代君主拜禮。

  直到那串香束燃盡,朱由檢和百官這才能站直身體,腰早就累得不行了,尚寶司的官員將香爐撤下,擺上一隻紫金托盤,托盤上放著一隻金剖瓶。

  禮部官員將刻有十一人姓名的竹簽插進金剖瓶內,一名身材高大的禮部官員拿起金剖瓶猛烈搖晃,過了幾息後,朱由檢轉過身當著百官的麵高聲道:“今有祖宗天靈庇佑,無論選出何人,都是我大明曆代先皇之意,我等都當遵行。”

  百官齊拜道,“謹遵曆代先皇之意。”

  “請陛下舉行枚卜之禮。”

  當那禮部官員將金剖瓶拿過來,朱由檢拿出其中一支放到了身邊的金盤裏,一時間所有官員的目光都望向了金盤中的竹簽,王承恩看了一眼後,宣讀道:“第一支簽,孫承宗!”

  什麽?!

  東林黨人頓時嘩然,他們怎麽也沒想到第一支簽會是孫承宗,早在天啟五年,孫承宗被人彈劾,於是請求辭官,天啟帝給他加了個光祿大夫的職位後,他就一直在老家養老。

  入閣這種好事,怎麽能落到他頭上呢?

  許多東林黨人實在是不甘心,但也隻能老老實實站著,王承恩將竹簽發下讓百官逐一查看,竹簽上的確是孫承宗三個大字,這下東林黨人沒脾氣了,老老實實等待著第二簽。

  太廟內,朱由檢偷偷瞧著東林黨人臉上的不自然,心中暗暗冷笑,從十支竹簽又抽出一支放到了金盤上,王承恩打眼一瞧,念道:“第二支簽,趙率教!”

  說完將竹簽發下,讓百官看到竹簽上趙率教三個大字,這下不少人的臉色都變了,看向大明曆代君主的靈位時眼中充滿了敬畏。

  天子加進去的兩個人都被抽中,難不成真是朱家祖宗顯靈了?

  在百官的震驚中,朱由檢抽出了第三支簽放到了托盤上,官員們的注意力又被吸引到這第三支簽上,天子加進去的兩個人都被抽中了,這支簽肯定是東林黨人了,會是誰呢?

  溫體仁緊張的望著那支竹簡,緊張的手心裏全是汗,一定要是我,一定要是我!

  王承恩看完竹簽上的名字後特意看向溫體仁,露出一個耐人尋味的笑容。